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有人问起这事。我其实一直都在写,大多数文章也发在这里,只是断断续续,一件一件事情地写,可能缺乏连贯性吧。今天就总结一下我自己教育孩子的思路和方法,供其他年青父母参考。)
我在孩子开始学数数时,大约五岁吧,就引进钱的概念。孩子这个年龄没有太多钱的概念,只知道钱可以换他/她想要的东西,有兴趣。但从实用的角度看,钱可以帮助孩子数数和十进制的理解。孩子一开始有钱,都很greedy,这是许多父母不愿意看到的。但我从自己两个孩子的成长经历,可以告诉你,孩子越早接触钱越好。十岁的孩子刚碰钱也一样的greedy和小气,都会有几年的过程。当他的钱到了一定数量,对自己的钱有sense的时候,包括他的数量能干什么的时候,这种对小钱的greedy和小气就会自然而然的消失。在孩子成长的过程,父母要学会以幽默的态度来对待。其实,等孩子长大了,回头看,笑话一下孩子也能拉近父母和孩子的距离。我和太太就经常笑话女儿当年拿三个quarter换妈妈一块钱纸币的笑话。住公寓的时候,老妈要用洗衣房的洗衣机,必须用quarter,而女儿平常就是从老爸老妈口袋里找零钱,积累起来。这个“生意”当然是无本万利了。
到孩子7-8岁,攒了个一百来块钱,我就引入银行和利息的概念,给孩子开一个Custodian的账户。这个账户是孩子和父母一起开的saving account,有利息。孩子开始都不自在,怕钱没有了。我都是给孩子担保的。老爸在孩子面前的信用一向好,所以,有老爸担保他们会放心。孩子手中的钱多了,就陪他们去银行存,每次银行还会给一颗糖作奖励呢。每六个月银行会寄来一个report,几分钱的利息也不错。孩子这个年龄还没有太多开销,但父母在孩子买贵重的玩具等时可以让孩子用他自己的钱来参与,让他出一部分或全部。这个年龄的孩子很在乎钱,往往就却步了。家里买大件,象计算机一类,孩子要玩的,也可以让他们出几块,让他们有主人翁的意识。
到十岁左右我开始引进干家务挣钱的方式。我一般是以allowance的方式来交换孩子作家务的。一个月多少钱,你干什么家务。签好合同,那天少干了一样,扣一个quarter。孩子开始都兴趣满满,但会越来越不认真,这是一个成长的过程。我知道不少父母认为这种方式不妥当,干家务是孩子责任。我的想法不一样:孩子大多是不愿意干的,我倒愿意看到孩子每天干,当成一种习惯。而我不必每天跟在他们的屁股后面催--钱在那里悬着呢。这个方式我们教会了儿子洗碗,扔垃圾,整理自己的房间(不怎么样,哈)。现在偶尔他还帮老妈吸地,按他在外面打工挣钱的工资付。我想最大的收获是他不会有男人不能干家务的思想了。以后的社会双职工的家庭是普遍的,男人干家务是必须的,早点让他建立起这个思维也好。
这个年龄钱开始多起来了,要没有用处,孩子也会对钱失去兴趣的。所以,我就开始想办法耗孩子的钱。象上次儿子学校组织去DC玩,老师带队,儿子想去,我就让儿子掏一百,其余的我包。而同学朋友的生日party,礼物由父母的全包过渡到父母出一个具体的数量,以上部分孩子付,再过渡到孩子全自己付。这个过渡时间的掌握我是看孩子有多少钱来决定的。到初中孩子买礼物往往有特定的目标,而不顾自己有多少钱。我儿子有一次去同学的生日party,就非要买同学指定的一个game,55块。在和他讨论完后他仍坚持自己的主意的情况下,我同意,也把每次我负担20块钱的责任全部移交给他。但那一次的教训非常深刻--他后面再去别的朋友的生日party,老爸不负担任何礼物的钱,他就只能自己计划怎么花钱了。
最近我们很幸运地给十二岁儿子找到了一个小时工。这是一个给老年人打扫房间的工作,每两个礼拜干一到两个小时。以前在家作家务学来的“技术”也能用上了。老太太也很开心,常常给儿子一些奖励,象上次听说儿子去DC,老太太特意多给儿子两块钱,告诉儿子在DC好好玩。我们也以别的方式来感激老太太,让儿子把家里种出来的黄瓜,西红柿带过去,谢谢老太太。这样一来一往,让儿子也学会人情和礼尚往来。
到高中,我会开始引进投资的概念,让孩子知道存银行拿利息之外还有别的投资方式。女儿的第一笔投资是和老爸一起作的:当时银行利息低,只有1%。老爸看到美国股市低迷了好几年了,也自学了一些必要的股票知识,就和女儿商量:你有三千块在银行户头上,利息是1%。能不能借给爸爸?爸爸拿你的钱,爸爸自己还有一些钱加一起,去买股票。你可以有几个选择,可以拿爸爸5%的利息,也可以和爸爸一起冒险,股市投资的return是什么就是什么。爸爸负责交税。同时也给女儿介绍了股市的运作机制,和必要的金融知识。女儿最后选择了拿5%的利息。而老爸呢,在通过DCA投资了三年后,在女儿上大学前两年把钱从股市里转出来,总共有约40%的收获,换成每年return也许有20%,给女儿上了很好的一课。
高中的孩子,我会想办法从银行给孩子弄一个debit card。记得女儿是拿到驾照后就办理了debit card。有了带照片的ID,拿debit card就可以从自己的银行户头上取钱。方便孩子也方便父母。反正孩子的银行户头父母是可以看到的,所以不用太担心孩子乱花。这是准备向大学过渡的阶段。所以,让高中孩子相对独立的管理自己的账户很有必要。
高中的孩子可以学习如何计划自己的开销了。一个比较好的学习方法是让孩子利用暑假的时间管理家庭开销一两个月。具体的做法就是父母先计算每个月的生活开销的大致数字,把这个钱给孩子,让她来管理这个家。碰到有客人来等特殊情况,父母自己另掏腰包来应付。从shopping到付账单,都让孩子经历,父母就签个字,跑个腿。作为奖励,父母可以把节余下来的钱给孩子。不过,父母准备好孩子为了省钱让你吃猪狗食。:)。
女儿上大学时我知道她能自己管理自己的开销了,我就不用每项每项的过问,而是一次把一个学期的零花钱给她。在当地的银行开一个户头,拿一张debit card,一叠支票本,孩子就开始了她的大学生活。孩子校园打工挣钱了,我会和孩子商量,少给一些零花钱。孩子要出国,要开会,要找工作了,我会多一些。家里的经济情况我在孩子上大学前就讨论过,让她知道父母为她上大学所作的准备工作,所以,在零花钱上和孩子还是很容易沟通的。
孩子上大学后的第一件重要事情是如何让孩子建立自己的credit history。美国是一个重credit history的国家,没有好的信用记录,孩子以后会寸步难行。所以越早让孩子认识到credit history的重要越好。我来美国后的第一张信用卡是通过自己当时有户头的银行拿到了。第一次申请是在和银行的办事员讨论后,他认为我应该能拿到的情况下申请的。但申请递进去后却被拒绝了--说我的年龄太小!既然银行找了个错误的理由,这好办。我找到同一个办事员,告诉他我都三十了,怎么会这样呢。办事员马上一个电话打进去,五分钟就给我办成了。在孩子上大学第一年我就让女儿去她开户的银行申请自己独立的信用卡。银行以她不到十八岁拒绝了。我让女儿保留信件,大学第二年一到十八岁就去找银行。第二次顺利通过,拿到自己的信用卡。我和女儿开玩笑,说这样就真的独立了。让她注意自己的信用卡使用情况,防止盗用,保护自己的隐私,不要申请太多的信用卡,有两张就足够了。孩子比我们知道得多,很快就知道怎么查信用卡的使用。在英国她的信用卡被盗用,一个礼拜后就被她发现。我建议她和银行交涉,让银行拒绝支付,又学会了她人生的重要一课。
孩子在校园打工有收入后,父母就可以引导孩子的税收的概念。女儿在高中时因为有收入就填过税表,那时是把扣去的税拿回来,自然兴趣很高。到大学时,情况就复杂了,除了联邦税,还有两个州的税要处理。我会先读她收入来源州的税表,再和女儿讨论怎么应付。税表大多是我填,再寄给她签字。但讨论的过程就教会了孩子税收的逻辑,为以后参加工作走进社会打下了基础。女儿大学毕业后拿到公司的一堆退休计划,保险计划资料后,找老爸商量的时候,老爸就很容易地和她讨论,象从税法上看,Roth IRA对她来讲比traditional IRA要好,要优先考虑等等,一点就通。所以,到她大学毕业,我可以放心地让她自己飞了。
养孩子,我的重点不是名校,不是挣大钱,而是孩子的独立生活能力。孩子的未来不是我能把握的,这是孩子自己的人生路,得让他/她们自己走。但作父母的,在孩子走出家门前教会他/她们必要的生存技能,这样在他/她们的人生旅途上少一些弯路,是作父母的力所能及的,也是我尽力去作的。但愿我没有留下太多的遗憾。
(二0一二年七月十二日)
My pleasure.
Thanks!
希望没有误导你-许多是有争议的东西,我在文章里提到了。
Thank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