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病的最佳手段——-找到精神寄托
好不容易把下午最难打发的一段时间打发走,算算大女儿也该下班了,于是给她挂了个电话。
“在干什么呢?准备晚饭吗?”我问。
“在看你的大作呢!”女儿回答。
我吃了一惊。我在网上发文章向来我行我素,网友之间可能还通通信息,女儿那儿我从来都不打招呼。而且,正是忙晚饭的时间,怎么还会有闲情逸致去逛老妈的博客。
“什么大作?”
“你刚发上去的。《小柔》”
“嗨,别看了,爸爸说我写得不好,不象小说,平铺直叙的,缺乏细节。我发上去两天,好像也没有太大反应,我都恨不得把它撤下来了。”
“千万别撤!你的文章在我们这里却有轰动效应,否则我也不会撂着晚饭不做看你的小说了。”
“怎么回事?”我看女儿不象开玩笑,便认真地探究起来。
女儿说,她们公司里有个同事的姐姐是我的粉丝,我的每篇文章她都必读无疑,读了还要动员她妹妹去读。
“今天中午我们在一起吃饭,就在谈论你的《小柔》,当时饭桌上还有一些美国同事,所以大家只好用英语交谈,大家讨论得很热闹,把美国同事的胃口都吊了起来,问这文章是英文写的还是中文写的,大有前去一读为快的愿望,被告知中文写的后都表示很失望。”
我听了心花怒放。马上打开电话的扩音按钮,让老伴也听听。女儿察觉我情绪的变化,马上趁热打铁,开导我说:“养病最要紧的是把士气鼓起来。找到精神寄托。你喜欢写文章就多写些文章,以不劳累为原则。老爸应以鼓励为主,不要泼冷水。”
女儿说得确实有道理,自从我回到自己的博客,我觉得精神振作了很多。在文学城这个自由天地里,我可以畅所欲言,有了宣泄思想情感的渠道。自从我公开了自己的病情,很多从无来往的网友对我表达了他们的同情和关切,一些医生给我留言或发悄悄话,指导我康复的途径和应当注意的事项。
更让我感动的是我女儿的那些朋友们,她们比我女儿更关心我的博客,她们读了我的文章就会向我女儿去转达。最后促使我女儿也去读我的博客。我小女儿的一位大学同学甚至把我的文章复制到邮箱里,发给她在中国养病的妈妈看。
那天晚上,老伴终于也认真地去读《小柔》了,读完后说:“写得不错。比你以前写的文章都好,你可以拿这篇文章去参加《汉新月刊》的征文比赛了。
嗨!好一个杨柳条儿!
也祝红豆红妹妹阖家春节快乐,虎年吉祥,身体健康!
春节快乐,虎年平安。
太好了!谢谢您的支持,如何与您妈妈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