吹牛是用一种夸大的形式来炫耀自己的能力,品质、以及自己所取得的成就和成功,其目的是为了赢得周围人的钦佩和尊重。
每个人或多或少都会吹牛,就看其看重哪一种能力,品质。
为了理解人为什么要吹牛,就需要理解人为什么会如此重视自己周围人如何看自己,尊重自己。在【人,认识自己-难】这篇博文中提到,为了生存的目的,人首先需要认识的并不是自己,而是人周围外在的生存环境,也包括周围的人。会从周围环境,周围人对自己行为,举止以及交流的反馈和自己对他人反馈的认知逐渐了解外界-形成新的认知,以此调节自己的言行,举止。这也是为什么人在成长过程中,特别是认知,三观还不成型的阶段,外在的环境,周围的人对其认知,三观的影响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到目前为止,生产力的发达程度,社会的资源还没丰富到人人衣食无忧,住有定所,老有所依的程度。每个人都还需要通过自己的能力来获取让自己生存,活的更好的社会资源,所以由人的社会性决定了,大多数人(不论自己有没有意思到)都在根据自己所处的特定环境调节着自己的行为举止以迎合其要求和规范。对大部分人来说,赢得周围人的钦佩和尊重是证明自己能力的一种表现形式。
我想,每个人应该都有过这种体会。刚到一个新的工作环境里,人生地不熟。要想尽快的融入新的环境,我们需要尽快的了解新环境的文化,要求和规范以此来调节自己,并尽快的展现自己的工作,交流和沟通能力。否则,会处处受阻。
由此可见,在实际生活和工作中,要想赢得周围人的钦佩和尊重需要承受巨大的压力,同时也需要付出极大的努力。吹牛就相对容易多了。
吹牛有主观无意识和主观有意思的吹。主观无意识吹牛者在吹的时候并没有意识到自己在夸大自己的能力,品质,或自己的成就。就如同幼儿,由于对外界认知的欠缺,并不真正了解事物的复杂性,加上毫无经验,通常会凭想象夸大自己的能力。在实际生活中的人其实也一样。积累的知识越多,对事物的复杂性越有深刻的理解,同时在积累知识的过程中,对自我能力的修正也越接近真实。如图所示,
换句话说,认知越欠缺,知识越少的人,主观无意识吹牛的程度越高。而这类吹牛不仅会对陌生人,在社交媒体上,也会对现实生活中周围的人。
顾名思义,主观有意识的吹是一定程度上了解自己的能力,但由于内心强烈的被认同感而有意的夸大其词,甚至撒谎。这类吹牛多会发生在对陌生人,或者是社交媒体上,因为夸大其词,甚至撒谎被拆穿的几率相对周围熟悉的人来说要小的多。
这也是为什么在社交媒体上的吹牛现象远比现实生活中的频率高。
由于吹牛的目的是为了赢得周围人的钦佩和尊重。什么样的能力,品质,什么样的成就会赢得周围人的钦佩和尊重呢?这就要看吹的人看重什么,吹的人的理解其周围人看重什么。因此,从人吹什么牛,怎么吹,可以看出这个人看重什么,也可以看出这个人对周围人看重什么是如何理解的。当周围大部分人都热衷吹某一方面时,说明这个群体的价值取向。从目前各社交媒体的吹牛来看,钱,地位是很大一部分人认为有能力的表现,而享受,拥有优于大多数人能承担或愿意承担的生活是有品质的表现。这也是为什么各社交媒体上充斥了各式各样直接,间接的吹挣钱的能力甚至不劳而获的能力,隐形,显性的吹地位,那怕是几杆子都接不上的。
另外,由于吹牛是夸大其词的炫耀自己的能力,品质、以及自己所取得的成就和成功,吹牛的夸张程度,吹牛的技巧会直接或间接地影响观众,听众的情绪,从而影响观众,听众的判断,进而影响周围人对吹牛者能力,品质、以及成就的接受或质疑。这也是为什么社交媒体上时常发生打假的现象。
有人说了,在社交媒体上吹牛,让吹牛者感受到愉悦,也是一种情绪价值。这类观点也是见仁见智,因为这种短暂的愉悦很快就会被现实破坏。让现实中的吹牛者对自我的肯定受到怀疑,甚至打击。
当然,由于吹牛的目的是为了赢得周围人的钦佩和尊重,适当的吹牛有时也可以变成一种动力,并以此提高自己的知识和能力,那么吹牛夸大的能力,品质,成就也许会变成事实。
不论是吹牛者,还是观众,理解吹牛现象的动力,从而,可以让我们更理性的看待这一现象,也可以更理性的了解我们自己的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