喵喵叫的苗

基督徒中的写作者,爱神爱道爱文章
个人资料
正文

我们的感觉(三)视觉

(2022-10-26 14:43:26) 下一个

视觉

      视觉无疑是人的各种感觉中最先声夺人、也最锐不可当的一种。美国的俗语,一幅画面胜过千言万语(A picture is more than a thousand words),不容置疑地突出了视觉的重要。

      可惜我从十岁左右就近视戴眼镜,视觉反而是最不发达的,没有遗传到父亲的好眼睛。记得父亲讲过,一次他洗菜时发现一条虫,从四楼的阳台顺手扔下去。他看到虫子落地没摔死,还一耸一耸地爬走了。我听得只有目瞪口呆的份儿。

      内心深处,一直很羡慕那些大眼睛、明眸皓齿的女孩子。眼珠一定要漆黑,睫毛密密的,流光转盼、倾国倾城。小孩子的眼睛,好像没有丑的。总是很清澈,眼白白得发蓝。黑眼珠晶莹发亮,又黑黝黝地深不可测。用亦舒的话讲,白种人玻璃球般的透明眼睛根本没得比。

      男人的眼睛,则以目力胜出。老鬼的《血色黄昏》里,讲到他练目力,把全身的精气神儿集中在眼睛上对准人一瞪,什么革委会主任、审讯他的大官小官,都不敢对视,急急地把目光移开。以前没感性认识,一直到二十多岁去庐山玩,到一个车站打听车次。只见一个老者正为一个小伙子推拿按摩,那年轻人一看就是练家子,浑身肌肉一疙瘩一疙瘩的。起先没作声,朋友在一旁啰里八嗦,他就扭头看了我们一眼。我当时心中一凛,觉得那眼光杀气极重,很是吓人。这才明白老鬼所言不虚。

      传闻想练好眼睛的人要在黑夜点一柱香,隔着好远,目不转睛地盯着香头那一点微弱的红光看他几个小时,长此以往,就能目光如剑。但我有些半信半疑,总觉得那凌厉的杀气是由内而发的,不纯是眼睛的功效。

       我们七十年代生人,还属于懂事听话的一代,小时候最多听说过小儿多动症,其他的不良行为,全属于管教不严。来到美国后发现许多举止怪怪的孩子,大人不仅不管,还呵护有加,这才知道一个病叫做自闭症(autism)。我一直纳闷国内那么大的基数,怎么没听说过几个自闭症的孩子呢?之所以谈到自闭症,是因为他们有异乎寻常的感受,尤其他们的视觉,五彩缤纷得远超常人。2006年IFC公司的电影《雪糕》(Snow Cake),展现了一位自闭症的母亲,女儿车祸丧生,她却若无其事,因为在她的世界里,随时可以和女儿相见。有趣的是,女儿准备送她的礼物,是那种可以闪闪发光的玩具球。据说世界在自闭症患者的眼里,不仅有颜色明暗,还有气味,是动态的。正因为他们接受的讯息量如此之大,自闭症患者往往近乎强迫症的整洁有序。这里值得一提电影的男主人公,艾仑-瑞克门(Alan Rickman),一个老牌英国演员。不知怎么,我总喜欢把他和Renee Zellweger相比,都不算大红大紫,但仔细欣赏他们的作品,非常耐看。陪孩子们看哈利波特时,我就觉得那个亦正亦邪的Snape特有味道,后来发现居然是艾仑演的。尽管好莱坞大片横行天下,但美国人对欧洲文化仰慕有加,这些优秀的欧洲演员诸如迈克(Michael Nyqvist,带龙纹身的女孩系列),老些时候的费雯丽、奥黛丽-赫本等等委实功不可没。

      我的一个美国同事,有轻微自闭症。据他讲,世界在他眼里,不仅仅是个三维空间。他好像时时处在一个大型监控室内,无数个屏幕在闪烁、在向他传递信息。他要想做什么,必须十分努力地集中精神在一个屏幕上,二十分努力地不让其余屏幕干扰他。据说自闭症是终生不愈的。只不过聪明的,能暂时从忙碌不堪的私人世界抽身片刻,和旁人打打交道。而那些不够幸运的,就沉浸在自己的世界中,应接不暇了。

     还听说过一种照相机般的视力。让拥有这种视力的人走进一间坐满人的屋子呆十秒钟,然后出来问他,第十排右起第八个人的领带是什么颜色,他能一一讲出。我琢磨着,这和黄蓉她妈看一遍就背会《九阴真经》似乎又不同。完全不需理解,不过这些人的脑子眼睛就像是特殊构造的。

      喜福会(Joy luck club)的作者Amy Tang,曾经描写过她的记忆。如果你问她幼年时的地址,她铁定无法立刻说出来。她得闭上眼睛,仿佛回到幼年帮妈妈去信箱拿信,蹦蹦跳跳地走到邮箱前,目光移到邮箱上的黑漆的阿拉伯数字,aha!数字是4714!然后再眺望远处的街道牌,是Linden大街!这才把地址拼全。我怀疑有几个人是如此思维的?还是女作家在故弄玄虚?转念一想,如果自己有老鹰的视力,画面一览无遗、清晰无比,再有个催眠师在一旁诱导,也未必百分之百不可能。

      景象和视觉艺术是通过视神经刺激情感中枢,但视神经接受的信息可能远超过大脑分析记忆的。这也就是为什么一个人的幼年经历会影响其一生。阿城在《跟着感觉走》一文中讲到,父母常在小孩子面前吵架甚至动手,小孩子虽然小到还抱着奶瓶,但他已“看”在杏仁核里了,他只是还不能思考这个记忆。这么说来,古人的非礼勿听,非礼勿看等等, 倒和圣经教导“要保守我们的心,胜过保守一切”不谋而合啦。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