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小人物

大陸移居香港新移民。老話說“井底之蛙”,在內地我只看到碗口大的天。來到香港,有了比較,才知世界如此精彩。我只說自己想說的話,不代表任何人。我希望中國好,期望中國有大的智慧,處理好國際關係,學會算大賬,不賭一時之快,能成就大事,令海外的中國人感到驕傲。
个人资料
正文

男人一生:最好有“酒色財氣”的經歷

(2024-07-11 05:57:12) 下一个

這些日子,最有樂趣的八卦新聞,莫過於拜登與川普的總統競選辯論賽,以及後面的各種熱議。美國真是開放。總統選舉,也可以成為人們的茶餘飯後,真是不可思議。

有人說拜登在台上,雖然紳士風度,但給人感覺就是明顯的老了,說話語無倫次,沒有主題,站在那裡像傻瓜一樣。我想第一夫人吉爾一定非常著急。也難怪賽後吉爾第一時間站出來,在X平台為丈夫打氣。也許做總統夫人真的很榮耀。怎麼說,吉爾也是70好几的人了。

而川普給人卻是咄咄逼人,思路清晰,言辭犀利,想怎麼說就怎麼說(哪怕大話連篇),至少氣勢上壓住了拜登。兩個老頭,一個81歲,一個78歲,年輕三歲就是大不一樣。


我看川普狀態如此之好,是否跟從小底子打得好,還是娶了年輕太太梅拉尼婭的緣故有關。

看著兩位老頑童的可愛辯論場面,讓我想到男人的“酒、色、財、氣”人生經歷。

退休了閒著沒事,我就八卦一下,聊聊男人的“酒、色、財、氣”是怎麼回事,應該有點意思的。

先說“酒”。

“酒”這個食品,令我想到三樣東西:
一是喝酒人與不喝酒人的樂趣;
二是喝過的好酒;
三是下酒的好食物。

喝酒的人,總說“酒”是好東西。
不說別人,就說說我的老父親,一個喝了一輩子酒的謹小慎微的男人。他老人家如果還活著,今年都有97歲了(他是90歲去世的)。

據我母親說,40年代中期她嫁給父親時,父親就有小酌的習慣。那時家境還不錯,每天再忙,老人家都要小酌兩杯,一碟花生米,幾個小菜,就是自得其樂。

自我六十年代初出生後,跟隨父母生活了差不多二十年。從懵懵懂懂稍微懂點事開始:先是十年文化大革命,中間哥哥姐姐們上山下鄉;從他們回城找工作,參加高考,到十一屆三中全會的中國改革開放;再到八十年代中期父母退休返聘。

這是我家的生活軌跡,也是我的生活記憶。

我記得:80年代中期,我家的日子稍微好過了一點,父親喝得酒也高級了一點,可以買好一點的品牌酒喝。老人家是工作了一輩子,也喝了一輩子酒,雖然吃了不少苦,但喝酒的樂趣,始終是他的源動力,甚至到臨終前幾天,還在戀著一口酒。也是他一生僅有的一點愛好。

我移民香港15年,因為一些屁事脫不開身,難得回家鄉探望父母。每週也只是給父親打打電話,問候問候。老人家有一次曾風趣跟我說:“兒子,老爸哪天不喝酒了,你就要回來看我了”。我知道他說話的深層意思。

喝酒是父親最好的解乏方式。雖然他一生勤儉持家,喝的都是低檔的白酒,但也許就是喝酒的原始動力,激發了他持續的工作,養活了一大家子,也真是不容易。

父親的家庭責任感比我強多了。好在菩薩保佑,他這麼辛苦,卻樂呵呵地笑看人生,好多事情無怨無悔,還活到了耄耋的年紀。

我很不解:
毛澤東的年代,市場物價為何如此低廉,應該沒有什麼利潤的。都是實打實的糧食酒,很少假貨,品質過得去,幾毛錢就能買到一斤。香煙也很便宜。大部分家庭雖然窮得叮當響,但小日子還算勉強過得去。這個國家是怎麼維持一個窮日子運轉的?

我印象較深刻的就是:
很多父母會吵架,但離婚的卻很少。哪個年代,工人和一般幹部出身的父母,不吵架很少,吵架的是多數。多半為錢拌嘴,夫妻兩人,一家五口甚至更多,每個月的工資,到了下半個月就不夠用了。

看來,毛澤東當年搞得“割資本主義尾巴”這套高壓制度,還是厲害,沒人敢造假,可見人家吃準了你們這些人是“吃硬不吃軟”。

後來80年代中期父親退休後,靠一點微薄的退休金,他也天天喝酒。

我記得:
在哪個窮開心的年代,每1-2個月的週末或禮拜天,我的父親都會邀請一些同事以及親朋好友,到家裡吃個飯,喝個酒,拉拉關係,套套近乎。

哪個年代,中國城鎮的普通家庭,都有請客吃飯的習慣,因為外面餐廳很少,在家請客節省很多,也有效果。可見,中國的人情社會自古有之。

我記得:
父親每次請人家吃飯的酒,都是我出去買的。買得比較多的牌子就是當地的李渡高粱,好一點還有山西的汾酒以及竹葉青。母親和姐姐則在廚房裡幫父親打下手,主菜一定是父親親自掌勺,他也不放心人家。我就負責端茶倒水,招呼客人。

我當時,一張小嘴還算乖巧,挺會叫人,客人也是開心,父親總表揚我,說我是他的得力助手,我自然是很得意的。

我記得:
哪個70年代,家庭請客吃飯,孩子們是不能上桌的。每次都是等到客人酒足飯飽離席後,我們才上桌吃飯。而我必定是第一時間衝到飯桌上,先吃上一塊紅燒肉,然後再盛滿一大碗飯,狼吞虎嚥吃起來。

實事求是說,哪個年代的米飯,遠不如今天的東北五常大米和泰國大米好吃。但哪個年代缺吃少穿,飯真是很香的。我常常一邊吃著米飯,一邊偷偷咪幾口父親留下的酒。我喜歡喝酒,可能就是那時學會的。

有些不喝酒的朋友,可能不知道喝酒抽煙的樂趣。他們慶幸自己不喝酒,不抽煙,可以省一筆錢,也不會因為喝酒而誤事,甚至搭上性命。

老實說,酒後撞車,以及開車打瞌睡,都是很要命的事,想很多喜歡玩的男人有恐怖的經歷。

尤其酒後開車,當年我就兩次稀里糊塗撞了別人的車,好在都是市區,車速不快,沒有傷到人家,只是車子撞壞,也是自己的好運。開車打瞌睡也是有驚無險,先後兩次因為打瞌睡險些撞到大貨車。

老話說“事不過三”。我於是發了毒誓:以後再也不再酒後開車,或開車打瞌睡了。

喝酒貪杯,好像是喝酒人的共性。所以,我非常佩服我的父親喝酒從來不貪杯。在我有記憶以來,父親喝酒都非常謹慎,喝到差不多就不喝了,好像從來沒有醉過,實在是酒男中的孤品。我是沒有繼承到他一絲絲謹慎喝酒的衣缽。

想想,過去的年代,不喝酒是為了省錢;今天的人,不喝酒是因為健康。時代變了,社會更加進步。實事求是說,不喝烈性酒,的確有利於健康,少去很多醫院,喉嚨再也不會燒到冒煙,夜裡起來找水喝。更不會有“三高”的顧慮和後怕。

比較開心的是,我自從戒酒之後,購買了喝酒之外的一些快樂產品,比如旅遊、保健、教育、醫療和養生。這是我戒酒後才有的樂趣。

我始終認為,喝酒的人與不喝酒的人,對樂趣的理解是不一樣的,沒有好與壞,更沒有標準答案。是見仁見智的。
說到喝過的好酒,我也很想回憶下從前的事情:

自我18歲有權喝酒以來,我叫得上的牌子,大概是:70年代的江西李渡高粱白酒;80年代的山西汾酒;90年代的陝西西鳳酒;95年和千禧年,我才第一次喝上五糧液和茅台酒。

至於國外的洋酒(比如白蘭地、威士忌和葡萄酒)如何,我也是到了廣東打工,和外商吃飯才嘗試了軒尼詩和藍帶之類的洋酒,不是很適應,進口辣辣的感覺,每次都喝到不舒服。老實說,我對洋酒沒有一點興趣。

後來,有人送我一些洋酒,讓我學下喝洋酒。他們跟我說,葡萄酒有年份和產地之說,選購要懂一些紅酒知識;威士忌全麥和酒精勾兌完全不同,價錢也是千差萬別。沒想到,“天下烏鴉一般黑”。做酒的老闆們都是差不多的。

老實說,中國的白酒,還是人類的一大享受。當然,要買到真正的中國好酒,也是不容易,需要火眼金星,通過正宗渠道可溯源才能買到,否則花了大價錢,不一定買到真酒。並非貴的就是好酒。

我記得:
20多年前,我曾經喝過兩隻52度的百年“珍酒”。味道真的不錯,淳厚綿長,口感極佳,給我印象極好。價錢也不貴,500ml的容量,千禧年也就300元多人民幣一隻。算是我的福氣。後面再去買就看不到這款酒了。

可以說,這兩隻酒,是我三十多年的喝酒歷史,最難忘的一次白酒體驗。比我喝過的五糧液和茅台好酒都要強很多(即便30年或50年的茅台也不過如此)。口感真的非常對我路子。

我不知道洋酒是如何炮製出來的。我曾經在一個深圳的朋友家裡,喝過一隻路易十三,說是白蘭地的極品,價格是藍帶的6-7倍,人家盛情款待我們夫妻,做私房菜給我們吃,應該是很有面子的。

面子歸面子。但路易十三干邑口感真的不怎麼樣,與它的價錢相比,感覺有點名不副實。口感只比藍帶醇厚一些,並沒有什麼特別之處。

也許中國的其他50年甚至100年的白酒,比如1573,以及五浪液50年窖藏,都是人們吹出來的名氣。估計全世界的酒莊品牌營銷都差不多。比如拉菲葡萄酒,茅台30-50年珍藏,價錢如此之貴,也是名氣大過實際品質。

中國有句古話“一方水土養一方人”。我是很認可這句話的真諦的。

有一年冬天,我和廣東幾家大企業的老闆一行五人,到俄羅斯遠東地區的一家企業考察OEM代工業務。當地對口企業的老闆很熱情招呼我們:待了一周,喝了一周酒。伏特加酒,風乾的特大馬哈魚,以及頂級的魚子醬。
可能因為冬天的原因,感覺當地的伏特加酒特別好喝,我是喝了不少。

這個完全酒精勾兌的酒,在俄羅斯就是俄羅斯人冬天的絕配,我看當地的男女們都喝這個酒。
聽當地人說,俄羅斯冬天的早晨,如果你看到有人因為喝多了,凍死在馬路上,不要感到意外,這在俄羅斯太正常不過了。
我很奇怪:
為何好喝的伏特加酒,風乾的大馬哈魚,以及頂級的魚子醬,到了中國就變味了。什麼原因,我也不知道。
我只能用“一方水土養一方人”來解釋。
也許廣州的氣候,長途的販運,或是其他說不清的因素。總之,中國人應該喝中國酒。好東西一定是原產地的好。

我還記得:
有一年夏天,我們在越南西貢(胡志明市)的一間韓國料理店吃飯,喝了好多冰鎮的韓國真露酒,度數不高,當時真的覺得很好喝。

後來在廣州和深圳的韓國料理店,也喝了一回,同樣的酒,同樣的烤肉,就再也找不回在越南喝的感覺了。
我在想,這是否與當年乾隆下江南,在農家喝過的翡翠白玉湯而念念不忘,回京後再喝時,就再也找不回當年在農家的味道,可是一樣的感受?

我聽說這個乾隆日思夜想的白玉翡翠湯,就是簡單的芋頭和薺菜一鍋煮的東西,是普通老百姓平日常吃的食物。也許這就是男人的一種“缺憾”的幸福回憶。

喝酒的人,自然離不開食物。
有些人喝酒比較另類。他們對酒的品質要求高,對食物卻“無所謂”。我就和這種人喝過一次酒。

他們說“無所謂”,其實是有所謂的。這是一群難伺候的大爺和祖宗。過往生活中還真的不少這類的人。

可不要小看油炸花生米,潮式豬頭肉,以及韭菜豬肉水餃,白方的新鮮大蔥,和正宗的禆縣豆瓣醬等,可要花不少心思。我看私房菜館的老闆絲毫不敢怠慢。

好在大多數的飯局,還是政商勾兌或是在商言商的人:場所高檔,出品優良,酒喝好,孫子裝好就很好了。

在中國,絕大多數人好面子,總希望人家把他當回事。國際交往也是如此。

想想,內地市場這麼大,吃喝風氣這麼厲害,像是剛性需求。現在反腐倡廉能基本剎住吃喝風,也是大本事。
我聽說恆大地產老闆許家印,當年吃飯就特別講究:一頓飯吃個10萬,20萬是小意思。酒必定是最頂級的高檔酒。據說一個蟲草燉金錢龜湯,就要2000元一盅。都是酒桌上的面子。

說點八卦:

我聽說廣州的一個政府機關,為了拉到許老闆的活動贊助費,一個體制內的女人竟然豁出去:一口氣喝了10杯白酒,便拿到100萬元的贊助費。一杯酒換來10萬塊,真是了得。

當然,羊毛出在羊身上。政商生意總在推杯換盞中談成。也許中國男人就喜歡這種輕鬆的吃飯喝酒談生意的方式。這是中國的文化,跟道德沒有半毛錢關係。

再說“色”。

我理解,男人的“色”,應該分為三個層次:
一是婚姻女人;二是紅顏知己;三是肉體朋友。

首先,說說婚姻女人。
還說川普和拜登。


川普是地產商出身,經商做老闆的人,對婚姻一定是比較隨意的,結婚找女人都講感覺。現實社會,很多商人與原配女人不能從一而終,也是再正常不過。或是禁不起外面的誘惑;或是從奴隸到將軍,有錢就變壞;或是其他什麼擺不上檯面的原因。

做老闆的男人,如果身體好,愛折騰,有想法,老實說,很難與原配走到最後的。我認識的老闆,至少一半以上都換了女人,有了自己的新的孩子。到底好還是不好,也是見仁見智。

我覺得,這種事情自己認為好就是好。


我有一個要好的廣東老闆,因為事業,把老婆和女兒全部弄到國外,自己一個人在國內打拼。結果因緣際會,扛不住一個喝過洋墨水的從日本回來的漂亮少婦的攻勢,硬是活生生地和原配離了婚,隨即就和這個女人辦了婚姻登記手續。兩人還搞了一對雙胞胎兒子出來。圈子裡的人開玩笑說,“這下財產終於有人繼承了”。

“色”字頭上一把刀,對男人而言,一點不假的。也許這是男人的軟肋。

我看川普的婚姻公開資料:
說他一生結過三次婚,三個女人都為他生養了孩子,也是他的本事。到最後他娶了自己最滿意的,來自東歐的模特女人梅拉尼婭為妻,氣質的確不同凡響,雖然惹來一片噓聲,川普似乎毫不在乎,照樣我行我素。

作為男人,我不得不說,川普的確是男人中比較“色”,風流倜儻,有本事“色”的傑出代表。不然,年輕的梅拉尼婭怎麼可能嫁給他。

也許經商的生意人,才有這種隨意和自由,別人似乎也管不著。我猜測,川普一定是有錢人家的紈绔子弟。從小身體底子好,受過良好教育,思想解放,行為大膽,敢作敢為,玩世不恭的富二代。全世界的富二代,人生軌跡多半都是差不多的。

而政客出身的拜登就完全不同。
拜登的人生中規中矩,婚姻也是傳統的不能再傳統。我看資料,拜登一生只結過兩次婚。第二次婚姻,還是因為一起交通事故,前妻及女兒意外身亡,才結了第二次婚。最終娶了個年齡相當,做教師出身的知識女人吉爾做了太太,算是非常循規蹈矩的。

客觀說,拜登作為大男人,不但沒有大男人的最基本的“色”,不要說和當年的肯尼迪以及克林頓比,即便與花花公子般生活的川普也沒得比。說拜登的命苦,我看很多人都會認同的。

我相信拜登是一個很有責任感的男人;一個很講道德規矩的男人,一個100%的傳統意義的好男人。這也就是美國上流社會的權貴普遍認可的原因,有些共同的生活價值觀的原因吧。

我看拜登的人脈圈子,有不少重量級的朋友,包括舒默,佩洛西等國會大佬,以及下野的老總統克林頓、奧巴馬和小布什,便知拜登是個中規中矩的好男人。過往有人詬病拜登喜歡親吻少女的額頭,說他老不正經,我覺得這是大題小做了。

第二,是男人的紅顏知己。
我相信很多有想法,有本事的男人都有。
大家最為熟悉的慈禧太后,當年長得並非好看,卻被咸豐看中,想來慈禧一定有過人的智慧。她應該很懂男人的心思,尤其知道咸豐內心的想法。

撇開慈禧被咸豐寵幸不說,更多的時候,慈禧太后應該是咸豐皇帝的紅顏知己。據說慈禧後來做了垂簾聽政,有一年給咸豐掃墓,在咸豐墓前哭得死去活來。

看來,紅顏知己首先是男人的精神伴侶,與男人是真的柏拉圖。

這點是毫無疑問的。一如今天的小三,小四,我相信,首先是男人的紅顏知己,而後小三有能耐,才有可能發展到肉體關係,也是人家的本事。

據說鳳凰衛視當年有個很風光的節目主持人,利用採訪,就泡上了一個科技大佬,活生生的演繹了一把“偏房轉正宮”的大戲。自然,也有很多紅顏知己,沒有這樣的好運,很多女人可能永遠停留在精神層面的柏拉圖,也是大有人在。

大家都知道,有一個與張學良生活了一輩子的趙四小姐。其實,趙四小姐首先是張學良的紅顏知己。我相信,趙四小姐應該很懂張學良。能和張學良生活一輩子,也是不容易。這是人家趙四小姐的本事。

紅顏知己最大的能耐,可能就是能讀懂男人,尤其是聰明絕頂的男人。

我聽說今天的男人也有這種本事,有人稱之為女人的藍顏知己。能讀懂已婚女人心思的男人,或許更加厲害。

第三,是男人的肉體女人。
前兩年,我在新聞裡,看到有媒體爆料:
說比爾蓋茨和美國聯邦最高法院首席大法官羅伯茨等一幫頂級大佬,在皮條客的導遊下,去了美國的神秘小島度假旅行。一行都是單身大男人,沒人帶太太,都是未成年的靚麗少女招呼,想都知道是怎麼回事,怎麼玩法。


我100%相信有這樣的事情。頂級大佬也是人。

說到男人與女人的肉體關係,我再說一件親歷的事情:20年前,我到俄羅斯遠東地區考察,住在喜來登酒店,在前台看到一群清一色的日本、韓國的男人旅行團入住酒店,年齡都在50-70歲之間。

有意思的是:
大堂邊上站著至少50-100個當地的俄羅斯小女孩,就像澳門的桑拿一樣,接受客人的挑選。

我當時還挺好奇:問導遊這是怎麼回事。
導遊告訴我:這是酒店每年冬天,固定接待來自韓國和日本的炮友旅行團。這種特殊旅遊已經搞了10幾年了。生意好得不得了。

後來我才聽大堂經理說,從日本或韓國飛到哈巴羅夫斯克,比去台灣和泰國便宜很多。而且,遠東地區的女孩子,只要50美金一晚就夠了。比台灣和泰國便宜多了。

早餐的時候,我看到,女孩和客人一起享用豐盛的早餐,然後才高興的離去。客人滿意,酒店歡喜,當地的居民也叫好。

看來,今日物慾橫流的世界,男人因為生理需要,有時違反婚姻倫理購買了女人肉體,也是全世界男人的共同軟肋。這跟道德以及文明程度沒有半毛錢關係。
倒是現實生活中,一些吃霸王餐的男人,令人不齒,顯然是不地道的,缺德的。

其實,男人的這些動物性屁事,有些女人也好這一口。

前幾年,我的體制內的朋友,就跟我說:有人為了項目得到批文,竟然找到非洲的牛郎,為有實權的中年女人提供按摩服務。最後,牛郎憑藉渾身的解數,多次勾引中年女人,最終與女人發生了肉體關係,而成功拿下了項目。

聽說這個中年女人後來也離婚了。原因我想與當年的牛郎有很大關係。因為女人與男人真的不一樣:女人因情而性;男人因性而性。也許中年女人動了真感情。

所以,男女之間,都有人性的弱點,而肉體關係可能是男人最最軟弱的地方。一試一個中。所以,全世界各國,無論意識形態不同,還是社會模式旋異,單純意義上的購買肉體關係,是各國男人不可或缺的生活方式。不管你承認也好,還是不承認也罷。

據說在澳門,拉斯維加斯,迪拜,以及摩洛哥的賭場,都有妓院為賭場提供配套。無論客人輸贏,妓女的肉體服務都是一種標配,就像餐前小菜一樣。可見,人類享受肉體服務是一種自然屬性。這並非“襯衣”主義。

過去中國有一句老話“寧在花下死,做鬼也風流”。很好地詮釋了有男人,為了得到滿意的肉體關係,寧可把命搭上也無怨無悔的動物舉動。

再說一件很有趣的事:
20多年前,我在廣州日報看到一則社會新聞,說有個體制內的小官員,好喜歡去東莞桑拿,結果喜歡上了一個技師小姐,一來二去,最後竟然和自己的原配離婚,娶了這個風塵女子,在社會上產生極大的反響。

好多次,這個男人被朋友說他是愚蠢至極。說“炒股炒成了股東”。在我看來,這根本算不了什麼。


這個人並不是第一個吃螃蟹的人。民國時期的潘玉良風俗案,大文人郁達夫二娶名媛陸小曼,不都是男人貪戀女人的肉體,最後被人詬病的經典案例。

此事在“克己復禮”的中國社會,一點不稀奇。


如果要我說出原因,其實再簡單不過:

首先,是男人的先天的動物性在作祟;其次,技師小姐一定有獨特的本事,讓男人欲罷不能,也是大有可能。

客觀說,對大部分出來放鬆的男人,有本事讓男人得到契合和滿足感的女人是不多的。尤其對李白式品質的男人,也是可遇不可求。

可見,在全世界,“性”可能都是人類不可或缺的剛性商品。

有人說,古代社會,好像性亂的事情很少。其實,也是表面現象。有些人因為懾於法律以及道德的因素,駕馭的比較好;有些人就無法坐懷不亂。駕馭得好的自然是少數,不是老實巴交,沒有本事,就是婚姻女人管得很死。但性是人的基本需求,尤其對健康的男人,這是100%的。

我聽有些神人說,某些有權、有勢、有錢的大人物,因為壓力大到沒有女人肉體的安撫,就無法消停的人,也是大有人在。我100%相信有這種事情。因為大人物首先是身體健康的男人。

這並非道德的問題,而是身心健康的問題,所謂“欲火中燒”。就這麼簡單。有時候,聽到某某高官搞了某個女人,搞到滿城風雨,我100%相信是真的。

有人說,早年的古代社會,男人好像都是正人君子,少有男盜女娼的事情。其實也是表面的。

有些人可能因為倫理道德的約束,以及利益的諸多考慮,不敢隨意造次。但內心100%有想法的。只是“有賊心,沒賊膽”罷了。

更誇張的是,我以前曾經聽說法國女人在丈夫出差時,會在男人的行李箱裡放入一盒避孕套,我覺得簡直不可理喻。後來看了歐洲人寫的書,我才知道,西方男女之間首先是尊重,然後才是感情。尊重可以提升感情。這種難懂的事情,或只有文明的歐洲人可以做到。和華人社會的男女價值觀,可謂格格不入,天壤之別。

老實說,我們的華人社會,由於傳統文化的影響,對於“性”似乎有點忌諱莫深。我們且不說日理萬機的皇帝,忙到要死也不忘三宮六院,就說瀟灑的大詩人李白,大文人屈原,理學家朱熹、王陽明,以及帶兵打仗的吳三桂將軍,近代的名人魯迅,郭沫若,郁達夫,吳作人,他們對於女人的感情,都是從肉體關係一步一步開始的。

今天開放的社會,之所以有這麼多的小三,小四;二奶,三奶冒出來。對絕大多數男人來說,更多的是滿足生理需要以及體現征服感而已。女人也許不這樣認為。


孔子說過“食色,性也”。對於男女之事,我想,他是說到位了。

說到男女肉體關係,我再講一個我親身經歷的事情:


我有一個開廠的大老闆朋友,什麼都好,唯一不好就是喜歡睡人家的女人(標準叫法為“人妻”)。好多人妻被他睡了以後,搞到人家分開的分開,離婚的離婚,家不像家,一切都散了。

有一次我和他打高爾夫,我問他何以對有夫之婦如此興趣盎然?他說沒有辦法,人家願意,喜歡他(我想更多是看上他的資源),也不找他麻煩,他是無法抗拒的。

幾十年如一日。他都是這樣快樂的生活著。企業做得非常大,自己也是苦中作樂,每天滿面紅光,神采奕奕,瀟灑走一回。

有人建議他從政,但他深諳中國從政不容易。他很知趣跟我們說:“他愛好人妻的惡習,是不能從政的”。說得倒也是。

我聽說一個市委書記,常年和太太分居,被身邊的人安排過好多次與美女熱絡的機會,但市委書記正處上升期,好多人都盯著他。他只能選擇控制生理慾望,牢牢抓住仕途的這一頭了。這是我聽圈子裡的人說的。

人生一輩子,各有各的活法,沒有必要活得那麼累。我認識的這個老闆他不好賭,唯獨好人妻這一口,跟曹操一樣,就貪戀與人妻的肉體關係,過把癮就好。

我聽這個老闆的秘書說,他現在的太太盯他很緊,都沒有辦法阻止他舊病復發,說他早晚會死在人妻上面。

不瞞你說,中國的老闆還真有這種人。很清楚自己的優勢和短板,努力經營著自己的一畝三分地,戰戰兢兢,如履薄冰,只要每年有錢賺,可以到處走走,自由自在,他們就很知足愜意。比從政的人的確要瀟灑很多。

所以,我看到一些官員國企老闆,利用權力搞女人,權色交易,一點不感到意外。因為他們的打拼方式,一是為了錢,二是為了面子,而女人是最好的門面。女人不過是他們的點綴和舒緩壓力的工具罷了。看看被槍斃的華融資產的賴小民。我相信他是很能幹的。

所以,太太長得漂亮,把她藏起來,養起來,滿足她的一切虛榮心,是非常精明的做法。我看香港很多的大老闆,為了確保自己的漂亮太太,不至於玩出意外,24小時都由保鏢跟著,每年都送別墅,送金錢,無疑精明而明智不會因小失大的做法。

所以,有些中產男人沒有本事滿足到女人的需求,被太太戴了綠帽,是好正常的事情。說到底都是錢惹得禍。


娛樂大亨楊受成說“女人絕大多數是愛慕虛榮的理性動物”,是很真切的。楊老闆的眼睛的確很毒。我就不知鐘鎮濤的前妻章小蕙現在活得如何,估計很多大老闆知道怎麼回事。

過去有句老話“人為財死,鳥為食亡”。這個“財”,我想應該是成功男人的基本標籤。

“財”的標的,的確是男人一生為之奮斗的具象目標。
今天的社會,我對“財”的理解,也有三層意思:

一是“財”是數字的遊戲。
無論你有1000萬存款;還是一個億;還是十個億,其實,都是一個數字。在中國,有1000萬現金存款的人,和普通老百姓走在大街上,尤其是在公共場合都看得出來。有1000萬以上存款的有錢人,始終洋溢著自豪的神情,說話也很霸氣。

所以,胡潤在中國搞了20多年的財富排行榜,應該賺了不少錢。每年搞一次,首富浮出水面,大家有個念想和目標,努力的人或更多了。賺錢多少成為絕大多數中國人衡量成功的標誌。

我感覺,中國的老闆,是很在乎財富的排行榜和首富的概念的。在他們眼裡,一年到頭,賺了多少錢(或虧了多少),資產是否遞增(還是萎縮),是他們生活中最最重要的東西。其他都不重要。或者說是次要的。

有人說,中國的貪官污吏多。其實,在一個專制制度下的國家,貪官和老闆都一樣的。貪官們在乎桌子下的興奮;老闆們看中檯面上的狂歡。都是一個錢字。有和沒有,多和少,當然不一樣。什麼叫“財大氣粗”,這不就是。

二是“財”是權力的象征。
過去有人說“權力是春藥”。我覺得有點誇張。後來,自己體會了一些事情,尤其看到毛澤東對權力和女人的權威詮釋後,我才恍然大悟,權力這個東西真的厲害,比擁有女人還要厲害。是男人一生苦苦追尋的稀缺資源。

毛澤東說:“女人的樂趣,就前面的那麼幾下子,還是權力更長久,更值得慢慢玩”。聽說林彪生前也很迷戀財富和權力,說做夢都想著“權力”二字。共產黨大佬王震也說過:有權就有一切。“權大更氣粗”。

在他們心目中,財富=權力,權力=財富,是沒有兩樣的。好佩服這些大人物對財富和權力的理解。

所以,我終於搞明白,中國的私人老闆,為何如此熱衷賺錢,賺足最後一個銅板。因為賺到錢,便可以購買到權力;購買到權力,便更加有錢。一切都是良性循環成正比的。
為了錢,值得犧牲,值得吃苦,值得做孫子,因為賺錢的動力實在太大了。

三是“財”是人生的全部意義。
好多事情,尤其在專制制度國家,權力就是任性,權力就是成功,權力就是人生的意義。

看看身邊發生的一些事情,無論求學,創業,拍拖,婚姻,還是健康與死亡,無不體現財字的財富價值。

我20年前,一次洗車的時候,認識一個開平治車的私企湖南老闆。後來洗車熟了,大家吃過兩次飯,也才知道他沒有讀過書,但因為膽子大,敢搏猛,開了工廠,給人家搞配套。賺到了一些錢。

他跟我說,每年都要開平治車回湖南鄉下,看望雙親以及小時候一起長大的發小。為得是炫耀廣東打拼賺錢的本事。我問他:你從廣州到岳陽,自己開車,1000多公里,不累嗎?

他跟我說,怎麼可能不累。但每次看到村長請他喝酒,做上賓;給他到處找女孩子開心;還有他給村裡人打紅包人家的讚美,什麼累也沒有了。他說村裡的大學生個個窮得叮噹響,遠不如他這個小學生,讀書有什麼用。

他跟我說,人生可以不讀書,但必須賺到錢。賺到錢才是硬道理。這位老兄還沾沾自喜跟我說,他買了很多他們家鄉土制的壯陽藥丸,派給政商關係戶,都不夠送,說效果好得不得了。究竟裡面的成分是什麼,已經沒有人問他。可見在中國混,建立信任關係,是非常重要的。據說這個老闆至今都是春風得意,活得還挺滋潤。

我在想,過往中國的粗放的營商環境,催生出來的應該就是這樣一些老闆。真的財大氣粗,眼裡只崇拜錢,錢可以搞定一切。我聽說許家印,劉強東,黃光裕等私企老闆,當年衣錦還鄉,榮耀故里,都是這個做派。這可能就是我們中國人的傳統文化。想這些私企老闆都差不多。

最後說說“氣”這個東西。

我理解,“氣”對於不同年齡段的男人有不一樣的。
二十到三十歲的男人,有句話叫“初生牛犢不怕虎”。

我理解“氣”是嘗試,感受,勇敢。


只要不犯法,不殺人放火,不要坐牢,你想怎麼闖就怎麼闖。因為身體好,年紀輕,有太多的衝動可以宣洩和爆發。沒有任何問題。

三十到四十歲的男人,小有成就。
“氣”是:賺錢,運氣和勤快。
這個年齡段,男人應該有所進取,選準一個項目,然後,有計劃,有資金,有人脈,有後路,一心一意去行動並達成目標。

這個年齡段的男人,有了一些人生沉澱,有了一點經驗和教訓,就跟著大老闆做成自己的事情,比如金錢的積累,太太的虛榮心,以及子女的教育。盡其人生最好的時候,好好成事,好好享受人生。只要不怕跌倒,能獨立爬得起來就行。

這個年齡段,如果自己的運氣,是男人成功的最要因素。

比如:找到一個好太太;跟到一個好老闆;有一個在後面持續呵護自己的好父母;有一個好的行動力和堅韌不拔意志力;當然,還有一個全民經商的大環境。都是運氣好的具體表現。

有了這幾條打底,後面的事都是水到渠成,不成功都難。

四十到五十歲的男人,人生鼎沸。
“氣”便是:城府、做人和內荏。

這個年齡段,男人照樣跟著大勢走,該怎麼玩還是怎麼玩,只是凡事給自己設個底線,牢牢把握做事做人的尺度,不要跌倒爬不起來就行了。

四十到五十歲的時候,一定要去折騰,因為這個時候,折騰的成功率高,風險低。比如賺錢機會;職業選擇;事業發展;人際關係;吃喝玩樂。勝算的機會都比較大的。
這個年齡段,要說自己有什麼遠大的理想以及抱負,那是扯淡。

一切都是實用主義哲學。就像西瓜皮一樣,滑倒哪裡,就在哪裡發展,我看身邊很多人,都是這樣的玩法。

我1992年,因為在紡織工業部的無錫幹部管理學院,進修了兩年的外貿專業,94年回來後,因為工作的事情不太順,心思就琢磨著到廣東發展,找機會。

當年正好趕上鄧小平南巡講話之後,全國開始的新一輪改革開放大潮,就停薪留職跑到廣東來發展了。

我算是後知後覺的。我聽說80年代中期,很多人就“孔雀東南飛”跑到廣東海南淘金。我是算不上孔雀,只是一直小鳥,但“人挪活樹挪死”的老話還是千真萬確的,義無反顧跑到廣東還是來對了。所以,年輕的時候要折騰,這是對的。只有折騰才有機會,折騰改變命運。

五十到六十歲的男人,老話說“五十知天命”。
“氣”,應該就是:淡泊、放下和氣數。

如今,我自己過了60歲,就是如何一心把“氣”轉化為淡泊,放下和氣數就很好了。

但凡事“說起容易做起來難”。
“淡泊”真是一種態度。

我看辭海裡解釋“淡泊”的反義詞是濃厚。
濃厚可能是年輕時候做事的源動力。
很多事情都是基於好奇的“濃厚”的興趣,才會做這樣,搞哪樣,一樣不成,再去嘗試另外一樣。對事物的好奇和濃厚興趣,是男人喜歡折騰的源動力。

如今,自己退休了,原來的濃厚要變為淡泊,其實不容易的。要培養淡泊的態度,真的需要一段時間的適應。

我還算可以,退休後的這些年,基本上把原來的好奇和濃厚淡泊下來了。態度勉勉強強是有了。

我為什麼還比較自信:
因為我在香港的公園運動時,看到:不少老頭老太,一邊做著肢體動作,一邊談論著各種濃厚話題:
比如美國怎麼回事,中國如何厲害;拜登怎麼了,川普是否要回來;兒女求學、工作和生活上的糟心事;哪些有錢人都在幹嘛;當今什麼生意來錢;哪裡可以拿到免費的食物和政府的好處。但我似乎沒有心情和人八卦這些東西。

想想,已經退休了人士,如果還有這些濃厚的打探興趣,是無法淡泊下來的。

“放下”其實不容易的。


放下——曾經的美好回憶。
老話說“好漢不提當年勇”,既然是忠告,相信很多人不容易做到;因為太多退休的人,喜歡嘮嘮叨叨回憶往事。無論精彩,還是懊喪,所謂“懷舊”。這可能是一個自然規律。

放下——有血緣關係的子女。
慈禧說“可憐天下父母心”。中國人的父母,基於傳統文化,怎麼可能放得下有血緣關係的子女。你可以不求子女的回報,但很難做到完全不關心自己的子女,至少給他們精神上的關愛。

放下——曾經的心水女人。
過去中國老話說“少年夫妻老來伴”,“千年修得共枕眠”,曾經的太太,因為共同生養了子女,便是此生難以割捨的紐帶。因為共同的子女,令分開的男女永遠難於放下的。

“氣數“對我們退休人士來說,我理解有三個意思:
一是吃健康、環保的食物。健康是指飲食要講究科學;環保則是食材盡可能新鮮無毒。
二是自由自在生活。退休了不要有壓力,有的話,也要逃脫壓力。
三是做自己可以堅持的快樂運動。再好的運動是可以堅持的運動,快樂的運動,沒有負擔和壓力的運動。

一句話:男人的“酒色財氣”,還是一個重要的男人生活經歷。如果有機會可以做得更好,超越“酒色財氣”,為人類做更大的貢獻,那自然更好,更偉大,更高尚。

遺憾地是,世上絕大多數的男人都是芸芸眾生,一如我這樣的人,嘗試過“酒色財氣”,還算不錯的人生,有和沒有,是完全不一樣的。






























 

[ 打印 ]
阅读 ()评论 (7)
评论
abcdaren 回复 悄悄话 什么是真男儿?不同人有不同标准:有人如毛先生,横扫酒色财气,为登基杀个千万、饿死也千万,敢说‘不怕六亿人死掉一半’,睥睨秦皇汉武,唐宗宋祖,真英雄也欤?
今人有云:男儿何不带吴钩,收取海参库页州!
今上又闻曾引用:‘位卑未敢忘忧国,事定犹须待阖棺。。。。出师一表通今古,夜半挑灯更细看。’不知是真是假。。。
顿河边的哥萨克也会说:毛子未灭家何在?基辅瓦砾战未平。男儿自当抗胡虏,锦绣山河岂可丢?!
houston99 回复 悄悄话 太长了没看完,只是看到"大文人郁達夫二娶名媛陸小曼",什么时候这两人连到婚姻了?洋洋洒洒是不是就会不谨慎了?
abcdaren 回复 悄悄话 在毛时代,如博主所描述的,确实共同贫穷,一件的确凉衬衫都要1/4 工资买了当宝。一辆自行车要几个月不吃不喝才行,一家每月三两油的定量,使省委书记陈锡联得来个光荣伟大的外号叫‘陈三两’。。。饿死几千万农民。。。
在所谓‘少数人先富起来的,自吹自擂成风的,当然也是光荣伟大的,“新时代”:先富起来的女士们、先生们、老板们、贪官们的处境,如博主所赞叹的:是没享受到‘酒色财气’就不是男儿!非把金钱的魔力在各种场合发挥到极致不可!
什么‘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见鬼去吧!老子有钱有权就是大爷!你管我怎么来的?什么?为人民服务?。。。穷人们,到现在你们还不知道?是骗你们的!哈哈哈哈。。。
油翁 回复 悄悄话 對「色」不同,還真是眼界不同啊!Billzhou的文章幽默風趣,讓人忍俊不禁。無論男人喝酒「色」如何,每個人有自己的生活方式,沒有對錯。
deniro1 回复 悄悄话 写的很好
abcdaren 回复 悄悄话 你和毛泽东的思想一样!他也曾高论过‘酒、色、财、气’,没搞全这几样,不算男人!
可惜,他没有注意到阁下这位精神知己而已...
朱头山 回复 悄悄话 总结得很好,收藏了!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