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行漫记2016
凡 草
七
除了历史悠久带来的人文景点,英国的自然风景也很美,典型的岛国特征。由于海风从东西两边的大海里横吹过来,当我们南北穿行时,气候变化就很大,十几英里之外,阴晴截然不同。天气晴朗的时候,空中的云层会分成明显的两层。万米以上的高空会有一层云,看起来似乎伫立不动,像舞台上的背景一般,而3000米左右却有一层轻云飘渺,随风变幻,在背景上表演出千姿百态。虽然这种云相在我们居住的大山里也时常可见,但是,这异国的风彩经过导游的吹嘘,似乎也变得更为神奇。
英/苏边界的原野
去爱丁堡的路上,为了看一看古老的英/苏边界,司机带着我们下了高速,走上一条乡村小道。古老的街市逝去,一片田园美景,道路沿着地势上下起伏,四周晨雾浮动,隐现着一群群牛羊。路边时而是一层层人工培育的山林,时而是一片片收割后的田园,还有大片的风力发电机。
原野上的风力发电机群
导游说,苏格兰的山地贫瘠,自然林很难存活,需要人工培殖。他指点着,你看这些小树苗都用塑料管支撑,否则会被大风吹倒。我这才恍然大悟,为什么一片片的小树林和一排排的白塑料棍伴生!这得花费多少人力和物力!看来,英国很注意环境保护。果然,导游指着地里堆放的一捆捆干草说,这都是收割以后剩下的麦秸,全部打成捆外运,不准随便丢弃焚烧。它们不但是牛羊饲料,还可以加工成化工原料,甚至成为新型能源。
我不禁想起前两次我去中国旅游,回到了故乡。恰巧都是收割玉米的季节,城市里大街小巷全是宣传车和警车,严禁农民焚烧收割后的玉米杆。可是,四乡里烟灰滚滚遮天蔽日,一阵风起全部卷到城里,连呼吸都很困难。亲戚们晾晒在凉台上的衣物沾满了烟尘,比清洗以前更脏!亲戚说,这种行为无法控制,因为只有人严令禁止,却没有人解决秸秆的去处。当年我们插队时,无论是玉米秆还是高粱秆,不但是燃料还是建房材料,可视为宝物,被农民精心收藏。可是如今,城市周围的农村早已鸟枪换炮,煤气成了日常燃料,盖房子也有正式建材,这些秸秆废弃不用无处堆放,不烧怎么办!
地里的麦秸捆,右边的插图是打捆机
导游指着路边的一种机器说,看,那就是打捆机。他正在和中国的有关公司联系,帮他们引进这种技术,以后中国农村的各种秸秆就会有出路了。我衷心祝愿他早日成功,让中国上空减少些雾霾,不但为中国农民造福,为全中国人民造福,也为整个地球减缓一下毁灭的进程。
英/苏边界一景, 墙上标示:英国的最后一个咖啡店
离边界不远处有个小镇,镇上只有几户人家,除了加油站,还有一个小小的咖啡馆。它的广告不是饮品小点,而是它特定的地理标志, 英格兰的最后一个咖啡店!果然,不远处就是边界。
英/苏边界上的风笛老人
英/苏边界上只有一块界碑,一位老人穿着典型的苏格兰裙装,站在界碑旁表演风笛。他的座车同时兼作售货车,卖些毛绒小动物。我拿起来一看,不出意料,"Made in China"。他的售货方式也很独特,每件玩具都挂起来标上价,客人自行挑选,按照价目把钱扔进一个开放的纸盒里,£2,£4,£10不等。买了货物,就可以与他合影。不买货物,则要给点零钱他才肯赏脸。即使在拍照时,他的演奏也照样进行,直到一曲终了。这里的游客不多,偌大的停车场只有我们一辆车,难得的清静。原野上,风笛袅绕,远目遥岑,别有一番风味。
英/苏边界上的风光
苏格兰比较荒僻,景点不多。尼斯湖水怪和苏格兰高地对我们没有特别的吸引力,看完了爱丁堡和婚礼小镇以后,我们就掉头南返,来到英格兰的湖区。
阴云下的温德湖
在崎岖山路上转辗颠簸了好几个小时才到温德米尔(Windermere)。虽然天不作美,太阳在阴云中时隐时现,偶然还有雨点飘落,但是湖面宽广,轻波细浪,阳光透过云层粼粼闪烁,让人心旷神怡,顿时忘却了路上的辛苦。导游说,“Winder”是旧时欧洲的人名,“Mere“是古英语"湖"的意思,所以,此处就是温德湖。它是英国最大的天然湖,由古时冰川形成,位于英国西部,山水交集,景色秀丽。
湖边的建筑
湖边有很多珍禽,大大小小十几种,我能叫出名字的只有野鸭、天鹅和湖鸥。它们早已习惯了从游人手里获得食物,我们一行刚到湖边,便有大群水鸟围拢,跑得最快的是几只硕大的白天鹅。它们漂浮在水面的时候,看起来是那么温柔可爱美丽优雅,而争抢起食物来却出人意料的强悍。
温柔可爱的天鹅
我把面包掰开一块块地喂它们,它们相互争斗,没吃到的会啄我喂的那只,而我喂的那只也不懂感恩,居然直接从我手里把整块面包抢走,还嫌我动作太慢,在我的手指上啄了几口,疼得让我生气,就不再理它,把面包扔给了旁边的小鸟。谁知这小坏蛋却蛮不讲理地把那些小鸟赶走,自己独享!天鹅体型硕大,脖子一挺,头就达到人的肩部,那些小鸟明摆着斗不过它,只能四散逃跑。我一怒之下,在那只大天鹅的头上拍了几下,它才悻悻离去。看来鸟儿们奉行的是丛林法则,只是它们不懂,人类才是世界的真正霸主。其实,别看人类自以为了不起,幻想着人定胜天,称霸宇宙,终究也玩不过自然规律,迟早会因为不尊重大自然而受到处罚。
坐游船饱览湖景是一大快事。我们乘坐的那条船看来是夫妻店。船到码头,一人拉纤固定,一人搭跳板帮助客人下船。船空人去,他们再剪票欢迎下一班游客。游船启动,男士是船长,坐在驾驶舱里,一边开船,一边介绍周围的景色,只是不清楚是放录音还是现场直播。女士则主管小卖店,咖啡、茶和一些小点心。每张船票附送一杯热饮料。船行逆风,我穿着羽绒大衣坐在舱面上,捧着一杯热茶暖手,看着轻雾迷蒙里的山景水色,有点超越凡尘的感觉。
迷蒙中湖光山色
湖上风光
湖边还有个很有特色的小镇,古色古香,沿湖而上,道路崎岖狭窄,车辆繁多,交通拥挤,早已变成了旅游城。路边大都是售卖纪念品的商铺、旅店和餐馆。一条小街上,餐馆一个接着一个。当然,和世界上所有的旅游点一样,这里也有中国餐馆。不过导游笑着说,这样的中餐你们不会喜欢。
湖边小镇
有意思的事情是自己撞上来的。无意之间,我在一家餐馆的玻璃窗上见到了一个别具特色的广告,“川普三明治,白面包夹大香肠,配俄式调味酱和腌小黄瓜“(Trump Sandwich -White Bread、Full of Baloney, w/Russian Dressing and Small Pickle)。联想到当时竞争激烈的美国大选,懂英文的人不禁会蓦然发笑。白面包不言而喻,大香肠有个意思是胡扯八道,调味酱可以是服饰,腌小黄瓜也暗指陷入了困境。据说,英国不满脱欧的人,也对川普的保守主义不满,这家店主显然是另有所指。当然,如今大选结束,不知他的川普三明治销路是否更好。
小街上的餐馆,右边的插图是一个餐馆的广告
这个小城里有个独特的博物馆,主角是‘彼得兔’(Peter Rabbit)。一只可爱的小兔子,在英国作家碧雅翠丝·波特(Beatrix Potter)的笔下,衍生出了一系列的童话故事和电视剧。虽然兔子名气不小,博物馆的内容却很贫乏。况且,我们小时候无缘和它结识,现在老了,自然也不再有兴趣,只是我有个孩子属兔,就想给她买点纪念品。本来商店里没什么客人,只有一个人值班。我先请售货员帮我拿了一件,仔细看看觉得挺不错,就请他再拿一个。谁知他一脸的不高兴,嘟囔着说,为什么不一下想好,让我跑两趟!我有些奇怪,谁家做生意不是希望顾客多买点?我留意了一下才发现,那人腿脚不太灵便,可是,我要买的东西柜台上没有,从收银处去取货虽然只有几步之遥却要上两个台阶,难怪他不开心!我不禁有点同情他,商店没有给他创造更好的工作条件。谁知一会儿工夫又进来了很多游客,一下排起了长队,售货员自然忙了起来,又来个女孩帮忙还是来不及。那男孩的动作却更加缓慢,也更加没有好态度。因为同行的几个人也夹在队伍中,我们买好东西的人也不能走,在一旁看着,真替那些顾客难受,又觉得那个男孩不够敬业。毕竟顾客是他的衣食父母,谁都没有得罪他,为什么要给人脸色看?好在,我们以后不会再来,也就不想操心了。
彼得兔博物馆
按照我们的行程,旅行团的最后一站是福克斯同,外甥女的婚礼将在那里的一个古堡举行。好在路上不堵车,到了福克斯同,还有点时间。导游很热心地把我们带到海滨,算是看到了大西洋的风光。
福克斯同海滨
那是个难得的晴天,艳阳下轻云浮动,海浪翻卷,水鸟飞翔,只是风里已经带上了丝丝寒意。海滨有些小商铺,却大部分都没有开门,据说旅游季节已经过去了。只有一家中东口味的外卖店和一家以海鸟为外形的酒吧依然经营。那个中东店的卷饼煎虾味道很不错,可惜等待的时间太长,我们只能分吃了一份就上路了。
海鸟造型的酒吧
岸边丢了很多抓螃蟹用的网笼,看着很有趣,只是不知道是装饰还是依然有用。据说气候暖和的时候,这里人满为患,除了游客,还有很多钓鱼抓蟹的渔民。
抓螃蟹的网笼
导游指点着说,这里是英法海峡最狭窄的地方,对面就是法国,你看那条轮船就是去法国的。我大瞪双眼,只看见岸边的灯塔和滚滚的海浪。
海滨灯塔
导游还说,由于恐怖活动的影响,英法海峡处已经加强了戒备,可仍然有不少难民试图通过轮渡或者来往隧道的汽车偷渡到英国来。一句话,使眼前这美好的景色蒙上了阴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