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秋岁(1)·水边沙外》
秦观
水边沙(2)外。城郭春寒退。花影乱,莺声碎(3)。飘零疏酒盏(4),离别宽衣带(5)。人不见,碧云暮合空相对。
忆昔西池会(6)。鹓鹭(7)同飞盖(8)。携手处,今谁在。日边(9)清梦断,镜里朱颜改。春去也,飞红(10)万点愁如海。
1. 千秋岁:词牌名。又名“千秋节”。双调,七十一字,前后段各八句,五仄韵。
2. 沙:沙洲。
3. 碎:形容莺声细碎。
4. 疏酒盏:多时不饮酒。
5. 宽衣带:形容人变瘦。
6. 西池会:指秦观于元祐间居京时,与诸同僚的金明池游会。
7. 鹓(yuan1)鹭:形容朝官的行列如鹓鸟和鹭鸟排列整齐有序。
8. 飞盖:驱车,此处代指高官乘坐的有棚的马车。
9. 日边:喻京帝王左右。典故出自《世说新语·》中幼年晋明帝对“汝意谓长安何如口远?”的回答。
10.飞红:落花。
秦观(1049-1100年),字太虚,改字少游,号邗沟居士、淮海先生,扬州高邮(今江苏高邮)人,北宋著名词人、诗人、文学家。秦观生长在一个下层读书人之家,父亲曾到汴京游太学,秦观从小跟随私塾老师受到良好的启蒙教育。秦观元丰八年(1085年)登进士第,先后任定海(今浙江宁波)主簿,蔡州(今河南汝南)教授。后入京任太学博士,供职秘书省,授左宣德郎。公元1091年前后秦观与黄庭坚、张耒、晁补之都在史馆任职,受到苏轼指导,时人并称“苏门四学士”。秦观仕途坎坷,45岁起因新旧党争而遭谪放,历贬杭州(今浙江杭州)、处州(今浙江丽水)、郴州(今湖南郴州)、横州(今广西横州)、雷州(今广东雷州)。51岁卒于北归途中。
秦观书、文、诗、词兼长,尤以词作确立了他在中国文学史上的地位。秦观词是婉约词的典型代表。他吸收五代小令的韵味与柳永长调铺叙的风格,加入自己深情、婉柔、含蓄、凄美的艺术特色,形成了词史上独树一帜的抒情范式,对后代词人产生了深刻的影响。秦观的散文风格多样,其策论文尤为出色。秦观的诗感情深厚,意境悠远,也是自成一家。秦观的书法兼具备东晋和颜体风格,刚柔并济,也是一流水准。
秦观存诗430余首,词110余首,辞赋10篇,散文250余篇。 著作有《淮海词》三卷,《淮海集》40卷、《劝善录》、《逆旅集》等。
诗词作品影响力总体评分: 6.
宋雨:清代诗词学家冯煦说秦观是“古之伤心人”。秦观之所以那么“伤心”,他“伤心”的经历只是一个方面。我认为主要在于他忧郁伤感的个性。他虽然外表上是个满面胡须的汉子,但感情细腻,遇到不顺的事情心结难解,缺乏乐观旷达。他在这一点上与他的老师苏轼呈鲜明的对照。
唐风:当然,秦观的“伤心”的确也是有现实原因的。他早年科考不顺,考了三次才中进士,然后在蔡州(今河南汝州)做个低职的学官。元祐初年,朝中旧党重新被重用。可惜因为秦观当时患病,耽误了机会。直到元祐五年(1090年)秦观终于京城做官,做秘书省正字,两年后迁国史院编修,授左宣德郎。官虽不大,但用其特长,这段时间里他心情愉快。
宋雨:遗憾的是这样的日子只持续了4年。绍圣元年(1094年),哲宗亲政,新党重新得势,开始打击包括苏轼和苏轼门人在内的旧党。秦观随即被贬为杭州通判,尚未到任,再贬监处州(今浙江丽水)酒税。此后他几乎是每年一贬,一直贬到南陲雷州(今广东雷州)。虽然当年宋太祖制定了不杀士大夫的国策,但这样的政治迫害已经接近于把政敌斩尽杀绝了。
唐风:如果是一时的失言或得罪人被贬,过一段时间后遇赦是可能的,这种例子很多,比如韩愈因“佛骨”事件惹怒唐宪宗几乎被杀,被贬潮州。但他两年不到就被赦免回朝了。可是这次不同,宋哲宗很年轻,他转向新党、清算元佑党人是全面而坚决的。因此秦观已经看不到希望了。这首《千秋岁·水边沙外》作于绍圣二年(1095年),从中我们可以体会到他深深的伤感和绝望。
宋雨:这首词的上片,以淡淡的笔触由景入手。首句“水边沙外,城郭春寒退”点明地点和时令。当时已是仲春至暮春的时候,浅水边,沙洲外,城中早春的寒气早已不见。
唐风:接下来 “花影乱,莺声碎”二句,细写春景,有很典型的少游词的特点。“乱”和“碎”二字生动而精准。以“乱”字形容花的纷繁,以“碎”字表示莺声的细碎而热烈。即使是这样的三字短句,也工整对仗。
宋雨:“飘零疏酒盏,离别宽衣带” — 词人从描写景物转向自身,语气陡然转悲。宦海沉浮,身不由己。在漂流之中,远离了当年的好友,也少有愉快的心情,所以就不再喝酒了。从“宽衣带”我们或能联想到柳永的“衣带渐宽终不悔”,但此时的消瘦应不是因为爱情的苦恼。而此处的“离别”也并非与爱人而是与志同道合的朋友分别。我个人的理解是,与柳词的寓意不同,此处“离别”并非“宽衣带”的原因。两者都是宦海沉浮的结果。
唐风:上片歇拍“人不见,碧云暮合空相对”两句,凄美含蓄,令人动容。惺惺相惜的挚友如今已经天各一方。放眼望去,只有片片云彩与暮色相对。这一句,似完非完,留待下片继续。
宋雨:过片“忆昔西池会。鹓鹭同飞盖”,回忆当年一群朝中才俊共游汴京金明池的情景。“鹓鹭”形容朝官的行列如鹓鸟和鹭鸟排列整齐有序,而“飞盖”是指棚的马车。可见词人对那样的盛况难以忘怀。他抚今思昔,更觉孤寂凄凉。
唐风:大多数赏析文章讲解这两句时一般是泛泛而谈,但此处其实特指元祐七年(1092年)三月初三上巳节。这一天宋哲宗召集馆阁26名官员一起去游玩金明池和琼林苑。期间宋哲宗还赐了花酒,让各位大臣倍感荣幸。当时秦观与黄庭坚都在列。这一点后面黄庭坚的步韵和词中也有交代。
宋雨:这就清楚了,它不是写一般的朋友同游。“鹓鹭”是指那26位骑马前往、深感荣幸的官员;而“飞盖”是指宋哲宗的座驾。我有一个疑问:1092年哲宗似乎对他们很好,怎么刚过了两、三年就完全变了脸呢?
唐风:长话短说,宋哲宗1085年即位时年仅8岁,高太皇太后(宋英宗的皇后)遵神宗遗诏辅立幼主,垂帘听政。改年号元祐,任用司马光为宰相,将王安石的新法全部废止。高太皇太后避免哲宗学他父亲神宗,对年幼的哲宗的言行举止控制有加,让逐渐长大的哲宗心生不满。元祐八年(1093年)九月高太皇太后去世,16岁的哲宗亲政。他次年改年号绍圣,彻底改变朝纲。
宋雨:也就是说,哲宗亲政后的政策才是他自己的意志的体现。而此前元佑那8年虽然也是哲宗的年号,却完全不是他的施政纲领。甚至可以说亲政后的宋哲宗有“逆反心理”,把高太皇太后和司马光的政纲彻底反过来。这就是为什么受重用的保守派的官员都成了“元佑党人”,被统统贬谪。
唐风:元佑年间却是秦观值得回忆的美好时光。元祐七年(1092年),苏轼被召回汴京任礼部尚书。在此后两年间,秦观与黄庭坚、晁补之、张耒同时供职国史院,这就是“苏门四学士”的来历。短短两年之后,一切烟消云散。秦观诘问“携手处,今谁在”,心中的痛惜溢于言表。
宋雨:“日边清梦断”表明词人自己对仕途和未来完全丧失了希望。他认为自己再也不能回到都城去担任职务了。“日边”指代都城或皇帝的左右。典故出自《世说新语·》中幼年晋明帝对其父晋朝元帝“汝意谓长安何如日远?”的巧妙回答。这时候的秦观正值46岁的壮年,但仕途的挫折和内心的煎熬已经让他“镜里朱颜改”,从内到外,他已经他已经丧失了生气。
唐风:结句“春去也,飞红万点愁如海”,把一怀愁绪推向高潮。词人用无边的落花来形容自己满腔的悲情。据说这首词传到了当时的丞相曾布(曾巩的胞弟)手中的时候,他说不好了,秦观可能活不长了,哪有“愁如海”的人还能活得长久呢?果然没过多久秦观就去世了。不过这曾布也挺虚伪,他打击元佑党人来劲得很。
宋雨:这首《千秋岁·水边沙外》是一首宋词中调的佳作。有人评论该词说在作品中,秦观政治上的挫折与爱情上的失意交织在一起,这一点我不能同意。从背景和措辞两方面来看,本词均与爱情没有关系。当然,这首词依然具有少游词的感情炽烈、缠绵悱恻、用字工巧的特点。
唐风:这首词不仅反映了秦观个人的感情,也反映了北宋后期新旧党争给一大批士大夫带来的厄运。所以,这首词在当时文人圈子里传开并引起了很大的共鸣。很多人都写了和词,流传至今的就有多首。秦观最重要的两位朋友和师长的苏轼和黄庭坚的和词不仅保留了与秦观相同的主题,而且他俩的和词采用的是严格的“步韵”(又称“次韵”),即每一个韵脚字和顺序都与少游词相同。
宋雨:苏轼是很多年以后才读到少游的这首词的。绍圣四年(1097年)秦观在继续被贬的途中路过衡州(今湖南衡阳),拜会了在此地做知洲的朋友孔平仲。孔平仲与秦观处境相似,秦观抄了一份自己的旧作《千秋岁》赠与他。孔平仲他读了这首词以后深为感动,并步原韵和词一首。不过,也许是觉得感叹命运和政治前途太沉重,他的和词用了爱情主题。元符三年(1100年)春天,秦、孔二人的《千秋岁》经由苏轼的侄孙传到了远谪琼州(海南岛)的苏轼那里。苏轼这才读到并写和了词。这时候哲宗已死,徽宗登基。然而苏轼没有料到的是,过了仅仅4个月也秦观去世了。
唐风:苏轼的《千秋岁·次韵少游》是这么写的“岛边天外,未老身先退。 珠泪溅,丹衷碎。声摇苍玉佩、色重黄金带。一万里,斜阳正与长安对。// 道远谁云会,罪大天能盖。君命重,臣节在。新恩犹可觊,旧学终能难改。吾已矣,乘桴且恁浮于海。”其中“声摇苍玉佩、色重黄金带”是指当年在朝廷任职时的装束。最后一句语出《论语·公冶长》:“道不行,乘桴浮于海。”意思是如果我的主张行不通, 我就乘着木排到海外去。这是东坡一生中写的最后一首词,反映了他在忠君与人格独立两方面的思索。同时也反映了他旷达的人生态度。整个词风与东坡词有一致性,而与少游的原作有很大差别。
宋雨:而秦观的大师兄黄庭坚,则用了十年的时间才写就了自己的《千秋岁》的和词。据说他总把秦观的原作带在身边。也不时在琢磨怎么才能和出一首好词,充分显示自己的水平。他一直找不到很好的感觉,就撂下了。
唐风:这个故事我也读到过。要说写诗,黄庭坚是北宋江西诗派的宗主,应该是在秦观之上的。但秦观是婉约词的一代宗师,黄庭坚难出其右。他当然不愿草草和一首示人。到了1100年,秦观病逝的消息传到黄庭坚那里,他悲痛万分,很遗憾未能让师弟看到自己的和词。
宋雨:到了宋徽宗崇宁三年(1104年),黄庭坚得罪了朝廷,被贬至宜州(今广西河池)。在他路过衡阳时,还是与上面提到的那位知州孔平仲的会面,最终触发了黄庭坚的灵感。他把7年前秦观亲手抄录给他的《千秋岁》拿出来给黄庭坚看。看到已离世4年的老朋友的笔迹,黄庭坚一下子就来了灵感。
唐风:黄庭坚的词先有一段序:“少游得谪,尝梦中作词云:‘醉卧古藤阴下,了不知南北。’竟以元符庚辰死于藤州光华亭上。崇宁甲申,庭坚窜宜州,道过衡阳。览其遗,始追和其《千秋岁》词。”“得谪”即被贬的意思。这里提到了秦观的《好事近·梦中作》:“春路雨添花,花动一山春色。行到小溪深处,有黄鹂千百。// 飞云当面化龙蛇,夭矫转空碧。醉卧古藤阴下,了不知南北。”也是少游的小令名篇。
黄庭坚的和词《千秋岁·苑边花外》是这样写的:“苑边花外。记得同朝退。飞骑轧,鸣珂碎。齐歌云绕扇,赵舞风回带。严鼓断,杯盘狼藉犹相对。// 洒泪谁能会。醉卧藤阴盖。人已去,词空在。兔园高宴悄,虎观英游改。重感慨,波涛万贯珠沉海。”
唐风:“珂”是马笼头上的的装饰。“严鼓”即急促的鼓声。“兔园” 是汉梁孝王园,这里指代朝廷。“虎观”是汉宫中讲论经学的地方。这里指他们曾一同供职的国史院。“英游”指有才华的人。下阕的第二句系指小序中那个关于“藤”字的巧合。秦观梦中出现“藤”并作词,最后卒于藤县,这种“谶语”迷信的古人很当回事。这是一首纯粹的悼念词。整首词充满了对过去的回忆和对朋友深切的怀念。
宋雨:后人偶尔有对两首词的优劣进行比较。由于少游的词名较大且其词先出,大部分人认为原词的水准在和词之上。然而,南宋两位大家陆游和辛弃疾却各持不同观点。据明朝沈际飞的《草堂诗余新集》记载:“公与稼轩论少游、鲁直《千秋岁》,公推少游,轩推鲁直,数年无辩。”辛弃疾就站在黄庭坚一边。
唐风:这三首《千秋岁》以及背后的故事真让人感慨万千!北宋虽然是中国历史上对士大夫最为宽松的朝代,但宦海的险恶和个人的无奈依然令人唏嘘。秦观、苏轼和黄庭坚作为那个时代最优秀的知识分子,他们的人生追求和精神品质,以及他们之间的深厚友谊令人敬佩。而这一切越过近一千年的时空,能够几无衰减地传达给我们,并被我们所感悟,我觉得这本身也是一种奇迹。
===========
【论坛交流】
https://bbs.wenxuecity.com/romance/971053.html
他估计其他弟子都舍不得祖国的大好河山和亲人,只有勇敢的子路,会毅然决然跟他潤出这个酱园子,走一条新路。 现在潤的人们,目的各有不同:为钱、为镀金、为逃婚?甚至为潜伏?做五毛?只有那些为了搞学术、寻真理、得自由的人,值得乘桴浮于海。。。
谢谢油翁点评。
他们要是活在今天,一定是栋梁之材。是不是像楼心网友说的,也会怀才不遇呢?我不能肯定。
个人在时代面前是无能为力的。
好在现在还有“理科”。遗憾的是一众“乘浮游于海”的人,脑子清醒的并不那么多。
为什么???那革命口号掩盖下的最新的和赤裸裸最旧的专制制度,其实并无不同:都是把知识分子当驯服工具、太监、奴才来用。不愿意符合这个条件的,就打压、流放、让你永世不得翻身!
放眼文城那么多人才,还不都是“道不行,乘浮游于海 ”的例子吗?可惜了!有人才而不能用,中华民族还能真正崛起吗?这种制度还有不少愚民拥护,不可理解。。。
这首我以为完全是写给师兄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