山楂树的故事人物是否真实很重要
(2010-11-18 19:36:42)
下一个
驳“对‘静秋答网友问’的诋毁理由不充分”(乌贼即墨鱼):===============许多人误以为已经在答网友了,静秋说的必须是真实的。老三没有葬在西村坪的山楂树下,静秋就在说谎。既然已经说谎,老三整个都可能是作者的YY。这个看似逻辑的判断,其实是不成立的。
这是静秋答网友问,不是熊音答网友问。====================
小说作者艾米是位史上第一个最会忽悠读者并对读者很不尊敬的作者,第一她强调她的这个小说完全真实,第二静秋成了史上第一位从作品里走出的真实人物来参与这场名正言顺的忽悠。貌似达到了一定的其他言情小说家没有达到的轰动,连张艺谋都被忽悠了,因为这和所有的小说作者创作手法完全不同,历史上没有一个作者这样联合小说主人公一起来忽悠读者的。因为静秋的答网友,使得所有读者,包括我在内,一开始完全相信老三是真实的,他死了,埋在那棵著名的山楂树下。现在你又说静秋答网友没有说假话,因为这是小说人物,不是真实的人,所以她说答网友那些话也都是故事人物的继续,这不是忽悠了人还说被忽悠者笨不可以强调真实吗?首先你先说那些真实是不完全的,其次静秋熊因作为活着的真实人物,继续小说里的不真实回答是更不对的。
什么静秋答网友不是熊因答网友,大家都知道静秋就是熊因,你这不是偷换概念吗?
================静秋是小说中的人物,为什么要隐去真名呢?一是小说肯定有所虚构,一有虚构,也就与真实有了距离,逻辑上不能拿真实去套了。二是有所避讳,小说中有许多人物,你用真名,其他人物也可一一套现,但这样就容易影响别人的生活。比如,已经有人不满了,明明长林长的不差,你熊音为什么要将人家的容貌贬低?又比如,八中子弟中这个未婚先孕啊,那个偷偷流产啊,或许有些影子,但很可能是创作的需要,这难道不会引起他们的丈夫妻子子女的误会吗?其中的一些虚构很可能涉及老三,你怎么去真实地面对老三的家人?==================
这时候你又说静秋是小说里的人物了,但当熊因的学生接受电视台采访的时候,艾米不是代表静秋说要控告那个学生没说实话吗?静秋这时候成立法律上的自然人,成了社会中的原告?小说当然可以虚构,但这个小说说的可是完全真实的人和故事,当人们对照现实发现不真实的时候,你又说这是小说不可能完全真实,你这真是强词夺理啊。至于对其他人可能的伤害,这也只能怪作者太强调真实了,她自己应当承担小说对照生活中那些人可能的不满或者控告。因为她说就是真实,当然人们要对号入座,如果她说小说虚构,谁会这么较真呢?
==============既然写小说时在有意识地回避这些可能出现的后果,那么静秋出来答网友,你能要求完全真实吗?那不是前功尽弃了吗?静秋(注意,不是熊音)说老三葬在山楂树下,她出国后托长芳照看,这不是小说里说的嘛!此长芳与彼长芳、此山楂彼山楂是否完全对应?但我们不妨相信,这后面隐藏着基本真实的故事,只不过存在人物场景叠合的可能性。==================
静秋答网友其实并不是小说的一部分,它是小说的后记,它是作者在强调小说真实的情况下做的一个求证和证据,她说,你看我写的都是真事儿,连主人公都站出来了,大家更信以为真,激动万分。这真是史上未有的状况,小说中如“希腊女神”一样的女主角活着,并且生活中我们之中!而且其他人物一一对证了,长芳就是彼长芳,长槐就是彼长林,此小村就是西村坪,此老师就是彼老师,此山楂就是彼山楂等等。
如果说小说都是创作的,几乎每个故事后面都有真实的原型和故事脉络,他们在小说和现实中重叠着,因为有部分虚构,或者故事梗概相似但有些不同,所以几乎所有的作者都不会说自己的作品完全真实,相反他们会说故事人物可能相似,但不要对号入座。
我的一个朋友07年也在网络上发表小说并被出版社看上出版了小说,他写的是真实故事,主要人物我还见过,结局我也知道一部分。但他有虚构的地方,所以他不敢用真实、也没想到用真实做大旗来宣传自己的小说。不久前打电话求实他获得的稿酬,他有些羞答答地说,一本20多万字的小说,因为并不轰动,出版社只给了他不到两万元的稿酬。对比艾米这个20多万字的网络小说,她打了真实的牌子,打了神马名人的宣传,打了主人公出来答网友,打了所有书中人物和现实结合起来的“真实”,然后忽悠出张艺谋这个不讲艺术和思想深度的傻大导演,忽悠出一个电影,忽悠出一版再版一百多万册的销量,几百万元的收入,忽悠出所谓的著名华人作家的名头,然后她用不屑一顾的口气对待读者,深恶痛绝的口吻反感国 jia、zheng府。她水平真的高吗?知识真的很渊博吗?修养真的比一般人高吗?不见得吧。
在小说真实上,只有艾米这个作者反其道而为之,的确她获得了其他人没有的成功,但她也要为自己虚构的部分而承担责任。也就是说,对号入座是作者所造成的,和读者无关。
):=============================因为艾米的“蛮横无理”,因为熊音不肯出来证实,我们就诋毁小说、诋毁小说作者,这是一种丧失理智的行为。
何况,静秋答网友问时,她还不是“熊音”,因此会较少受到“不真实的”的道德压力,只要有真实的影子,就不会觉得自己在骗人。如果放到现在,已经成为“熊音”的静秋或许不敢这样出来说话了。更何况,当时她出来说话,是为了帮人排忧解难:很多人从山楂树里走不出来!而不是为了炫耀自己的经历。=====================
艾米有蛮横的地方,因为她的蛮横造成了全社会都认为此人太无理。熊因不肯出来作证,是因为她之前已经为这个小说的真实作了证,再作证只能是推翻自己的伪证了。再说老三这个人已经很明显是虚构的,而且那个基本的原型可能并没有死。在这种情况下,不能说谁故意去诋毁这个小说和作者,小说本身有很多不足之处,文采缺乏,故事单调细节很少,并且最重要的是对文ge历史的描绘很多地方并不真实。加上小说作者的蛮横无理,在这种情况下,读者起来质疑小说,质疑作者,实属正常行为,为什么到你那里就成了诋毁了呢?那么艾米要求电影完全按照她的小说去拍如果不符合就谩骂加上120个硬伤,是不是也是诋毁电影呢?要说丧失理智,应该是那些说假话的人才丧失理智把自己逼到角落里。
静秋答读者是帮艾米排忧解难,对于大多数读者来说,使得他们更加认为故事真实,老三真实,更从山楂树里伤感着走不出来。如果不是现在发现部分真相,读者们更会相信这个故事和人物完全真实,有些人可能带着对这个小说故事的遗憾死去都不知道。
==================山楂树小说的真实感首先是情景的真实,如果没有发生过,这很难做到。如果虚构能够创作出如此“真实”的故事,也是必定会成功的。谁规定小说不能写得很真实?但事实恐怕会证明,“真实感”并不是你想想就可以出现,只有亲历者才能捕捉到生活的真正质感。
有人会说,你静秋虽然是小说中的人物,但你是在“后记”中说话,已经从小说中走出来了。这种亦真亦假的梦幻感觉,或许正是网络时代对生活的一种启发吧!======================
谁也没有规定小说不能写得很真实,相反写的真实的情感和故事逼真是作者所追求的,但虚构的部分也说是真实,而且以此来要求读者相信,你说这叫什么问题?这不就是指鹿为马,谁说不是马那就是诋毁。
关键是作者一开始所说的完全真实,当读者质疑故事的时候她还说:没办法,生活就是这样。每个小说里都会有真实情感或者情景的真实,发生在作者自己身上,或者作者自己看到感受到,才会有感而发写出来。即便历史故事,科幻故事,也都有作者对现实的感触和感动在里面。你说““真实感”并不是你想想就可以出现,只有亲历者才能捕捉到生活的真正质感”那么就是说小说作者艾米是亲历那个山楂旁的故事后才写下来的?但她说她是77年的生人,怎么会经历文ge那个时代呢?她也一样写出来了,虽然熊因的日记帮了她很大的忙,但不也是一个虚的情景加上真的感受吗?错就错在她标榜是完全真实的故事和人物;错就错在她自大加一点的毛病;错就错在她想以真实做噱头赚取人们的注意和轰动;错就错在她太过分地要求读者都要赞扬,;不能质疑她;错就错在她想在这个现代化的文明社会里搞一言堂和妄图一切为她所用。
“这种亦真亦假的梦幻感觉,或许正是网络时代对生活的一种启发吧!”这种启发就是:在网络时代,什么都可以是假的,假的完全可以说成真的,至于读者付出的真情泪水金钱时间,抱歉,始作俑者不用负任何责任。
已经证明了那棵树是假的,那个坟是没有的,所谓的委托长方扫墓也是没影儿的事儿。在村子里谈恋爱也是不可能的,因为已经证实他们只呆了十天左右。这说明故事开头和结尾都是编的。只有中间因为只是熊因自己的故事,所以没人证实。只有寄托于没有死的老三证实了。
小说的叙事手法很单一,也没有文采卓然的描绘,一些大白话淡如寡水,只是因为一个真实的故事在那里支撑着。连故事也有一部分是假的,那还有什么?还比国内这个大家那个著名,她想让自己这个作品达到什么高度才能罢休呢?
她个人说是最原则的,内心最强大,谁也驳不倒的,难道你也这样认为?那么你说她会向现实妥协这话什么意思?你如果在她博客上这么说她不删死你才怪。内心强大大家都看到了,内心的强大来自于她不见人在幕后和她脸皮很厚,生活目的性强,应该是真的。但谁也驳不倒是真的吗?把别人的话都删了,不给别人话语权,她当然是驳不倒的。就像文ge中的情况一样,那时候不就是一种声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