菩提真性一自在

天空没有翅膀的痕迹,而我已飞过。
正文

大英博物馆

(2004-10-22 18:49:30) 下一个

  古人云,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如果把前者理解为探索心灵的自由,后者则是寻求身体的自由。虽然绝对的自由在这个世上是不存在的,但是我们却可以追寻自身的成长和提升,不为成败束缚,不局限于世俗的眼光而去了解,而了解的过程是自由的,由此得到的一份经验也会永远属于自己。我有一份长长的旅行单子,上面都是令我梦萦缭绕,挥之不去的地方:有地理概念上的,休闲意义上的,也有文化概念上的。大英博物馆,作为文化概念上的,就是其中之一。

   伦敦的消费还是挺高的,我随便举几个例子给大家找点物价的感觉(那时的外汇比率是,1英镑兑2.8新元):(1)我下榻的那家三星级旅馆,一天要110英镑;(2)乘坐公共汽车的话,无论远近,上车就是1英镑;(3)一张一天的通卡(在伦敦市区的指定范围内地上,地下通行)也要近5英镑;(4)一份地图要7英镑(有时间货比三家的话,应该能买到比这个便宜的)。我没有研究伦敦房地产的情况,但据服务台的人介绍,在我下榻的那家三星级旅馆中,住着几位同为伦敦人的常客,就是因为买不起房子。

   但是,所有我风卷过的博物馆进门都是分文不取的,例如收藏了众多从18世纪至今的绘画和雕塑的Royal Academy of Arts (也简称RA);收藏世界上装饰物的Victoria & Albert Museum;收藏见证西方科学,技术,医药和工业革命历史发展的Science Museum;以收藏植物,昆虫,矿物,动物标本为主的Natural History Museum,都是免费入场的。这也包括与法国的卢浮宫,纽约的大都会博物馆并称世界三大博物馆的大英博物馆(The British Museum)。话又说回来,别怪我没告诉大家,大英博物馆的入口处放置着捐款箱,供参观者随意认捐。

   大英博物馆坐落于伦敦的大罗素街(Great Russell Street),始建于1753年,现在拥有近700万件藏品。博物馆的藏品分布在三层楼面(其中一层是地下室),分十个分馆95个展厅。国外的展品远远多于不列颠本国的,从中既可以体会到这个文化古都名不虚传的内涵;也是靠工业革命发达,曾雄霸一时,号称“日不落帝国”的英殖民主义老祖宗们在世界各国疯狂掠夺鲸吞的“罪证”。我不吝时间地参观了所有开放的展厅,其中给我留下印象最深的还是埃及馆,希腊和罗马馆,当然,还有中国馆。

   埃及馆的馆藏非常丰富,第19朝法老(埃及人对国王的称呼)拉美西斯(Ramesses or Ramses)的巨大塑像上半身就安放在这里(请参看我拍的相片)。此外,还有木乃伊的彩绘棺材,上面绘有死者的生前脸谱及各种保护神像,不仅精美绝伦,也反映出古埃及先人对死亡的复杂的宗教信仰。这里面还有狮身人面像和各种巨大的图腾,其中包括被视为大英博物馆镇馆之宝的“罗塞塔碑”。

   希腊和罗马馆占了22个展厅,展品含括建筑,雕塑,绘画,尤以雕塑享誉世界。早在公元前750年罗马就建城,公元前6到4世纪间势力更是扩张成罗马帝国。在这个多文化的帝国里,宗教,诗歌,雕塑,绘画都得到了巨大的发展,最具代表性的是它的写真肖像画。纵观古代雕刻艺术,古罗马希腊堪称当之无愧的鼻祖!

   大凡对书史和文物史有些了解的,都不会对大英博物馆感到陌生。中国历史上的几次大的文献和文物浩劫,尤其是,如果你对敦煌文献有所耳闻的话,最终都能能归结到这里来。据统计,从1856到1932年间,俄,英,德,法,日,匈,美等国的所谓探险家以科学考查为名,仅侵入我国西北地区就多达60多次,每次都掠走大量的文献文物。其中,尤以20世纪初(1907年),匈牙利人马克奥利尔斯坦因(Marc Aurel Stein,1862-1943)和法国人伯希和(Paul Pelliot,1878-1945,伯希和窃取的6000余种经书和一些画卷,主要收藏在法国国立图书馆)在敦煌藏经洞劫掠的文物最多(敦煌藏经洞的4万多件经书/书稿中,大英博物馆就藏得1.3万件,中国现存仅1/3,学术界也有“敦煌者,我国学术之伤心史”之嗟叹)。斯坦因窃取的9000多个卷子和500多幅绘画,包括公元868年的《金刚经》雕刻印刷本(这是世界上最早的印刷品)等等及其珍贵的文献,一部分收藏在大英图书馆,一部分在印度事物部图书馆,还有一部分就收藏在大英博物馆。历史上几经劫掠,加上国内军阀,奸商和无知国民的盗墓贩卖,使国外的中国文物日渐丰富。大英博物馆中国馆收藏的,约有近3万件中国历代的稀世珍品,其中绝大部分是无价之宝。

   步入中国馆,映入眼帘的是中央墙上的巨幅敦煌壁画,上面画的是三位雍容华贵的菩萨,充分体现了盛唐时“浓丽丰肥”的人物绘画风格。壁画前放着三尊雕塑:左为道人,中为辽代的罗汉,右为笑口常开的弥勒。在这里,还可以看到许多八国联军火烧圆明园时掳夺的玉器,青花瓷;漆器及竹编;金/银的菩萨塑像;还有字画无数,包括清朝一代名相刘墉(刘罗锅)的草书真迹;至于景泰蓝,唐三彩,鼻烟壶也数不胜数。其实,中国馆对外陈列的只是藏品的10%,另外的90%都被放在库房中,没有特殊的许可,是无法参观得到的。某些藏品,如东晋顾恺之《女史箴图》的唐代摹本只有特别的专家才可获得机会参观。

   当一头扎进这个宛如展示世界文化与文明的迷宫,我感觉到的,竟像打翻了的五味瓶一般地复杂:既有崇敬感叹,也有扼腕叹息;既想起塞翁失马焉知非福,也念起“大风起兮云飞扬,威加海内兮归故乡”。。。真的是,岂是一个“乱”字才能堪称。

   我遗憾地发现,人们对埃及馆,希腊和罗马馆的兴趣远远超过了中国馆。在以“中国概念”为设计理念的中国馆的游客中,华人占了绝大多数,西方游客并不多。也因为游客相对比较少,加上英博的财务危机,从1992年以来,中国馆的文物很少被更换过。这也有悖于英博的展览政策,即展品必须经常更换,以确保展馆吸引回头客,并且让库存的文物也有机会与公众见面。

   据介绍,英博面临的财务危机原因有两个:其一是游客数量下降,直接影响了旅游纪念品的销售;其二是英政府减少预算。而没钱的影响面是很大的:第一,直接导致工作职位的消减,造成人手奇缺,而与中国文物有关的职位首当其冲;第二,没钱更换中国文物;第三,没钱用于相关的中国文物巡展以及文化交流。

   作为一个进门捐了钱的普通游客(觉得发言是理直气壮的),当我看到一些展品很明显地缺乏应有的维护(比如,我发现玻璃密封柜的密封条脱落)时,我毫不犹豫地向工作人员提出来,而他们不得不耐心地接受,然后跟我解释了上面一大堆的理由。在我看来,文献文物既然流落于此,我不得不尊重历史的选择,既然英博堂而皇之地把文物展示出来,他们就有责任和义务给予这些稀世之宝以最贵重的礼遇,是没有什么价钱或理由可讲的。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