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 (613)
2007 (556)
2008 (369)
2009 (298)
2011 (232)
2012 (174)
2013 (145)
2014 (89)
2015 (101)
2016 (83)
2017 (53)
2019 (76)
2021 (62)
2022 (116)
2023 (95)
轰轰烈烈的中国高考终于落下了帷幕。由于中国这两年成了全球媒体关注的中心,高考也就成了全球媒体议论的话题。这两天读了几篇报道,总觉得味道不对。在外国人看来,中国的高考的确太“残酷”了,他们的学生要比中国学生舒服得多。
中国的高考制度的确需要改革,但是我们应当明确的是,世界上并没有完美无缺的考试制度。试问一下,哪个国家敢说自己的高考制度天下第一?美国亚洲学会最新公布的报告表明,由于美国学生在数学与科学教育方面越来越落后于中国学生,美国政府和教育部门更加担心会由此而引发美国竞争力的下降。
论基础知识的功底,中国学生就总体而言无疑是世界上最优秀的,美国、英国学生比不了,至于一些发展中国国家,他们的学生水平相差就更远了。可离开了现在这样的高考制度,中国学生还能保持得住世界领先的地位吗?洋人们站着说话不腰痛,可真要拉出来比试比试,他们就会明白:澜缟系氖虑椴荒苤豢匆幻妫?br />
哈佛大学所在的剑桥区有一座中文学校。这所学校的董事长纪虎民先生就告诉过我:考上哈佛本科的中国孩子大体有三类,一类是在美国上完中小学的;一类是在美国上了一半中小学;另一类是在国内上完中小学的。论基础教育,这最后一类当然最扎实。差别只是在于,国内的学生受到的综合素质的教育少一些,特别是在社会服务方面和创造能力方面。这些是美国中小学教育的长处。至于讲到“残酷”,世界上的优秀学生又有哪个没有经历过“残酷”呢?跳水冠军陈肖霞说过:“你要想走在别人的前面,你就必须承受别人所承受不了的压力。”压力大了固然会出现一些问题,但压力与成绩又往往是成正比的。
纪先生的剑桥中文学校里有个叫王渊的中国学生,她后来考入了哈佛大学法学院。让我们来听听王渊自己的讲述吧:美国的高中情况不同,学习气氛也不同。我上的那所高中是私立住宿学校,学校要求严,学生也非常努力,学习非常紧张。要想保持好的成绩,只能通过提高效率和减少睡眠时间。每逢期末大考,睡眠时间就很少,一个星期睡觉的时间加起来也不超过10几个小时。有一次,爸爸妈妈去学校看我,我不小心把时间表放在了桌上。那一天我只睡了15分钟,从早上7:00到7:15。妈妈看到时间表便放声大哭起来。
王渊的故事告诉我们,无论是在哪个国家,要想取得优异成绩,要想取得事业的成功,都一样要经受磨炼,美国学生中的优秀者也不例外,一样要经受压力的考验。中美学生基础知识水平差距加大的一个原因可能恰恰就在于,美国的王渊太少了!
中国的高考制度的确给了学生很大压力,但是正因为有了压力,才有了良好的基础知识水平。世界上的事情就这么复杂,你强势的一面恰恰可能蕴含着一些负面的后果。有的时候,当你想剔除这些负面后果时,稍不注意,就有可能会伤及你的强势。
因此,高考制度的改革虽然是必要的,但千万不要妄自菲薄,千万不要以为有了改革就可以有一个完美无缺的制度,否则就有可能把我们的强项改成了弱项。
再论我国高考造就世界最优秀学生
不久前,笔者在人民网发表了《人民时评:中国高考造就世界最优秀学生》。许多网友读了此文后提出了不同意见。对此,我想再谈一些看法。
一、我的文章有一个限定,即中小学教育,而中小学教育主要是基础教育。一些网友是拿大学教育来说事,这就有点儿离题。我本人也认为中国的大学教育落后于美国。而就基础教育而言,中国学生总体而言无疑是最优秀的,这也是全世界公认的。这种最优秀是应试教育体制造就的。这也是不容置疑的。当然,最优秀不等于完美无缺,但不能因为存在一些问题就否认了中国中小学学生的最优秀地位。
二、有很多网友都谈到了中国的优秀学生确实不少,但他们都流到国外去了。这个问题和中国学生是否优秀没有直接关系,也不完全是现有的应试教育制度造成的。这和社会、大学教育等都有十分密切的关系。正如一位网友所言,不能把大学、家长、社区,甚至托儿所的问题都算在中小学教育上,这样眉毛胡子一把抓的做法无助于中国教育体制的改革。
三、中国的应试教育体制有它存在的历史原因和社会原因。有网友提到,中国教育不重视学生的全面发展,忽视了能力的培养,过于“残酷”等。但是,我们在看到这些问题的同时,也应当看到中国与美国等西方国家的差距,我们也应当为那些每天要走几十里山路去读书的贫穷地区的孩子想一想,对于他们来说,苦读书是改变现状的唯一出路。“多给孩子们一些课外活动的机会吧!”这样的呼吁对他们来说,显得多么苍白无力。由情回中国社区转载。
四、保证公平应当是教育体制最需要注意的问题之一,中国的应试教育有不少问题,但在这个方面,相对来说还是做得比较好的。而恰恰是在这方面,被某些网友大加称赞的美国存在着很大问题。德国商报近日刊登了该报驻美记者的一篇文章,引用了英国《经济学家》周刊的数据:在美国最好的146所大学里就读的大学生有75%来自占1/4的上层社会,而只有3%来自占1/4的下层社会。耶鲁大学校长莱文说,不能否认,美国学校的教育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家庭的收入。这也就是说,美国贫穷阶层的孩子很难进入优秀高校。
五、一些网友谈到美国中小学教育比中国更重视社会活动,更重视学生的动手能力。我不否认美国中小学教育的这个长处。但是,美国中学生的自主能力很强,这也造成了很多问题。至今最令美国人头痛的就是,中学生越来越懒惰。这也就是我强调的,强势中可能包含着劣势。
六、美国中小学有长处,但也有短处,短处除了我上面说过的,还有吸毒等方面的问题。大家可能还记得,去年11月美国田纳西州坎贝尔县中学发生的一起校园血案,一名14岁中学生开枪打死打伤3名学校高层管理人员。在纽约,警察已经开始在中学里搜查学生是否携带凶器。讲这些,并非是想把美国的中小学教育说的一无是处,而是想强调一点:比较应当是全面的,不能总拿人家的强势来比我们的弱势。
七、有些网友还谈到了我们应该学习美国的问题。这是一个老问题,大家都知道应当学美国,让中小学生多增加一些参加社会活动的机会,多增加一些动手的机会。但是,正如前文所述,一种教育体制的形成有着社会、历史、传统等诸多方面的原因,它是一个完整的体系。不是想学就能很容易地学到的,要有一个过程,还可能需要经过很长时期的磨合。不知大家是否想过,这些年来,我们知道问题在哪里,为什么又没有多少改进呢?有的人想得很简单,只要把全世界各国的教育体制的长处融合在一起,就可以打造一个完美无缺的体制了。这只能是空想!
我曾写过一篇有关医疗体制改革的文章,现摘引一段如下:对中国来说,我们已经过了学习阶段,现在最重要的已经不是如何学习人家,而是能不能走出一条自己的路来。这些年来,我们的医疗改革又总是强调要借鉴国外经验,结果是只看具体作法,不顾体制建设;只看结果,忽略过程。我们以为可以随意从别人的体制中剥离出某些作法,最终建立一个能够将多国先进经验融为一体的医疗体制。其实,我们最终学到的可能恰恰是我们最不想学的东西。同时,我们也可能会丢掉我们原有的长处,忽视了对自己以往经验的总结。而我认为以上论述,同样适用思考当前高考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