暮春时节,与朋友夫妇一起,参加了Gate1旅行社的15天葡萄牙和西班牙之旅。此行始于里斯本,终于巴塞罗那,行程主要在西班牙的安达鲁西亚地区,包括7个美丽城镇:塞维利亚(Seville)、科尔多瓦(Cordoba),隆达(Ronda)、太阳海岸城(Costa del Sol),马拉加(Malaga)、格拉纳达(Granada)、 托莱多(Toledo),加上英属直布罗陀(Gibraltar);然后北上西班牙首都马德里(Madrid),最后到巴塞罗那。
我们的“创意”是,在以上行程头尾各加两天,在里斯本之前,自由行先去了葡萄牙的第二大城市波尔图(Porto)和老都城科英布拉(Coimbra );在离开巴塞罗那回家前,加了西班牙东北面的古老小镇赫罗纳(Girona)和萨尔瓦多·达利的故乡菲格雷斯(Fiqueres)一日游 。
19天的“两牙”行, 大致是逆时针环伊比利亚半岛游。这个东临地中海,西接大西洋的半岛,南端隔着直布罗陀与非洲相望,是天然的航海贸易好地方。引腓尼基人、迦太基人、罗马人、西哥特人、摩尔人,在此各领风骚几百年。其中,古罗马时期(前138-公元410)的影响深远,现今西班牙的文化基础,主要来自于这个时期。自公元711年起,穆斯林摩尔人占领半岛800年,土著的基督教徒遭驱逐和压迫。收复失地运动接连不断。直到1492年,天主教双王伊莎贝拉一世和斐迪南二世,最后拿下格拉纳达,开启西班牙王国时期。近代前中期,“两牙”曾是不可一世的海上霸主,尤其是西班牙。
半岛行,我们继续领略多重文化交叠的奇异(在西西里岛和土耳其都曾看到);见识第一批日不落帝国的奢华浪漫遗风,及西班牙的斗牛、弗拉门戈、毕加索、达利等等人文风情;品尝耳闻已久的伊比利亚黑毛猪火腿、海鲜美味......。整个旅游像一桌色香味俱全的“海洋文化大餐”。
原汁原味的海鲜泡饭
葡萄牙,位于伊比利亚半岛西部,濒临大西洋。我们从Newark机场乘夜班飞机,第二天上午到达大西洋彼岸的港口城市-- 波尔图(Porto)。这是葡萄牙第二大城市。葡萄牙的国名与波特酒都源于这城市。
旅馆选在市中心。到那儿时,已近中午,但房间还没有ready。我们就把行李寄在旅馆,去找家饭店吃饭。
向前台姑娘打听附近饭店,她毫不犹豫地推荐了Clube 21 - Passos Manuel,说,不远。果然,拐个弯就是。当时时间尚早,店里没啥人。
看到菜单上有 Shellfish rice (海鲜饭)/26欧元,就各家要一份,再来份salad。salad没啥特别。那份海鲜饭却原来是一小锅海鲜泡饭,火热哒哒滚地端上来。一尝,鲜香之极,“眉毛也落忑了”。想起擅长上海话写作的太太党人说的:“鲜得来,满地找眉毛”。
吹气喝汤,酣畅淋漓,发现锅里有一只蟹,切成两半;虾,青口,蛤蜊若干;米粒硬硬的,但不生;汤宽正好,咸淡适度。饭店给准备了吃蟹肉的工具,但最美味的是汤,彻底的原汁原味,包括锅底的沙子。
我们后来在“两牙”,吃了好几次海鲜泡饭,内容大同小异,多数加了茄汁,味道都比不过这一次。
都说,波尔图的葡萄酒是最著名的。对不会喝酒的人来说,一锅海鲜泡饭,就先入为主了,印象深刻。
“祖上曾经阔过”的印记
吃完饭,正好接到旅馆通知,说房间好了。于是回旅馆安顿下来,睡了一觉。约三点半,四人开始溜达逛城。
旅馆不远处,就是波尔图市政厅广场。
市政厅前中央,是葡萄牙诗人阿尔梅达·加勒特(Almeida Garrett)的青铜雕像,他也是剧作家、散文作家、演讲者和政治家,难怪能“坐”在市政厅前。他被认为是葡萄牙浪漫主义的先驱。惭愧,对他的作品一无所知。
拐两个弯,就是波尔图最热闹的Santa Catarina步行街。黑白小方石块铺成的街道,花纹特别大气好看。罗马城的石头街道,呈沧桑古老之色,令人感受到古老帝国的遥远。走在这里的花色石头街道上,油然而生的,是人家“祖上曾经阔过”的感觉。
这条街上的 Majestic Cafe,是游客必打卡之地。这家有一百年历史的咖啡馆,巴拉克风格的内装饰,很漂亮。据说,是世界最美咖啡廳之一,许多作家、诗人和艺术家都在这里得到灵感。JK·罗琳当初曾在波尔多任教,常來此店写作,故有《哈利波特》的搖籃之称。看来,JK·罗琳捧红了不止一家咖啡馆。
第二天早上,我们到这家咖啡馆,打卡吃早餐。Rabanadas(法式吐司 )是这里最热卖的早点,当然得尝尝。咖啡也很到位,不加糖,配这甜香的Rabanadas,像才子佳人的经典绝配,也像人生的原味,甜苦相参。这样的早餐,虽不在健康食品的推荐单里,偶尔为之,也是人生乐趣。
老城区的有些街道,虽然如今不太景气,但看得出曾经的精致。
巴洛克风格的教士教堂(Clérigos Church)是老城区的地标建筑。它那75米高的牧师塔(Tower of Clérigos),可以从城市的各个地方看到,成为了波尔图城市形象的标志。
教堂是十八世纪中期的建筑。牧师塔建成时,是整个葡萄牙最高的建筑,曾被当作波尔图船只的灯塔。
前波尔图教区主教,安东尼奥·费雷拉·戈麦斯的雕像,颇有点抽象艺术风格。
信步走进葡國沙丁鱼的奇妙世界(The Fantastic World of Portuguese Sardine)门市部,只见四壁全是沙丁魚罐,令人眼花缭乱。年轻漂亮的店员,热情地回答我们的问题,摆好pose,让我们拍照。可惜,我们不想买任何罐头,旅游才开始呢。
在土耳其,青花瓷砖(其实是锡釉瓷砖,葡语和西语:Azulejo)被用来装饰皇宫和清真寺的内部。在“两牙”,锡釉瓷贴面外墙,已普及到民间建筑。大型的瓷砖壁画,常常在教堂外墙看见。这是卡尔莫教堂的侧面瓷砖画。
火车站旁边的圣安东尼奥教堂(Igreja de Santo António dos Congregados),锡釉瓷砖壁画使教堂更吸引人。
有巨幅锡釉瓷砖壁画的火车站
1916年建成并沿用至今的圣本笃火车站(Estação de São Bento),是波尔图的主要景点之一。其名源自于曾经位于此处的16世纪的本笃会修道院。
我们到这里来了两次。头天来是打卡,顺便买第二天的火车票。这是我所见过的,最有看头的火车站。大厅的巨幅锡釉瓷砖壁画,据说由2万多块锡釉瓷砖组成。这是葡萄牙艺术家豪尔赫·科拉索在1905年至1916年的作品。
两端山墙上的蓝色磁砖壁画,描绘了葡萄牙历史上的重要场景。譬如上图,是瓦尔德维兹战役(Battle of Valdevez 1140)。
最上方靠近天花板的磁砖,是以彩色绘画表现铁路刚开通时,各阶层的人,列队迎接火车的到来的情景(上图,最上方)。
身后的瓷砖画,描绘了有“航海家恩里克王子”之称的葡萄牙维塞乌公爵(Infante D. Henrique),于1415 年征服休达(Ceuta)。他被认为是葡萄牙帝国早期,及15世纪大航海时期的中心人物。
这幅壁画,则描述骑士埃加斯·莫尼兹(Egas Moniz)与家人一起向莱昂国王介绍自己。
前后墙上的瓷砖壁画,主要描绘旧时葡萄牙人的生活景致。
第二天,我们从这里上火车,去科英布拉。顺便参观了大厅里的摄影展。那是来自三位波尔图摄影师的作品。
“世界上最美的书店”
坐落在老狮子广场(Praca dos Leoes)附近的莱罗書店(Livararia Lello),入选“全球最美十大书店”,更因曾激发JK·罗琳的创作灵感,而名声大噪。
出发前,我们没在网上订票,以为门口买票就是。却在门口被告知,只有扫码上网买票,一条路。于是在门口费了点时间在手机上买票,等email送票。各位要去的话,就事先在网上订票。門票5€,可以折抵店內买书費,但不能折抵文具礼品类。这一招,拉动了售书量。很聪明。
进得店内,只见巴洛克风格的奢华内饰,果然十分惊艳。书店正中间的红色螺旋楼梯,通向二楼,形状优雅,有点像小提琴。阳光穿过楼上彩绘玻璃天花板,撒在楼梯口。人们在这楼梯口,排队照相。我们也来了一张。
四壁是精雕细刻的书橱。拿起书看看,都是葡文,只认出莫言的作品,有好几种。问了店员,才知道英文书籍在门口左侧,那一柜。我在那柜里挑了袖珍版的《The Art of War 》(孙子兵法)和 《The Little Prince 》(小王子)。朋友夫妇为小孙女买两本图画书。书上盖着“世上最美书店出品”(Made by the Most beatlful bookshop in the world) 的印章。
从来没见过这么繁忙的書店。然而,即使摩肩擦踵,仍令人流连忘返。出门时,都觉得,那几本书,是这趟旅游最喜欢的纪念品。
山坡上的波尔图主教座堂(Sé do Porto)
波尔图主教座堂也是波尔图的景点。它始建于十二世纪至十三世纪,高高耸立在小山丘上。现今的教堂,只有墙垛是中世纪的,其余都是在十七、十八世纪的建筑,罗马式与巴洛克风格的混合体。教堂已转型为供人参观的博物馆。我们没进去。也许是因为看多了教堂。
一边爬坡,一边回看坡下的老城区。
在主教座堂旁,有尊手持长矛骑着马的武士青铜塑像,那是纪念葡萄牙的第一位统治者佩雷斯的。他是阿斯图里亚王国的一位贵族,九世纪时,击败了杜罗河以北的穆斯林摩尔人,收复了失地,被莱昂国王阿方索三世(Alfonso III)封为葡萄牙伯爵。
波尔图主教座堂正立面。
主教座堂前的广场很宽阔。广场上有座华丽雕刻的扭曲石柱,被葡萄牙人称为 pelourinho。眼前的柱子是根据1797年的雕刻重建的,于1945年落成。据说,那原是行刑的地方。现在是游客歇脚的好地方。
在广场的栏杆边,向北,可俯瞰波尔图老城区;向南,可眺望坡下的杜罗河。
我们从广场下坡,向河边走去。
路易一世大橋、杜罗河畔
杜罗河(Douro)是伊比利亚半岛上的一条主要河流,从西班牙向西流,在波尔图南面,注入大西洋。
路易一世大橋(Dom Luis I Bridge),是杜罗河上最經典的景觀,連結波尔图和蓋亞新城(Villa Nova de Gaia)。它建成于19世纪晚期,是著名设计师埃菲尔的徒弟Teófilo Seyrig的设计作品。难怪也是通体“铁骨嶙峋”。大桥以葡萄牙国王路易一世命名,他被誉称为“受欢迎的人”。
从国王路易一世桥,可见建成于2003年的恩里克王子桥(Ponte Infante Dom Henrique)。因为航海家恩里克王子出生在波尔图,所以大桥以他命名。关于大名鼎鼎的恩里克王子的故事,我们会在里斯本看到更多。
我们过桥,在杜罗河畔的蓋亚新城一側,看风景。岸边一溜的饭店、咖啡馆和旅游商品店铺。觉得这里是波尔图最惬意的地方,尤其是日落时分。
上图,大部分是一家咖啡馆的玻璃立面的投影,你能看出边界吗?
葡萄牙是世界最大的“软木塞王国”。葡国的国树——栓皮栎(Cork oak)的树皮,是制作软木塞的原材料。而全世界三分之一的栓皮栎,种植在国土面积略小于浙江省的葡国。
逛了一圈后,我们在这家Sandeman 饭店,坐下,点菜,等太阳下山的那一刻。
这店的葡式鱼汤,完美的酥皮覆盖下,是清亮亮的鱼汤,滚烫,鲜极了。把记忆中在旧金山吃的酥皮cream 浓汤,比了下去。被我们一致评为此次旅行的第二名美食,仅次于中午的海鲜泡饭。
竖着的烤串,只是噱头,味道跟横着上桌的没区别。还不错。
蒜味蘑菇,卖相不好,味道倒很不错。
烤鱼的味道,极其一般。
吃到一半,眼看太阳即将“掉进”河里了,起身去拍了“杜罗河的落日”,再继续吃饭。
晚饭后,我们过河走回旅馆。一路欣赏杜罗河畔的夜景。
河岸的街头艺人表演,吸引了游人,参与互动,煞是热闹。这是个让人愉快的城市。
回旅馆的路上,大家感觉,波尔图比预想的更值得一游。确实,就如波尔图人一再强调的,除了波特酒和酒庄,这里还有很多有趣的东西。看到有篇文章,把波尔图和横滨相比,说它们都是“忍辱负重的第二城市”,虽“暗示了二流的地位和等级的城市”,却“反而能给聪明的旅行者带来一流的体验。”* 颇有同感,咱们也像成了聪明的旅行者了,哈哈。
*埃里克·维纳(Eric Weiner)“波尔图和大阪:忍辱负重的第二城市。” BBC News 中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