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书童小书

本人是一位资深理工男,多年自学中医。一贯本着实事求是的精神,以西医科学的基本理论和近年来有关人体的科学实验结果为依据,来客观地学习中医、思考中医。
正文

癌症可怕吗?

(2024-06-19 12:56:57) 下一个

  癌症是一种让人谈虎色变的疾病。每当有病人收到医生的癌症通知书时,就犹如收到了死刑判决书,生命之钟也就开始了倒计时。

  那这么可怕的疾病到底是怎么产生的呢?

  细胞是构成人体的最小单位,它是通过分裂过程产生的。分裂后形成的新细胞可用于构建新的身体组织或替换因衰老和损伤而死亡的细胞。当人体不需要更多的新细胞时,正常细胞的分裂就会自动停止。

  人体内每天都会发生数以百亿计的细胞分裂。但由于我们的机体每时每刻都和不少致癌因素发生着相互作用,所以在一定概率上,细胞在分裂的过程中基因会发生突变而产生癌细胞。

  人体内有癌细胞还并不可怕,这是由于我们体内有免疫系统的存在。免疫细胞会不停地清除掉癌细胞,防止癌细胞发生从量变到质变的转变。

  但是,如果一个人的免疫力一直处在低下的状态,那才是真正可怕的事情。

  与正常细胞的受控分裂不同,癌细胞会无限的复制自身,永无止境的增殖下去形成肿瘤。在癌细胞侵占大量气血能量进行无限繁殖的同时,相关的器官功能也必将遭到破坏。

  而且,癌细胞还会通过远端转移从身体的一个部位扩散到另一个甚至多个部位,继续侵蚀其他身体组织,直至生命体系完全崩塌。

  所以,在每一个人的体内,都存在着致癌因素催生癌细胞与免疫细胞消灭癌细胞这两方面的因素。当免疫系统赢得了角力时,癌细胞就不会逐渐积累形成恶性肿瘤。而一旦免疫系统输了,则后果不堪设想。

  癌症是西医给我们带来的新病名,但肿瘤这个病却自古就有了。

  中医关于肿瘤的临床辨证论治可追溯到东汉的《伤寒杂病论》。张仲景指出“积者脏病也,终不移;聚者腑病也,发作有时,辗转痛移,为可治” 。

  可见肿瘤在中医的眼中是可治之病,其中当然也包括恶性肿瘤。

  虽然现在人类面对的癌症种类变得越来越多,但中医大夫们万变不离其宗,仍然运用张仲景的经方有效地来战胜它们。

  比如《伤寒杂病论》中的下瘀血汤主治产妇腹中有瘀血而产生的腹痛,现在中医运用下瘀血汤加减辨证治疗肝癌、肺癌,效果显著。

  桃核承气汤原本主治热结膀胱的蓄血证,现在临床常用它治疗血热互结于下焦的肿瘤,如膀胱肿瘤、肾肿瘤等。

  桂枝茯苓丸是专治妇人宿有癥瘕、复受孕成胎的主方,为医家治疗妇人妊娠下血的有效良方。大夫们发现此方对子宫肌瘤具有明显抑制作用,因此常用于卵巢囊肿、乳腺增生等症的治疗。

  小柴胡汤为和解少阳的代表方,现在常用来治疗病毒性肝炎、肝癌、晚期乳腺癌,近来还广泛用于肝癌、肺癌、胰腺癌、恶性淋巴瘤等的防治。

  真武汤为温阳利水经典方,现临床上用于治疗肝硬化腹水、心包积液等症状。

  葶苈大枣泻肺汤可泻肺行水、下气平喘,适用于肿瘤所致恶性胸腔积液。

  栝楼薤白半夏汤主治痰盛瘀阻的胸痹证,现代临床常用于治疗肺癌、食管癌。

  旋覆代赭汤有和胃降逆、化痰益气之功,临床上常用于食管癌患者的胃虚痰阻、气逆不降等症。

  抵当汤是攻逐瘀血之峻剂,现在发现它对肿瘤转移有明显抑制作用。

 ······

  西医治疗癌症的指导思想非常直接明了。一般是先用手术切除癌肿瘤,再用射线杀死残存的癌细胞,最后用化疗药物追杀已经转移的癌细胞。而中医治癌的思路则明显不同于西医。

  中医大夫在使用《伤寒杂病论》中的经方对恶性肿瘤的治疗时,要么是在泄热逐瘀,要么是在活血化瘀。有时是除痰降气,有时又是利水除湿。他们从来就没有把杀死癌细胞作为治疗的任务。

  但是,中医经方的这些治疗去除了体内的淤血和水湿,改善了人体的生理环境。这一方面减少了致癌因素催生癌细胞的数量,另一方面又增强了免疫细胞消灭癌细胞的能力。最终使得癌症变成了一个可控的疾病。

  由此可见,癌症虽然是可怕的疾病,但是只要治疗得法,癌症就不是可怕的疾病。

   另外特别声明一下,本文中有关经方治癌的思想大多来自于海南省三亚市人民医院医生刘敏、饶卉明的文章——《伤寒杂病论》经方治疗恶性肿瘤的应用

[ 打印 ]
阅读 ()评论 (3)
评论
小书童小书 回复 悄悄话 气功也是养生的一种好方法,但是练气功要看慧根和机缘。一般人不能指望练气功治病。以后有时间会跟大家探讨一下气功养生。
stillthere 回复 悄悄话 建议您有机会阅读一下此书 The Breathing Cure: Develop New Habits for a Healthier, Happier, and Longer Life: McKeown, Patrick, Hamilton, 作者恰好也是业余爱好者。
stillthere 回复 悄悄话 简明扼要。是否能写一篇讨论气功。谢谢。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