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andy是我这几年来结识的少数菲律宾朋友之一,今天跟她一起喝咖啡,她把我约到了新开的Travel Café。
我先到了,要了杯卡布基诺喝着,后来Mandy也来了,我们一起聊得很开心。正说这家新咖啡店挺不错啊,装饰得很有味道,Mandy说,你可知道他们的招牌咖啡Civet?
Mandy说,这个Civet咖啡来历非凡。有一种叫Civet的猫科动物,特别爱吃咖啡果,吃下去后其中的核不能消化,就被整个拉了出来,人们把这种咖啡豆拿来清洗加工,做成了上好的咖啡。因为这种咖啡豆在Civet的消化道里经过特殊的自然发酵,味道特别香醇。据懂得咖啡鉴赏的人说,普通咖啡是用鼻子和舌头去品味的,这种咖啡的香味却能充溢整个齿颊。
听得我目瞪口呆。赶紧请侍者把单子拿来查看,果然第一行就是Civet咖啡,介绍说,这种咖啡来自野生的Civet,这种动物爱吃咖啡果,而且特聪明,不是什么咖啡果都往肚子里吞的,专门选那些肥美多浆的。这才造成了这种口味独一无二的咖啡。这个广告有很多留白,看官请自行发挥想像力啊。
问侍者Civet是只有菲律宾有呢还是别的地方也有?侍者特自豪地说,印尼和越南也有,不过他们都是在笼子里养的,我们这是正经野生的。
因为已经喝下一杯卡布基诺了,这次就没再要Civet咖啡。回来上网查,原来这种咖啡很奢侈呢,被称为“尚存品种中最稀有的咖啡”,据说国际市场上每公斤1000美元左右,咖啡店里则要50美元一杯。那家店的Civet咖啡一杯200比索(卡不基诺才70),折人民币30多。
同老板聊了几句,她说想把店开到北京和上海去,北京的会开在央视大楼里,大约11月份开张,上海的还在找地方。 在北京,一杯普通的现磨咖啡也得20多块吧?蓝山是不是得50、60?如果照现在这个价钱卖,还不得客似云来?到时上哪找那么多野猫来拉屎呢?
打电话约了一个很喜欢喝咖啡的朋友,兴奋地逼她听完了整个Civet的故事,后天再一起去,死约定。恶心就恶心,非尝尝不可。
隔一天,我和珊一起去了这家咖啡店。珊是名资深咖啡爱好者。她在维也纳住过5年,有一次跟我说,维也纳这几年没干什么,就是带孩子和喝咖啡了。她还曾动过心思回中国开一家咖啡厅。
到目前为止,我喝过的最好的咖啡就是在她家喝的,香浓馥郁,丝般滑润,口感一层一层,第一次喝的时候,连我这咖啡菜鸟都觉得惊艳。
这个咖啡厅在Greenbelt5,Greenbelt5是马尼拉商业区新开的一个商场,通透宽敞摩登,非常舒适气派。进了咖啡厅,我们坐下来,一人点了一杯civet咖啡。过一会,侍者端来一个托盘,好家伙,这么一大套:一个盛了咖啡的小壶,一个空杯,一个盛了牛奶的小杯,一个小碟里两个小小的面包。我疑惑地问:“这是给咱们俩的?还是一个人的?”珊说,“我也在想呢。”又说,“一个人的吧,你看只有一个杯子。”果然侍者又端上了同样的一套,分别给我们斟上咖啡。那个杯子比普通的咖啡杯大好些,很实诚的大半杯。我欢喜地想:“啊,真值啊。”又想,“可是这不太像高级咖啡的做派啊。”
先喝了口黑的,苦苦的咖啡味而已,加了奶再喝,没觉出比自己在家冲的速溶咖啡更好喝,我甚至觉得还不如我前天在这家店喝过的卡布基诺,至于传说中的“连面颊都有感觉”,我自己拍拍脸,十分麻木。
准专业人士一直在神情认真地品尝,良久良久,发表意见说:斟咖啡的时候,没有闻见浓郁的香气,而上好咖啡,她认为应该在烹煮的时候就馥郁芬芳的;味道有点涩;不够rich,不够creamy。唯一让她觉得特别的是:当她刚看到透明咖啡壶里的咖啡时,觉得颜色很淡,但咖啡喝到嘴里,却很浓。 最后我们共同的结论,这种咖啡,慕名尝尝也就是了。
然后我开始给她讲坛子里某位同学超强的联想:物以稀为贵——这猫可千万别拉稀啊。她很不淑女地笑得前仰后合。随后我们说起,随咖啡送上的小面包,这个大小这个形状,和这个咖啡的来历,实在是很容易让人产生一系列的联想啊!
以下是咖啡店老板的介绍:这种咖啡在印尼叫kopi luak,在菲律宾叫alamid,区别是,印尼是笼子里养的,菲律宾是free-roaming的,我理解啊,这个“自由活动”的意思,也不是完全野生的,大概就像海南的那个蝴蝶谷一样,是在一个比较大的区域里放养的。这种civet,大概身体更健康,精神更爽利,消化功能更好,做出来的咖啡,懂行的人也能鉴别出几分之几的不同来。
不过就算不喝猫屎咖啡,这个店也还是值得去坐坐:前天喝的卡不基诺味道不错,价钱比星巴克还便宜,因为是菲律宾土产的咖啡嘛;招牌甜点做得很精致,是三种菲律宾甜食拼在一起的,糯米粽子、水果春卷(用面皮裹了芭蕉炸的),和一种味道很想蛋塔中间那个软心的点心;除了咖啡,他们还兼做旅行社,推广菲律宾旅行。
这家咖啡厅的全貌:
全套 这个面包的形状和大小,很容易联想起。。。
很喜欢店里这个贝壳的大花瓶
网上找来的图
我是放养的,放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