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礼貌
(2006-11-30 17:11:52)
下一个
说对不起的事情属于讲礼貌,大家说故事讲道理,我来个反其道行之,只讲道理不讲故事。
现在国内的提法是做个“有礼貌”的好公民,以前的提法是做个讲礼貌的好孩子。以前提倡“讲礼貌”,当然也不是光针对孩子,但以前我还是孩子,所以听到地看到的都是做个讲礼貌的好孩子。
所以我们那个时代,不但要有礼貌,还要说明礼貌的好处。就是说不但要做好孩子,还要做先锋队,起模范作用,号召全社会一起讲礼貌。
但是我小时候的时候,根本就不会“讲”礼貌,只能做一个讨好老师的好学生。老师呢?最后给我们一个评语,根据我们有礼貌的程度说明我们“讲”礼貌的好坏。
现在我们大了,学会了坐而论道,对于礼貌的兴趣着重在“讲”而不是有,大概这也符合历史发展的辩证法吧。
那么礼貌究竟是什么?我觉得这是“讲”礼貌的第一课,讲义的第一章第一节。
礼貌这个词非常好,意义很清楚,比“有文化”这个词涵义清晰的多。按照我的理解,有礼貌的人和cultured man的含义有很大一部分是重合的,但又有微妙的不同。这个不同在于这个“礼貌”的“貌”字上。
俗话说,“礼多人不怪”。真正考究起来,这句话的用词大有问题,应该说成“貌好人不怪”。 为什么呢?因为这句话大概的意思是说人的态度要好,态度决定一切。貌就是态度,至少在组成礼貌这个词的时候,貌并不仅仅是相貌,更重要的就是态度。
人长得好,嗓子婉转柔和,说话的频率和速度恰到好处,这样的人往往更受人欢迎。这是没办法的事,连老夫子这样的人也掉进了这个陷阱,所以强调“巧言令色鲜矣仁”。但是长得不好、声音缺乏张力和磁性的人也没有必要因此就偾世恨俗,觉得造物主不公平,从而推论出造物主上素描课的时候开了小差,或者造物主的老师不够称职,把一个劣质产品放到了最显赫的位置。相貌不好,态度可以挽救。相貌不好再态度不好,那恐怕上帝也救不了。绝大多数人的相貌属于一般化,也就是说跟引导潮流距离差点,但是真要吓人也不是很容易。所以对人的态度好,处处给人以尊重,时时学会理解别人的人混得最开,这是普遍的事实。
态度好的另一方面就是对自己的相貌要有准确地认识,学会正确改造自己的相貌。这点我就不说了,说了就露怯了。
那么礼是什么?按照现在大多数人对礼的理解,“礼多人不怪”这句话绝对要打大大的问号。礼多不但人要怪,连狗也怪。
我们就从狗来说明这个道理。以前在国内或者现在在国外,我觉得很多狗非常讲礼貌。特别是现在到老美的家里去,因为对狗接触多了,近距离观察的结果就是觉得大多数老美的狗都很有礼貌。后来一琢磨,觉得这里面还是颇有学问。人有时应该好好学学畜牲,如果轻易认为畜牲就可以 粗暴对待的话,往往反而不及畜牲。
狗为什么能够很有礼貌呢?首先狗有一个好态度,对人很容易亲近,还经常想办法讨好人,逗人开心。其次我觉得老美对养狗颇有经验。这个经验就是少礼。不管你去动物园还是人家家里,人家都会敬告你不要随便喂狗吃。这个提醒非常有启发。 因为狗的脑袋只有那么大,所以最好给与他们最简单的命令和规矩。如果每个人都用自己的礼去教导狗,狗就糊涂了, 最后就变得没有礼貌,只服从欲望的要求而不会听从人的指示。要么就是看到食物就抢,不管有没有吓着人地猛一跳,叼起食物就逃;要么就是成天懒洋洋地对你不理不睬,除非饿了才吃你喂它的东西,好像你上辈子欠了它似的。 这不是这个狗的天性如此,而是因为命令太多太复杂,礼义太过繁杂的缘故啊。似乎看来,养狗是人人应该有的自由,但是怎样喂狗的自由还得留给养狗的主人为好。不知道这样有限制性的自由主张是否能得到特别信奉民主和自由主义的人的赞同。如果实在难以接受,大概我们只能问问狗的意见了。
人虽然不是狗,我觉得也有这样的道理。林黛玉出身书香门第,照现在的说法就是世家子弟,为什么会特别喜欢闹别扭?主要的原因就是她不喜欢贾家的规矩。“话不敢多说一句,路不敢多走一步,惟恐人笑了去”,你说她在这样心态下能够活得舒坦?只有活到刘姥姥那种境界了,才会把这种担心受怕看作一种新鲜玩意,才会说出“礼出大家”的恭维话。不过我还是觉得,要她呆个一天半天也许可以,要让她呆上一个礼拜,我敢保证她肯定背地里直打自己的嘴巴,埋怨自己说了“礼出大家”这样作孽的话,说不定从此不再讲什么少女大雪天抽柴的故事,改成讲长舌妇下地狱遭报应的事。
礼貌讲完,我再回过来说说我们的走廊。我觉得我们走廊的弊病就是有两种礼。一种是司令和小小花制定的版规,来这里的都认识字,也都很容易理解;但是还有一个规矩就是这里的一些网友制定的礼。说实在的,我在这里时间不短,但是现在还没有完全弄清楚。
简单说来,要理解这个规矩需要建立一个民事事务所,知道谁是谁的朋友,谁和谁有血缘关系,谁和谁有新密关系,再甚至于谁是谁的朋友的朋友,谁是谁的小朋友和小女朋友,谁写什么样的文章,谁有什么样的职业身价爱好,谁有怎样的狗狗猫猫。。。知道这个以后,我们才可以知道要怎样对待谁才算符合规矩,怎样吵架怎样用词才算符和口味。
说句老实话,我从来没有想到文化走廊兼有教育我们怎样拉关系的作用,来了以后也一直没有研究怎样认识社会的关系网潜规则,因此无法再进一步揭示其中的奥秘。我只觉得这个礼的存在让我们的版主当得很费心,好像一不小心就踩上了地雷,要让大家陪着折腾一会儿的。 所以我建议一些新网友,如果你们想在这里呆得久一点,舒服一点,还是学学香菱,先把这个情报网有个基本的了解才行。
当然这样做的好处也不是没有,至少让我们看到了文化走廊实现民主和个人自由的决心和毅力,也让我们对于社会和历史有比较感性的认识。特别值得让我们自豪的就是,我们的文化走廊虽然和文化大革命后期的人际关系相仿,实现了人盯人人斗人的技战术,但是文章的产量却保持了相当的数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