喵喵叫的苗

基督徒中的写作者,爱神爱道爱文章
个人资料
正文

梵蒂冈的圣彼得大教堂(二)

(2022-12-29 13:38:11) 下一个

      排队等候的四十多分钟,正好可以细细观察一下大广场。广场中心是上文提及见证了彼得殉道的见证塔,来源于埃及。1586年九月二十八日,见证塔被运送到现在的位置, 屹立至今。1613年,马德诺设计了一个喷泉与见证塔做伴儿;1675年,贝尼尼在见证塔的另一侧又建了一个喷泉,达到对称效果。两个喷泉加上见证塔、三点连成的直线是椭圆形大广场的最宽轴,且与圣彼得大教堂平行。这个椭圆没有闭合,而是在对着大教堂的另一端分开,形成两翼,象征着天主教会伸出双臂欢迎对话者。

      安检后,可以自由走向大教堂。圣彼得大教堂的正门是端端正正的长方形,素来被诟病。因其太宽、没有一点高耸通天的神圣感;而且笨重,最初设计在两侧的塔均因地面无法承重而取消了,和其它部分等高。最重要的批评理由是这个敦敦实实的正门遮挡了视线,后面漂亮的米开朗基罗穹顶都看不到了,除非离得远远的或者升得高高的。换言之,该大门有点喧宾夺主,丫头抢了小姐的风头。

      正门顶上有十三个雕像,包括了救赎主耶稣、施洗约翰和十一个门徒。最重要的大门徒彼得(拿着钥匙)和大学者保罗(拿着书卷)则是独立于大教堂前面的两尊塑像。从左起的门徒为达太、税吏马太、传福音到印度的腓力、多疑的多马、大雅各。第六位是施洗约翰,第七位也是正中间拿着十字架的为救赎主耶稣。接下来是彼得的兄弟安德烈、约翰、小雅各(以身高区别)、巴多罗买、奋锐党人西门、以及犹大卖主后众人选出替补的马提亚。

      正门柱廊上方刻了一行字:IN HONOREM PRINCIPIS APOST PAVLVS V BVRGHESIVS ROMANVS PONT MAX AN MDCXII PONT VII (为了纪念尊荣使徒王子,我---保罗五世、贝加斯、罗马人、教皇,于在位第七年,公元1612年谨书)

      大教堂内部太多瑰宝,光历代教皇的石棺就近百。我就把印象深刻的挑几样来介绍吧。 最显眼的当之无愧是忏悔祭坛,地下是彼得的墓,上面是贝尼尼设计的华盖。扭着上升的柱子、顶上的天使,厚重、醒目、黑漆漆的,不然和金碧辉煌的顶壁放一起也震不住。

      早期教会找到一个号称彼得坐过的椅子,教皇亚历山大七世命令贝尼尼妥善安置。贝尼尼建了一个青铜底座,有四博士围绕,包括早期说希腊语的教父亚他那修、君士坦丁堡的金口约翰-克里索斯托;和后来说拉丁文的戴高帽的米兰主教安伯罗修、大神学家奥古斯丁。贝尼尼在其上设计了一个窗口,明亮的阳光射入,中心是象征圣灵的鸽子。1666年一月十六日,彼得椅被隆重地安放到这个小祭坛上。

      贝尼尼的另一杰作是教皇亚历山大七世的坟墓,号称巴洛克时期最杰出的坟墓。教皇跪在坟墓上做临终祷告,一块红色大理石雕出巨大的裹尸布,并有四个女性嵌合其中。两种石质的对比(光滑油润的裹尸布和色彩暗淡的人像)产生震撼的对比反差,两种坚硬的石材如此柔顺完美地揉合在一起亦令人叹为观止。照片中的两个女性分别代表慈善和真理。最右侧的真理女神脚踏地球,大脚趾被刺所扎,位置正是抗议宗新教盛行的英格兰。现在新教已经和天主教分庭抗礼,而彼时孕育了新教的天主教仍将其视为心中痛处,这根刺设计得妙。还有一个藏在裹尸布下面的骷髅架子象征死亡。它伸出手,手里握着一个沙漏,似乎在提醒教皇,余时不多了。

      我特别喜欢的一幅浮雕,描画了教皇大利奥(Leo the Great, 440-461在位)努力说服匈奴首领安提拉,不要侵犯罗马城。彼得、保罗如天使般出现在上空,帮忙做改变人心的工作。圣经上没有太多关于彼得保罗交往的记载,保罗书信里记录的一点还是负面的,即彼得向律法派妥协。彼得最早开始向外邦人传福音,并与外邦人信徒相处融洽,和外邦人一起吃饭吃得好好的。后来耶路撒冷的犹太人来了,彼得就不再和外邦人同席,因为犹太人看外邦人都是不洁净的,彼得不想得罪他们。保罗不客气地当众批评了彼得的“装假”,还写在加拉太书里,让我感觉这两大门徒关系有点紧张。圣彼得大教堂前面彼得保罗一左一右两尊雕像,加上这幅浮雕,都纠正了我的老印象。如小敏诗歌唱的,兄弟姊妹和睦同居,何等的善何等的美;两大门徒如此亲密联手、连旁观者都觉得温馨安慰。

      在米开朗基罗的穹顶之下,四个壁龛里有四尊雕像,展示了天主教的圣物遗传。康斯坦丁大帝的母亲海伦娜找到了耶稣的十字架和钉子(照片只这张清楚),用矛刺耶稣的罗马兵后来归信基督。此外还有安德烈的X型十字架;veronica 据说是耶稣走向骷髅地的途中,用面纱给耶稣擦脸,从而面纱上留下了耶稣像。过去的我容易心生批评,觉得天主教圣人崇拜、遗物崇拜太多,反而冲淡了核心教义。近来学了教会发展史、心态有所改变,这些丰富的遗产还是很宝贵的。

      最后一个,拉斐尔鼎鼎大名的怜子像,吸引很多注意。我个人感受是圣母玛利亚显得太年轻了,外行人以为是女孩在哀悼死去的恋人都有可能,对不对?但这个角度真的好。从母亲角度思索,更能证实耶稣是神。没有哪个母亲不爱自己的儿子,看着儿子遭受酷刑、钉死在十字架上,一个母亲可以呼喊,“放过他吧,他没做任何坏事,他没反对罗马政府,他也从来没想当犹太人的王!你们唯一的控告,就是他说了僭越神的话;我来证明,他是我生的,他是人、他不是神。你们就当他精神不正常,放过他吧!” 玛利亚如此辩解、合情合理,对不对?虽然未必能改变什么,至少是一个母亲可以为儿子做的。但玛利亚太知道这个儿子的出生是神迹,成长是神迹,出来传道的三年半,更是神迹奇事无数。所以她忍着内心的煎熬悲痛,一言不发,默默地看着耶稣死在十字架上。玛利亚当时不理解为什么要这样结束,但神的作为,人岂能看透呢?

[ 打印 ]
阅读 ()评论 (2)
评论
WaldenPond 回复 悄悄话 大脚趾被刺的细节以前没有留意到。
helen_xu1111 回复 悄悄话 谢谢分享.喜欢从聖經角度分享呢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