笨鱼看世界

随笔记下用自己的眼睛看见的世界
正文

跨国情缘

(2024-10-12 06:14:43) 下一个

这个周末是哥村的民族节(Ethnic Expo),哥村本不大,只有三四万人,由于有几个跨国公司,雇佣了来自世界各地的工作人员,使得这个中西部的小城有了不少族群。天公作美,秋阳高照,一个个白色小帐篷下面摆着各式小摊位。最吸引人的当属小吃摊,各地美食,印度,墨西哥,泰国,日本,泰国……应有尽有。先生照例加入华人协会的中餐食团帮忙,我则在星之村摊位作义工。

星之村是一个帮助领养中国孤儿的家庭慈善组织。这次义卖的主题是熊猫。熊猫是中国的国宝,也是各国人民的宠儿,各式熊猫毛绒玩偶,大大小小熊猫饰件,文具……林林总总,也有领养家庭自制的装饰品。熊猫的萌态吸引着众人的目光,小朋友们在摊位前流连忘返,一个十来岁的男孩尽然四次光临,最后买了好几件熊猫文具。

我们一边介绍商品,一边介绍星之村一个旨在帮助领养家庭,特别是领养了残疾孤儿需要帮助的家庭,为他们筹集资金,以解燃眉之急。这次义卖所得也会全部投入这笔基金。

在众多顾客中,一个年轻华裔姑娘在摊位前驻足,大大方方告诉我,她就是一个被领养的孩子,十六年前来自重庆的黔江县,当时只有一岁,现在已是高中生了。她选几个熊猫挂件,准备做礼物送给家人朋友。

看到这个健康自信阳光的姑娘,不禁想起我在英国时接触过的几个领养中国孤儿的家庭,那几个可爱的小姑娘,十几年二十年过去了,她们都长大了,先生同事King家的Ruth也将硕士毕业了。有的姑娘已经结婚生子,有了自己的幸福家庭。由于她们的童年是在一个充满爱的家庭长大,她们一定会延续这种美好的爱和感恩代代相传。特意翻出十几年前的文章附上。

也希望各位关注点击(www.villageofthestars.org)

英国家庭的中国宝贝

大家提到外国家庭领养中国孩子的事,我就说说自己身边的真实故事,

玛格和理查德夫妇是我的同事,男的是化验技师,女的是一般技术员,地地道道的普通工薪家庭,结婚几年没有孩子,他们一点也不着急地寻医求药,做试管婴儿,倒是满世界的当外教,做义工。两口子还在台湾学过中文。他们在天津工作时,和其他外国人一起到孤儿院做义工,带了一个严重唇腭裂的孩子回家过周末,开始觉得孩子的可爱,产生了领养中国孩子的念头。首先募集资金为这个孩子做了修复手术,由于英国领养孩子程序复杂,收养者必需在本国申请,再者中国领养中心也不允许挑选孩子,所以这个唇腭裂的孩子被一个美国家庭收养。

我认识的他们时候,他们已回英国正式开始申请手续。我经常帮着翻译一点文件,也分享着他们等待的焦虑期盼,和见到孩子的激动喜悦。在英国领养孩子是要通过很多审查的,从家庭收入到犯罪记录,有无足够的住房等等;还要测试心理准备,玛格告诉我社会工作者居然问她,如果有一天被人怀疑和中国人偷情生出黑头发的孩子,心里会怎么想,这类非常过分的问题,历时一年。终于他们拿到来自中国国际领养中心的信息,一张孩子照片和体检表。这孩子来自江西一个偏远县城的孤儿院,体检健康预防接种资料完整,照片上的看着也还清秀。玛格一家十分激动,一再说一天也不能等,我已经等了太长时间了,记得由于时间紧,便宜的经济舱票已售完,他们是买的商务舱飞去中国的,终于在孩子一岁生日的那天把孩子抱在怀里。临走时我去送行,看到家里新添的儿童床和玩具,行李箱里的奶粉尿片及送给孤儿院孩子衣物。据说办理一个孩子的领养手续,英国和中国加在一起,花费在一万英镑左右。

孩子回到英国,对新爸爸妈妈一点也不认生。玛格一样享受着8周全薪产假,在家全职带孩子,由于英国的幼儿园昂贵,之后玛格就放弃全职工作,改为一周工作2-3个半天,住在不远的退休的外公外婆也常常搭把手。我经常去看看这个大眼睛黑头发的小姑娘,和我们独生子女不一样,乖,早上醒来自己在床上玩,不会无理取闹。印象最深的是一次我给她喂饭,一边聊天,当我的手停下来做手势,她会把我的手拉回来,要求继续喂饭,饭吃完后,她拉过碗来检查是否完全空了。和我当年追着儿子喂饭感觉不同。后来我离开了这个医院,几年后玛格一家到我家附近看朋友,我们约在一个公园见面,见到理查德抱着的在扬州领养的二女儿,和健康活泼的已经上小学的老大。再后来听说他们又领养了第三个中国女儿。见过他们朋友感慨地说孩子们长大了,玛格老了。

老公回来说提姆在学中文,这也不少什么奇怪的事,过几天又听说提姆要到中国去收养一个女儿。十年前的一天我们收到提姆从广州发来的邮件,让我们翻译一些文件,从此我们走近了这个普通的中产阶级家庭。提姆是老公公司的主任工程师,老婆德里亚剑桥毕业,在家相夫教子,有一对女儿,家庭和谐幸福。为了这个新来的年近两岁的中国女儿露丝,我们多次应邀到他们家,大女儿7-8岁,清秀娴静,酷爱读书,俨然一个大姐,很会照顾两个妹妹。二女儿4-5岁,长得就像早年的童星邓迪尔,整个一洋娃娃,据说他们全家到广州去接中国女儿时,在白天鹅宾馆被人当模特抢着和她合影。看得出这个原来家中的老幺,有点任性娇气,但是对这个新来的妹妹倒是一点不排斥,她拉我去参观露丝的房间,帮着妈妈给妹妹拿衣服送玩具,显得几分老成。

露丝来自广东广西交界的小县孤儿院,德里亚曾经給我一份当地的法制报,请我翻译报上的一则寻人启事,登着20来张弃婴的照片(小露丝是其中之一),下面是发现的地点(这些孩子丢在不同的地方,有乡公所,派出所,也有医院,还一个在农技站门口,反正都是公家的地方)。这是收养同一孤儿院孩子的一个英国母亲在当地花钱买的。德里亚说要留着将来告诉露丝她的出处,提姆还给了我一张当地的详细地图,每个乡的名字都让我注上拼音(当时还没有Google Map),这些都是为将来寻根用的。妈妈德里亚专门买了电饭锅,请我教她做中国饭;专门为露丝买这里罕见的热带水果,荔枝杨桃,就是听说那是当地常见的水果。她多次让我们打电话去那个孤儿院(但是每每被对方挂断),找当年照顾过露丝的阿姨,就是为了知道一点露丝小时候的故事。露丝大一点见到我们会说,我的爷爷奶奶就和你们长得一样。在露丝上小学的时候,要开始学中文,妈妈征求我的意见,学广东话,还是普通话,我想也不想就说当然是普通话,普通话用处大,现在香港人都学。过了几个月德里亚告诉我,她送露丝去的是广东话学校,以为她来自广东,广东话会唤起她对童年的记忆。听说妈妈每周末送孩子上中文学校一起学中文,周日的一个下午到学校辅导露丝学中文。

几年前他们一家到我们家来玩,露丝已经6-7岁,健康活泼,开朗自信,完全融入这个家,是一个有教养的英国小姑娘。

在英国常常见到这样的家庭,几个黄头发的孩子中夹着一个黑头发的女孩,一个备受呵护的中国女儿。每当我看到这场景,深受感动,自愧不如,无论这些家庭出自什么目的,他们为这些孤儿提供了一个家,一个幸福的童年,一个不同的人生。

 

[ 打印 ]
阅读 ()评论 (1)
评论
南瓜苏 回复 悄悄话 写的很生动。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