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经》不记作者,时间一长,别说诗是谁写的了,许多诗连到底为何而作都没有定论,你猜一个,我猜一个,众说纷纭。《载驰》不同,因为史书上明明白白写了,作者许穆夫人,作诗时正值卫国危难之际。
春秋时期日子不太平,卫国君臣内斗了几代,终于遇到灭国之危。内斗的缘由可以从卫宣公说起。
卫宣公的国君之位得来侥幸,如果不是州吁造反,杀了卫桓公,他还远远的在邢国住着。州吁虽杀了兄弟,却没有搞定群臣,很快也被干掉了,大臣们商量着迎回公子晋。这年,卫国打了一次仗,有过三个主君,终于在年尾被卫宣公捡了便宜。春秋时的国君不好当。卫国内乱,邻居郕国趁这个机会入侵。第二年春天,卫国先葬了桓公,秋天又打进了郕国,东征西讨,忙忙碌碌。
幸苦嘛,总得有个回报。卫宣公早就跟他爸的妾室夷姜私通,生过儿子的;当了国君以后补办婚礼,伋子立作太子,交给右公子教导。
卫宣公和夷姜生了三个儿子,两个人一定恩爱过,但时间可以冲淡一切;后来他见异思迁,强娶儿子未过门的媳妇——齐国宣姜,又生了两儿——公子寿和公子朔,公子寿的教导之责交给了左公子。
太子伋立得早,公子寿背景强,我猜卫国的大臣们又站队互斗,你来我往。斗来斗去,太子伋和公子寿双双身亡。卫宣公只得立了公子朔当太子,过了一年,宣公卒,公子朔继位,是为卫惠公。
卫惠公继位的时候才十三岁,远远不是卫国群臣的对手,当了三年就被赶走。卫国的左右公子达成同盟,立了夷姜的二儿子,公子黔牟为君。
看到这里的时候很意外,才三年啊,我一点小事得罪了同事,关系就会僵上很久,他们闹得这么大,三年后就能携手共赢?这素质可不是我等能有的。不管怎样,想得开,日子就好过。过了八年好日子以后,齐国带头打过来了,杀左右公子,赶走公子黔牟,迎回卫惠公。
齐襄公知道武力只在一时,为了外甥卫惠公可以好好作卫国侯爷,他想了一个釜底抽薪之计:夷姜的三儿子公子顽放着也是个祸患,先下手为强,把惠公的妈妈宣姜嫁过去,看他们怎么办。此计甚毒,卫国人无可奈何,只好嘲讽宣姜解气。文采斐然的嘲讽诗被收入诗经,美女宣姜的骂名就这么千古流传下来。
过了近二十年,卫惠公去世,他的儿子卫懿公继位,卫国君臣依旧不合。
今天有人气极了会骂:还不如养条狗。卫懿公厚道多了,并没有拿狗来比。他只是觉得给鹤俸禄要比给人强。按说卫侯不至于缺钱缺到用公款养宠物,想来是被臣子们气的。这招很有创意,上了史书的。
左传
闵公二年
冬,十二月,狄人伐卫,卫懿公好鹤,鹤有乘轩者,将战,国人受甲者,皆曰使鹤。鹤实有禄位,余焉能战?公与石祁子玦,与甯庄子矢,使守,曰,以此赞国,择利而为之,与夫人绣衣,曰,听于二子,渠孔御戎,子伯为右,黄夷前驱,孔婴齐殿,及狄人,战于荧泽,卫师败绩,遂灭卫,卫侯不去其旗,是以甚败,狄人囚史华龙滑,与礼孔,以逐卫人,二人曰,我大史也,实掌其祭,不先,国不可得也,乃先之,至则告守曰,不可待也,夜与国人出,狄入卫,遂从之,又败诸河,初,惠公之即位也,少,齐人使昭伯烝于宣姜,不可,强之,生齐子,戴公,文公,宋桓夫人,许穆夫人,文公为卫之多患也,先适齐,及败,宋桓公逆诸河,宵济,卫之遗民,男女七百有三十人,益之以共滕之民,为五千人,立戴公以庐于曹,许穆夫人赋载驰,齐侯使公子无亏帅车三百乘,甲士三千人,以戍曹,归公乘马,祭服五称,牛,羊,豕,鸡,狗,皆三百,与门材,归夫人鱼轩,重锦三十两。
狄人来势汹汹,前一年打得北边的邢国向齐国求救,这一年来了卫国。外患打过来了,临战前臣子们还在说气话:让鹤去打呀,我们哪里能打仗。说归说,仗还是要打的。卫懿公亲自带兵,在荧泽交战。
网上查荧泽,前几个搜索结果都说在郑州西北古荥镇北。查一下地图,离朝歌一百四十公里左右,太远,再查。终于在词典网上找到两处荧泽。一处是郑州西北古荥镇北;另一处在河南浚县西,注释说它是闵公二年的战场。今天的浚县离朝歌四十公里左右,如今这附近哪里有泽,随便猜个距离,就算三十公里吧。敌人不走这么近,这些人应该还在朝堂上忙着斗嘴,谁顾得上发兵。
仗打输了,卫军溃逃,狄人不知道怎么追,抓了两个俘虏带路。这两人说我们俩是大史,掌管祭祀,不让我们先走,你们是得不到卫国的。狄人就让他们在前。他俩跑得飞快,到了都城以后就跟守城的说:别拖拖拉拉了,赶紧跑吧。于是卫国人连夜逃亡。跑路的人男女老少皆有,人多体弱,目标大还走不快。狄人抢抢追追,等追到黄河边又打一仗,卫人再败。这时宋桓公沿黄河而上,卫人夜渡,终于摆脱了狄军。等尘埃落定,清点人数,真正过了黄河的卫国人只剩下七百三十。惨、惨、惨,作为一个大国,一共才跑出来七百多。
这七百三十人里没有卫懿公,但是卫国人觉得他要负领导责任:都是卫懿公在荧泽打着大旗不肯收,所以才输掉的。
打得赢不用撤旗啊?为什么打不过呢?好吧,不谈这个了,第二个问题,为啥不坚守城池?
臣子们还是有理:是卫懿公让守城的负责人见机行事的,卫懿公生死不明的时候众人跑路,正是以国为重,择利为之,有什么好问的?再说了,卫懿公是国君,他夫人是小君,他们才是领导人。
卫懿公的夫人辩白:国君让我听守城二位的,有绣衣为证。
这么车轱辘转下去就没完了。还是说说黄河边那一仗吧,这个责任怎么算?
推不到懿公头上,那还废话什么?荧泽一战,卫国已经灭了,没有领导人,什么责任不责任的,不要多话。
史华龙滑、礼孔,这两个跑回去的人说不定真是史官,历史也许由他们来写。不过,要不是宋桓公来得及时,这些卫国人不知能活下几个,想写也没法写了。卫国的朝歌离宋国商丘两百多公里,桓公为什么能及时赶到?
我猜这是卫懿公跟宋桓公商量好的。毕竟前一年邢国人拉上齐国才支撑下来,卫国要宋国帮忙也很合理吧?
卫国大臣们骂了很久的宣姜,跟昭伯(公子顽)生了五个孩子:齐子,戴公,文公,宋桓夫人,许穆夫人。宋桓夫人就是宋桓公的正室,有事找亲家,顺理成章。
卫懿公让两位守城的大臣择利为之也很好理解了,有后援当然不能一昧死守,谁知这班人能跑得如此干脆。
这年烽烟四起,卫国西南的共国和远在三百多公里外的滕国也遭了灾,跑出来不少难民。三股难民加在一起,总人数五千,暂时被安置在曹国。
卫国大臣们安顿下来了,立刻再立新君。
史记
卫康叔世家
初,翟杀懿公也,卫人怜之,思复立宣公前死太子伋之后,伋子又死,而代伋死者子寿又无子。太子伋同母弟二人:其一曰黔牟,黔牟尝代惠公为君,八年复去;其二曰昭伯。昭伯、黔牟皆已前死,故立昭伯子申为戴公。戴公卒,复立其弟燬为文公。
史记上说,卫懿公身死,大臣们对他表示怜惜。
至于新君?那肯定不会考虑他的孩子啦。不知道为什么,大臣们就认准夷姜的后代了。伋子、黔牟、昭伯,这三支考察下来,众人决定拥立昭伯的儿子,他就是戴公。
戴公也是宣姜的娃,不过史记上没提这个。
新君立好了,五千人依旧前途茫茫,谁知狄人什么时候会再打过来,到时候怎么办?
春末,嫁到许国的宣姜二女儿——许穆夫人回来了。
载驰(鄘风)
许穆夫人 〔先秦〕
载驰载驱,归唁卫侯。驱马悠悠,言至于漕。大夫跋涉,我心则忧。
既不我嘉,不能旋反。视尔不臧,我思不远。既不我嘉,不能旋济?视尔不臧,我思不閟。
陟彼阿丘,言采其蝱。女子善怀,亦各有行。许人尤之,众穉且狂。
我行其野,芃芃其麦。控于大邦,谁因谁极?大夫君子,无我有尤。百尔所思,不如我所之。
大致意思:
驱马驾车,回去吊唁卫侯。赶马走了很远,到了漕邑。许国的大夫跋涉赶来,我心里忧愁。
既然不夸我,(我)不能马上回去。我看你们(的想法)不好,我的想法并非遥不可及。既然不能夸我,(我)不能马上渡河。我看你们(的想法)不好,我的想法不是行不通。
爬上山岗,采贝母。女子容易感怀,也各有各的道路。许国人责备我,众人幼稚而且狂妄。
我在田野上走,麦子长得茂盛。向大国陈情,谁能依靠,谁能过来?(许国的)大夫君子们,不要责怪我,你们百般思索,不如我到那里去。
算时间,写这首诗的时候许穆夫人最多二十几岁。这么年轻的姑娘指责许国的大臣们幼稚狂妄,想想有点好笑。谁让他们层次不够呢。按周朝的等级:公、侯、伯、子、男。左传里常写:齐侯如何如何、卫侯如何如何;到了许穆公这里,就称之为许男了。在许国,大臣们如鱼得水,要论到春秋霸主的事,离他们就远了。许穆夫人年轻,在许国势单力孤,到齐国就反过来了,毕竟是公主的女儿,多少会给她点面子。
许穆夫人是在“漕”被许国人赶上的。“漕”和“曹”只差个三点水,却是两个地方。卫国的漕邑在今天河南滑县;而难民安置在“曹”我猜是曹国,当时可能在山东省定陶县,离着滑县一百多公里。许穆夫人既然去吊唁,应该到曹国吧,然而诗里写着“漕”。往漕邑走,不是绕路吗?可能当时这条路比较好走?还是传来传去,写错了?
无论如何,这两个地方离许国的国都许昌都不近,两百公里以上。可见许穆夫人归心似箭,走得非常快,许国大臣们用了两百多公里才赶上她。被追上了,夫人心里忧愁,可能是临行前已经吵过,她先斩后奏,走了再说。这“大夫跋涉”不是心痛他们太辛苦,而是嫌他们烦,走这么远还跟上来干嘛。
大夫们也觉得追了这么远很烦。看诗里的“我思不远”、“我思不閟”,估计大臣们好不容易追上了,你一言我一语,从各种角度指责她的想法不实际。乱世啊,远见不是什么好东西;朝不保夕的,想那么远干嘛,做不到的。
许穆夫人被拦截以后,在原处徘徊了一阵,上山采采贝母,下山看看麦子,把可以找的人都想了一遍,最后下决心,定要走一趟。
她去吊唁哪个卫侯?书上没有说。
是的,卫国一年里没了两个卫侯。戴公继位不到一年,后来接任的是文公。史记上只写了三个字——“戴公卒”。戴公怎么死的,史记跟左传都没有说,只说文公接位。据左传记载,公子燬(文公)觉得卫国多患,先去了外婆家——齐国。后来齐桓公救卫,出了三笔钱。
第1笔:让他的公子无亏。领三百战车、三千甲兵过来帮着守卫曹国。
第2笔:公子燬。乘马、祭服,三百头牛,三百只羊,三百头猪,三百只鸡,三百条狗,外加门材,让他回来。
最后:给许穆夫人。鱼轩以及重锦三十两。
左传用了“归夫人”三字,应该是送别许穆夫人时给的礼物。夫人说到做到,去了齐国,见过齐桓公,也说动了他出兵。那些活物,可能是夫人痛述难民营的惨状,齐桓公动了恻隐之心,才让文公带上的。许穆夫人一路奔走,风尘仆仆,桓公看不过去,送了新车和衣料。
能说动齐国出人出钱,众人瞩目,《载驰》上了史书。
每念一次诗,许国大臣们就顺便被骂一次,他们又有何辜?
大臣们首先要向许国负责,一个男爵国,牵扯到侯国的事务里,风险很大,谨慎一点有什么错?只是谨慎未必能保命啊。许国的位置不错,早就被大国盯上了。
左传
隐公十一年
秋,七月,壬午,公及齐侯,郑伯,入许。
......壬午,遂入许,许庄公奔卫......郑伯使许大夫百里,奉许叔以居许东偏,......乃使公孙获处许西偏
桓公十五年
许叔入于许。
庄公二十九年
夏,郑人侵许。
几十年前,许国就被郑国占过,许庄公逃到卫国,弟弟许叔被赶出了自己的国都。过了十几年,趁着郑国内乱,许叔回都城过了一阵好日子,但郑人可没忘了这块地。五年前,郑国又来入侵过。
编一个许穆夫人作诗的情形:
卫国国破的消息传来,许穆夫人担心亲戚,忧心如焚,直接去朝堂上商议,希望大臣们能帮忙,她的观点:救卫国对许国有利,它可以牵制郑国,所以应该帮忙。大臣们觉得风险大,万一卷入,许国反而可能先被郑国抄了老家。另外狄人那么厉害,万一碰到怎么办,当然这话只能在心里想想,不说出来的。明面上的理由是要救卫国哪是一朝一夕可以办到的?远水解不了近渴,画饼再好也不能吃。
辩论中,许穆夫人的观点被彻底压制。所以她干脆不画饼了,甩开大臣,以吊唁兄弟的名义跟许穆公打了个招呼就走。大臣们赢了,退朝以后互相吹捧,高兴了好几天,等想起该去许穆夫人那里走个过场,才发觉她早不见了。这时候其实许国已经不太可能卷入了,但观点如何不再重要,重点变成了大臣们一定要赢。本来是大获全胜的,现在对手偷偷跑了,这面子上怎么过得去,一定要把她拽回来巩固战果。于是拉帮结伙,走了四五百里地去找这个面子。等追到了,也骂过了,才发觉这儿不是许国,许穆夫人不肯回,他们是一点办法也没有。
许穆夫人特地指出:你们既然不夸我,我就不回去。堂而皇之写在诗里,重复了两遍。
这么一意孤行还公然求赞,妥妥的昏君呀,但是事情办成了。
又过了几百年,有一本《列女传》,删删改改,把许穆夫人编了进去。翻做白话文,书里的故事大概是这样的:许穆夫人是卫懿公的女儿。许国想娶,齐国也想娶。女孩跟妈说,女人嘛,从古就是政治工具。许国既小又远,齐国又大又近,应该把我嫁去齐国去。万一打仗,我还可以让大国帮帮忙的。卫懿公不听,把她嫁到了许国。后来狄人打过来了,卫懿公逃过黄河。许国果然救不了他,靠着齐桓公才保住了卫国,换地方新建国都。卫懿公后悔没听女儿的话。
新败的时候,许穆夫人过去吊唁,卫懿公不爽。于是她作了《载驰》。故事里还附了小半首诗,到“我思不远”为止。
只引用半首诗,再配上那个面目全非的故事,许穆夫人分明是在难民营里炫耀:你看现在多糟糕,我的话应验了吧?没多久,你就落到今天这个地步。
谁倒霉了会乐意听到别人在面前宣扬他的先见之明?多少仇人就是这么结下的。这故事却被归在“仁智”篇里,排行第三。原来作者在夸她。
同一本书的“贤明”篇,第二个故事是齐桓卫姬。既然书里写了齐桓公已经有卫姬,用得着再嫁一个吗?
然而本书是教人向善的,没什么人专盯着这点跟作者过不去。齐桓公的一堆妻妾里有两个卫姬呢,都写清楚了,还怎么教化呀。
顺便说一句,宣姜也在这本书里,“孽嬖”第四。书里没提卫宣公强娶,也没说再嫁昭伯,只是一口咬定她指使杀人,害了两个公子。诗经里有首诗特别骂她“乃如之人,德音无良”,并断言:卫国“五世不宁,乱由姜起”。虽然五世之后,卫侯还是宣姜的血脉。
此书专为汉成帝所编,天子看了都说好。
汉书
楚元王传
向睹俗弥奢淫,而赵、卫之属起微贱,逾礼制。向以为王教由内及外,自近者始。故采取《诗》、《书》所载贤妃贞妇,兴国显家可法则,及孽嬖乱亡者,序次为《列女传》,凡八篇,以戒天子。及采传记行事,著《新序》、《说苑》凡五十篇奏之。数上疏言得失,陈法戒。书数十上,以助观览,补遗阙。上虽不能尽用,然内嘉其言,常嗟叹之。
昭君在汉元帝的时候出塞,到了汉成帝的时候,她原先嫁的呼韩邪单于死了。按匈奴的规矩,父死子继,她得接着嫁他儿子复株累单于。昭君觉得和亲任务已经完成,继子就不用嫁了;上书汉朝皇帝,希望回来。汉成帝答复她:从胡俗。昭君出塞后再也没能回国。列女传里的许穆夫人多么自觉,汉成帝看了这篇,一定会倍感欣慰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