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资料
  • 博客访问:
归档
正文

上海的咖啡往事……你的青春记忆藏在哪?(组图)

(2021-04-11 10:46:42) 下一个

若问咖啡在中国哪座城市最流行 上海绝对很有发言权  上海的咖啡文化之所以繁荣 与和“咖啡之都”巴黎相似的气候有关 更与海派文化长期熏陶下 上海人对新事物的高接受度密不可分  如今,上海咖啡馆数量跃居全球第一 喝咖啡早已不再是赶时髦的象征 甚至也不止是口舌享受 更是一种生活方式的选择。

          图片

上海的咖啡往事     

曾经的“咳嗽药水”。   咖啡是一种舶来品,1853年英国人莱维林将它带入上海的时候,在花园弄(今南京东路)的老德记药店出售,当时上海人称咖啡为“咳嗽药水”。老德记药店是个很神奇的地方  虽叫药店,但也经营糕点洋食。   

第一家:“虹口咖啡馆”。   1866年,上海第一家咖啡馆“虹口咖啡馆”开业,主要对航海人员开放。那里不仅供应咖啡,还出售各式啤酒。   标志时刻:上海牌咖啡诞生   1958年,是上海咖啡文化的一个标志性时刻。那一年,上海诞生了一个名牌产品——上海牌咖啡。 

   图片

这是一种227克一听的罐装咖啡,褐色的罐体闪着锃亮的光芒,磨成粉的咖啡被真空封罐,用薄薄的锡纸密封着,保存得相当好。解开锡纸,咖啡香味扑面而来,是老上海人再熟悉不过的味道。为了显示腔调,很多人即便喝完了也要把铁罐放在家中玻璃柜的显眼位置。   

这罐咖啡在此后的二十年间,占据了中国咖啡市场的绝大部分江山,也让上海的咖啡文化名扬全国。上海滩但凡有卖咖啡的,全是出自上海咖啡厂。上咖厂甚至一度包揽了全国咖啡馆、宾馆的咖啡,成为了“国民记忆”。

      图片

上海咖啡厂的“咖啡茶”独树一帜 。   

就算在三年困难时期,上海也不曾少了咖啡。那几年,大部分人都喝不起咖啡,上咖厂便发明了低成本的“咖啡茶”取而代之。    所谓的“咖啡茶”,就是将下脚料的咖啡豆研磨成细粉,在模子里铺上一层层的糖粉和咖啡粉,压实烘干后切成小块包装。喝的时候像速溶咖啡一样直接放一块进滚水里,虽然口感不怎样,但总比白开水有味道。

      图片

“每杯一块开水冲服”       

在没有各种咖啡器具的年代,上海人晓得用最原始的方法煮咖啡—— 钢盅锅子烧咖啡  

用纱布包着咖啡粉,放在钢盅锅子里用开水煮。更地道些,还会再用滤纸过滤一遍煮好的咖啡,喝起来口感更纯粹。   

一些人偏爱往咖啡里加炼乳,有点类似越南咖啡。还有加上一勺掼奶油的,就是红宝石卖的那种。甚至也有人用麦乳精“调一调”,再配两块咸苏打饼干。       

图片

雀巢来了   

上海牌咖啡的竞争对手,是伴随着改革开放来到的,那就是雀巢咖啡。雀巢主打速溶咖啡,从技术水准来说,对现煮的上海咖啡有代差优势,再加上新颖时尚的咖啡伴侣,以及无所不在的全方位营销,上海的咖啡文化很快进入了“滴滴香浓,意犹未尽”时代。虽然多年以后大家发现,速溶咖啡及其伴侣,其实远不是上品。     

上岛咖啡引入。   

“上岛”由日本人引到中国台湾,起名字带有浓重的日本本土色彩。2001年8月,上岛把总部迁往上海,成立上海上岛咖啡有限公司。标志着咖啡馆在上海的二次复兴。    星巴克风行    世纪之交,星巴克来到了上海。星巴克是1971年诞生的,按照时间推算,那应该是雀巢速溶咖啡在欧美的鼎盛时期。正是在一片繁荣下,速溶咖啡的缺点也为更多人了解,现磨现煮咖啡就更加令人向往。星巴克创始人应该是很好地把握了这种情绪转变,以现制咖啡为特色,加上“气氛组”之类美国营销文化辅助,很快就风靡全球。从商业角度来说,星巴克是非常成功的。

   图片

时光到了2021年,根据美团发布的《上海咖啡消费地图》,上海已有6545家咖啡馆,远远领先于全国其他城市。  不仅如此,根据“新一线城市研究所”的报道,上海咖啡馆的数量在全球也是排名第一,甚至是纽约的3倍之多。各式各样的特色咖啡馆如雨后春笋一般冒出,散落在大街小巷、商场楼宇……     

上海人的咖啡情结。         

上海人对咖啡是有情结的——当年,中央商场附近的“沙市小壶咖啡”通宵营业,沙市街里,多家饮食店都有供应,1毛钱一杯。         

沙市东面有德大西菜社,旁边有“东海”,上海跳水池附近有“凯司令”,大光明电影院附近有“喜来临”,南京西路黄陂北路拐角有“海燕”,更西向的南京西路铜仁路口有“上海咖啡馆”。   

往南,淮海中路陕西路交界有“天鹅阁”,淮海中路嵩山路附近有“淮海西菜社”,还有八仙桥春光布店旁边的“金中饮食店”,以它香浓醇厚的“小壶咖啡”饮誉“上只角”,并且像“咸亨酒店”一样,“长衫”“短靠”者都可以来喝。       

许多成名已久的老字号西餐厅,至今仍为人们所津津乐道,有的以全新的面貌出现在大家面前,成为许多阿姨爷叔的“心头好”。它们当年为何如此受追捧?其中的故事很多、很多……沪上的百年风雨和老上海的情怀,都融入这一杯醇厚的滋味中~     

图片

东海咖啡馆   阿姨爷叔的青春回忆       

南京路上的东海咖啡馆,藏着阿姨爷叔们的青春回忆,多少老上海人的第一杯咖啡,就是在那里喝到的;当年谈恋爱吃西餐,也是在这里。   

东海的前身是苏籍犹太人在1934年开设的马尔斯(Mars)咖啡馆,专营俄国大菜、罗宋汤等。1954年,犹太老板回国后,咖啡馆改东海饭店,1988年改称东海咖啡馆,经营咖啡、西点,兼营西菜。东海咖啡馆选用海南岛、云南咖啡豆,现磨现煮、香气四溢,新老顾客近悦远来。1998年,东海与德大西菜社合并转制为德大西餐有限公司。   

东海咖啡馆以工薪阶层为服务对象,1980年前后的菜单价格:清咖1角8分,奶咖2角3分,顶配的冰激凌咖啡也只要5角1分;红烩牛肉1元1角,炸猪排1元8角,浓汤2角7分,餐包6分。即使到了2007年,这里的咖啡也只卖10元一杯,很多老上海天天报到。

      图片

2007年,“东海“暂停营业。去年5月,这家阔别了12年的老店,在外滩源回归了!不变的是萦绕老上海心头的小壶煮咖啡和地道的西餐。

    图片

 德大西菜社   谁说咖啡不能配大饼油条?       

上海人了解西餐大多始于德大,但只有早起的老克勒才知道,德大的清晨,适合来“吃一吃”咖啡。 

     图片

厚重的旋转木门分割出两个世界——门外是熙熙攘攘的南京西路,门内是经年未变的咖啡醇香。

   图片 德大的咖啡是现煮的,老克勒们称其为“小壶咖啡”,小壶二字用沪语念来格外有味道。    在德大喝咖啡并没有什么讲究,不加糖不加奶或者加奶不加糖,全凭个人喜好,甚至还有带着大饼油条来就着咖啡吃早餐的。     

图片凯司令   老上海喜欢的“咖啡伴侣” 

凯司令是最著名的老上海咖啡厅之一。上世纪30年代,凯司令开在赫德路(今常德路),女作家张爱玲的公寓楼底层,经营德国菜和蛋糕,是张爱玲很喜欢的一家西餐厅。   

创办之初,凯司令的立顿柠檬下午茶已十分有名。半年后,创办者特地聘请到了当时的西点名师凌庆祥来制做西点,凯司令的蛋糕以糕胚松软、肥糯细腻、甜度适中、花纹精致而在沪上西餐界异军突起,吸引了各界人士争相购买,获得“吃蛋糕到凯司令”的美誉。   

如今的凯司令仍保留着老上海的味道,栗子蛋糕等西点成为很多人推崇的经典,是几代上海人童年的难忘记忆。   

        图片

咖啡时光   岁月香气中溜走    有些咖啡馆对阿姨爷叔们来说,那就是青春,许多人钟爱去同一家店,一坐就是几十年,从青丝坐到了白发。一杯咖啡一块蛋糕,爷叔们看看报纸聊聊房价,阿姨们闲话家常交流经验,时光就这么在咖啡香气中慢慢溜走,留下了岁月静好……      小知识    在上海,爱喝咖啡的阿姨爷叔们越来越多,但咖啡品种繁多,不同口味的咖啡喝起来也有各自的“小讲究”。

图片

图片

图片图片图片图片图片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