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创新用新记录度量
2005年11月29日
何必
曾有人说,衡量一个企业是否有发展的潜力,就要看它是否有创新的能力,而且是自主创新的能力……(略。)
这样的新闻,在节目后的点评上很是费力,很有些找不到感觉的意味。一个日常节目,弄点子如此高端的选题,一看就知道又是什么人交待下来安排做的宣传片。
这是个什么活动?中国企业新记录的评比活动已经开展了10年,中国企业联合会已经累计向社会发布了2676项新记录,第一批发布50项新记录,到第十批发布578项新记录,10年间,新记录发布的规模与数量逐年增长。
听上去,多么令人欢欣鼓舞的局面!而且,都是些为公众耳熟能详的巨大项目,神州六号、青岛港装卸记录,哪个不是在媒体上隔三差五就露一小脸的著名工程?而且,10年间,新记录呈现出逐年递增的态势,很是为中国人自豪和骄傲。
可情况真的是如此美妙么?企业的自主创新真的已经是值得如此津津乐道了么?
最新出版的249 期《中国新闻周刊》载,“一流的企业卖标准,二流的企业卖技术,三流的企业卖产品”。中国企业在“市场换技术”的年代里采取了跟随战术,付出了高昂的技术专利费,开始在信息和通信产业升级换代当口陆续推出自己的标准。其中一度被认为比较成功的就是DVD产品。2005年2月中国政府推出本国高清DVD推荐标准《高密度激光视盘系统技术规范》(简称EVD)。9月底,中国两大DVD巨头厦新和长虹“倒戈”加入以日本东芝为首的高清DVD标准HD-DVD。随后10月初EVD再受重创,清华大学光盘国家工程中心向国际DVD论坛工作组提交计划,希望开发一种东芝HI-DVD标准,仅面向中国市场的DVD模式,并得到该论坛的批准。
据介绍,中国拼死拼活弄出来的EVD标准里,只有三成左右的专利权,核心芯片仍受制于人。而如此的结果,就是企业使用EVD标准,比不使用该标准要付给国外核心技术拥有者的专利使用费还要高,或者说,EVD标准已经不止是聋子的耳朵,反而是在结果上搜刮中国DVD生产企业财富的帮凶。
中国DVD产业悖论:没有自己标准要建立,出现本国标准却驻足观望甚至临阵“倒戈”。类似现象也戏剧性地出现在“3G”和“WAPI”领域。而这种现象的出现,与中国企业积贫积弱的状态有关。针对国内消费者时,很有居高临下的企业霸权,而当面对国际竞争时,却畏首畏尾龟缩的政府的羽翼之下。“3G”与“WAPI”早就成为举世闻名的中国一些利益团体出卖国家利益的经典范本和国际笑话。
《中国新闻周刊》也谈到,而国外标准领域,DVD存在两大新一代高清标准:以东芝为首的HI-DVD标准和以索尼为首的蓝光标准。他们都建立了涉及整个DVD产业链的强大产业联盟。在DVD光盘和碟机研发上,HI-DVD和蓝光阵营分别有东芝和索尼等日系厂商领衔;在片源供应上,HI-DVD有派拉蒙家庭娱乐、环球家庭娱乐和时代家庭视频公司等的支持,而蓝光阵营则有21世纪福克斯、维旺迪环球、迪士尼的用户;在IT领域,HI-DVD有微软和英特尔的大力支持,而蓝光也有戴尔、惠普维代表的PC厂商为其助阵。
而国内的EVD标准以及光盘国家工程中心的DVD标准,更多的士政府意志和国家级研究机构的努力。事实上,任何技术标准最终都将是由市场来检验的。
既然是要最终由市场说了算,那么无非就是消费者是否买帐,以及企业是否原意为此动员更多的资源。但是在中国,政府办企业的思路并没有什么实质性的变化,一切由政府包办的市场模式,也是非常独特的一种局面。而由于中国社会正在处于剧烈的转型过程当中,各种利益集团都纷纷捍卫自己的权益,特别是那些既得利益集团,极力试图将转型期固定下来,既享受计划经济的好处,也沐浴市场经济的光芒,两头全占得天独厚,并将这种转型蜕变为绑架公共利益的过程,把社会转变为各自的提款机。
原本,中国企业联合会和中国企业家协会就是具有很强政府色彩的机构,由他们来发布这种所谓的新记录,凸现出企业市场竞争力方面的孱弱和面对市场时的无能。
另一方面,中国根本没有形成鼓励企业自主创新的外部制度环境。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技术经济研究部部长郭励弘介绍,美国对企业研发投入普遍采取税收优惠,而我们企业所有研发用的固定资产设备必须在交所得税后才能进行,连工资有一部分都要在税后才能给发给员工。这种企业双重征税,全球只有我们国家这样安排。
所以,在如此的财政政策与税收政策方面,已经明显地透露出中国企业被巧取豪夺的生存状态,再加上产品、服务等行业标准悉数被政府意志所左右,再加上双轨制中形形色色的设寻租而形成的物质与精神腐败,企业自主创新更显得就是一幕幕闹剧。
这样看来,所谓的新记录,无非会再弄出些更大的滑稽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