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题目不伦不类的,切不可以望文生义。
要说根据吧,就象我们的传统似的,"君子偕老"这首诗绝对不是字面上的意思,也不是写作者和君子偕老的故事,只是一首诗的开头。再譬如词牌名“浣溪沙”,词的内容跟这三个字毫无关系,不过是为了应和而已。说白了,就象我们的大白话说:“我跟谁讲话呢,你不知道别掺和,越掺和越乱”。
那么“毛新宇150万考”这个题目说的就是下面这回事。
毛新宇参加俄罗斯纪念“第二次世界大战”胜利60周年的活动时说了这么一段话:
经过我多年的研究,我一直认为二战中有两个国家的贡献是最大的——一个是苏联,还有一个就是中国。在我爷爷领导下,中国人民进行了八年抗战。据统计,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八路军、新四军和地方武装共消灭了日军150万。
这句话的陈述跟很多现存的历史资料和宣传不一样,因此很多人就对这件事发表了自己的看法。发表意见的人多了,形式就多姿多彩,大可以集结起来成为我们子孙的学习的经典,题目就是《论毛新宇150万语》。形式虽然“巧笑倩兮,美目盼兮”的让人感到惊艳之美,但内容的焦点其实就是毛新宇和150万。
这就是“毛新宇150万考”这个题目的由来。
其次我再说这个“考”的意思。我做这个考,主要是用资料考资料,谈不上什么研究。我也不强求大家一定得用谦虚的态度相信这些数字的合理,我只希望有些人通过我这个“考”大概明白怎么一回事。
真正说起来,这个150万的数字并不是毫无道理[1]
问题在于这个150万的数字包括死伤俘。日本公布的数字当然不包括当了俘虏跑回去的部分--战败以后向中国方面投降一百多万俘虏,可见这个150万的数字颇为正确。
那么中国在宣传的时候包括被俘的日军有没有道理呢?我认为完全有道理。中国军队虽然没有杀死他们,但至少要面对他们,在整个二战战场中相当于拖住了敌军的很大部分主力。所以无论从作用还是压力来说,中国宣传歼敌150日军是合理的。
还有一个问题就是,日方公布的数字并不包括他从别的国家征来的士兵,这虽然是小部分,但是很容易产生数字上的差异--毛新宇在这次讲话中没有包括伪军,实际上这个伪军在当时来说也是敌人。
这是“考”得第一部分,说明歼敌150万和死亡50万其实并没有矛盾。
考得第二部分就是关于毛新宇。
毛新宇为什么要考?因为他是毛泽东的孙子。毛新宇说他爷爷领导人民进行了抗日战争。这句话没有错。因为他爷爷毛泽东确实领导了一部分人民进行了抗日,这是任何历史学家也不能否认的。问题在于大部分历史学家也都承认,中国当时还存在另外一个领导人民抗日的领导--蒋介石。 仔细说起来,就说张学良李宗仁领导了一部分人民抗日也没有错。甚至很多地方武装的领导人根本就不是国共两党动员起来的,就是说某某壮士领导一部分人民抗日也说得过去。
要说毛新宇在这句话有错误的话,就在于他没有加上“一部分人民”。但是加上一部分人民虽然语法上更正确,听得人却不见的舒服。下面就是例子:
在我爷爷(这里指毛泽东)的领导下,一部分中国人民进行了八年抗日。
这样的话估计还是非把一些人气疯不可。
也许更客观的历史学家会说在“毛泽东和蒋介石的共同领导下,中国人民进行了八年抗日”, 但这个说法也未见得就能让所有人高兴。作为毛泽东的孙子,毛新宇不提蒋介石只提毛泽东, 其实可以理解。当然我不知道他是不愿意提蒋介石还是一时忽略了蒋介石。
总而言之,毛新宇的说法主要代表他个人的研究观点,并不代表大陆的主流观点。毛新宇不过是一个研究历史的博士,还是主要研究他爷爷军事思想的历史博士,他在某一场合说的话即使欠妥,似乎也不适于上纲上线。
这是我“考”的第二部分,主要是为了给“巧笑倩兮,美目盼兮”加上后面一句“素以为绚兮”。 就是说在大家“巧笑美目”的色彩斑斓之中,加一些冷色调,也许这样看起来比较合理。
然后就是我“考”得第三部分。
我觉得要是我--当然这是一个假设,人家并没有请我去发言--犯了这样一个错误,或者另外一个研究员犯了这样一个错误,很多人是不会明眸善睐的。
换句话说,毛新宇恐怕连自己也没有想到自己会这样成为大家注意的焦点。对于他爷爷毛泽东来说,大家注意他研究他那是可以理解, 毕竟毛泽东曾经影响了中国大半个世纪,改变了中国很多人的生活。 他的言谈爱好行为,即使他皱一个眉头,理解的好的人可以因此腾达;即使他放一个屁,处理不好的人可能遭到崇拜者的谴责。 所以毛泽东活着的时候大家研究他, 因为这简直就是人在江湖身不由己的无奈。
毛泽东死了,研究他的人照样可以因此养活自己。譬如毛泽东曾经说过,知识分子从旧社会中来,就是吃“五张皮的饭”, 过去知识分子的毛就是附在“帝国主义所有制,封建主义所有制,官僚资本主义所有制,还有民族资本主义所有制,小生产所有制”这五张皮上。共产党把这五张皮去掉了,知识分子就应该附到农民和工人这两张皮上。
这句话有没有道理呢?对当时的知识分子很有道理。
很多聪明的知识分子立刻就找到了毛泽东所说的皮。譬如袁隆平等等,他们就找到了他们要附的皮。 他们的附,既不是把皮挂起来当作名画欣赏,也不是把皮当作暖屁股的坐垫,确实给后来的知识分子找到了一条很好的路。
还有一些聪明的知识分子,他们就找到另外的五张皮,譬如余英时等等,他就提出了知识分子做商人这么一条光辉的道路。--显然这是毛泽东给他指出的路,稍微有点不同的就是毛泽东没有把现存的五张皮给了他,让他费了点劲。
还有一些聪明的知识分子,譬如余秋雨,他们先附在“工人阶级的先锋队”这张皮上,接着又附了新的五张皮,也过得很好。
从这里可见,对于知识分子来说,毛泽东的话确实很有道理。但是怎样附在某张皮上,这只能靠个人的修为了。
所以我考到最后就有了一个疑问:“不知道毛新宇是不是一张很好的皮?”
<
http://www.vvpo.com/vvpo/po_6970>
笑,笑过了又想……
皇孙咋就是历史博士?最次也应该是个院士!
哈哈,不能想...太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