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舊事話百年

本人出生上海企業家家族,祖父1901-1972,父親1924-2008,本人1945-,三代百年家史
正文

上海舊事話百年 (80) 「菱湖建設協會」

(2024-04-14 05:34:59) 下一个

上海舊事話百年 (80) 「菱湖建設協會」

1945年12月31日,章榮初和潘公展聯名邀請一百五十七名旅滬菱湖同鄉,在上海貴州路湖社舉行懇談會,籌組「菱湖建設協會」。三天後,章榮初率領多位專家,聯合國科教文組織中國委員俞慶棠,京滬杭甬鐵路副局長蕭衛國,水利專家關衡青,金陵大學農學教授應廉耕,教育家舒新城,及黃伯樵和建築設計師吳紹璘等去菱湖考察。

1946年4月,「菱湖建設協會」成立董事會和理事會,黃伯樵任董事長,潘公展為理事長,章榮初自任副理事長。

「建設協會」定出五年內建設十一個項目的計劃,包括:菱湖醫院、菱湖南區小學、菱湖北區小學、青樹農場、青樹教育補助基金團、菱湖農民借貸所、菱湖化學廠、菱湖農村生產服務社、菱湖新邨等。

章榮初從1946年初到1948年底,大部份時間在菱湖親力親為主持家鄉的各項建設事業,學術界對此有詳細研究,如彭南生《抗戰勝利後江南市鎮建設中的民間力量》(《江蘇社會科學》2006年第4期),鍾華《江南市鎮早期現代化建設的一次嘗試—以菱湖戰後重建(1945-1949)為例》(《明清以來長江流域社會發展史論》武漢大學出版社2006年),具體事項和數據可能很枯燥,這裡就不贅述了。

菱湖屬於中國蠶絲業「緝里絲」原產地,延續了幾百年,品質越來越差,要是沒有章榮初對蠶種桑種進行徹底的改良,傳統蠶絲業必被歷史淘汰。章榮初在中國蠶絲專家鄭辟疆(1880-1969)、 費達生(1903-2005)、葛敬中 (1891-1980)等的直接參與幫助下,辦了共五千多畝土地的明明製種場、青樹農場,培育新桑種蠶種。在十五個鄉和設立125個「蠶業生產合作社聯合社」,在各鄉建立培育室107個,指導所31個,由蘇州蠶絲學校派出指導員152人,培訓了400多農村養蠶婦女,推廣改良新蠶種。到1948年10月底,菱湖建設協會為蠶業共撥出經費九十七億二千多萬元,經過三年努力,1948年春蠶產量達二百二十八萬斤,蠶農收入增加五倍。蠶桑改造計劃,是章榮初對中國絲綢工業的巨大貢獻,超越他在上海的事業。

建設家鄉,改良農村,改善農民生活,是章榮初最大的心願,從以下事例可看出章榮初用心良苦。桑樹有一種害蟲,冬天潛伏在土裡,開春後就吃桑葉,但農民從來沒有捉蟲的習慣。1946年冬天章榮初特地去鄉下,對農民說,這種蟲可以做藥,所以他出錢向農民買,叫他們冬天去捉蟲,一個冬季農民就捉了三千多斤害蟲,章榮初付了錢,把害蟲堆在一起燒了,新樹秧害蟲大大減少了。足見章榮初為改變舊農村面貌,煞費苦心。

 菱湖地區除了養蠶業,淡水漁養殖業也是最主要的傳統產業,由於戰爭對魚塘的破壞,1945年漁獲量僅為1937年的四分之一。菱湖建設協會成立了「吳興縣淡水魚生產合作社」,經過三年努力,1948年漁獲比1945年增產四倍。   

在農業生產方面,章榮初從興修水利着手,在各鄉成立「修築圩堤委員會」,修復了五百畝以上圩堤,使四萬餘畝農田受益。青樹農場在全區推廣良種水稻,引國外優良的豬羊兔品種,青樹農場是中國最早使用拖拉機的現代化農場之一,改良農藝,試驗機耕。

今天菱湖是中國三大淡水漁業基地之一,2019年中國漁業協會授予菱湖鎮為「中國淡水漁都」、「中國生態養魚第一鎮」、「中國淡水漁文化第一鎮」稱號。2017年聯合國糧農組織(FAO)正式認定「浙江湖州桑基魚塘系統」為「全球重要農業文化遺產」(GIAHS)。

根據現在菱湖政府的統計,章榮初的菱湖建設計劃,使菱湖農民的收入在1948年底,比1945年增加了百分之七十以上,總值超過法幣一百億元,為此章榮初耗盡了自己的財力,卻無獲得一分一毫收益。

   

《申報》杭州版報導          湖社(陳英士紀念堂)

  費孝通,費達生兄妹

 

           鄭辟疆                           葛敬中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