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太太丈夫86岁脑溢血过世了,比她大一岁。老头曾经是个军人,官至陆军上校,退役后在宾州皮兹伯格大学读完律师专业,然后把承继的家业卖了,投资实体企业整合。就是把即将破产的产业估值收购,整顿,再运营,获利以后出售。四十一岁上遇到了小他一岁,一见钟情的女教师,一个没有谈过恋爱的老姑娘,现在的琼斯太太。两个人根本就没有什么磨合期,女人外柔内刚,男人则是外刚内柔,相辅相成,天生的一对情侣。一辈子都是太太让着先生,先生也用他的独特方法爱着太太。男主外女主内是他们家的模式,非常和谐。老先生把毕生赚来的钱,按照太太的意思以信托方式捐给了纽约上州的锡拉丘斯大学,在夫妻双亡之后,捐校方两千万美元。现在的情况是老太太活着,还得用钱,她全权支配两千万所产生的利息或者投资回报。先生在世,她没有机会支配家庭财产,尽管她也跃跃欲试地想试水股票市场,那是老先生设下的禁地,她只好缄默不语。
先生过世,机会来了。两个人没有孩子,而且由于年龄大,只是一两个远亲偶尔走动一下,一辈子没有掌握钱,所以也无法给娘家亲戚一些好处。她盘算了几件事,投资赚利息手头有活钱,准备找娘家亲戚来玩儿,有点儿补偿的意思,另外再琢磨着找一个常住保姆。于是打电话给亲戚来家里做客,顺便送点钱,最大的手笔是连续几年选择不同的欧洲城市例如巴黎,慕尼黑,罗马,佛罗伦萨,租一套公寓房子,$600 美元一天,连租三十天,一万八千美元。亲戚朋友分组轮流住十天,皆大欢喜。老太太终于有了一种切实的主宰感,心里受用。这么一搞,很多过去并不知道的远方亲戚纷纷赶来认亲,在她家吃喝住拿。她心里有数,看菜下饭,只用两千万以外的利息钱。
同时,她也在处心积虑地计划如何多挣钱。刚开始怕风险,就安全地买些免税的地方政府债券,百分之五的利息,两千万投一年就是一百万。老太太后来发现市面上人们大谈股票的好时期,于是找了金融机构帮助投资,这一下又给她赶上了牛市,回报接近20%,扣除税务,投资中介费,还能得15%,也就是三百万。老太太眼镜本来就像鹰眼,犀利无比,这三百万货真价实沉甸甸,让她目光如烛,大放异彩。决定捐赠$100万给附近地区的一所名不见经传的学院,捐$100万给她们墓地的教堂用于修缮,剩下的$100万依然用于招待亲戚朋友,还有佛罗里达州的过冬公寓费用。老太太高兴地说,人们常讲,有失才有得,或者说失而复得,我信。我这两年使劲花钱,钱倒是一点都不缺,花光,第二年又来了。
93岁的时候,老太太在佛罗里达公寓请了一个住家保姆,每个星期六天,年薪五万。保姆知道老太太单身一人,打出感情牌,把女儿照片给她看,说是多么有出息,聪明漂亮的年轻人啊,在我们贫困的家族里从来没有一个大学生,希望她将来有出息。哎,这一下正中老太太心窝,支持有出息的年轻人是她义不容辞的使命,于是写了一张支票把女儿的全年学费给交了。老太太知道自己在做什么,拿钱买人心。人总是要死的,活着的时候有钱还要难为自己做什么。
锡拉丘斯大学是她的母校。老先生在世的时候,他便以老太太的个人名义集资建造一所视觉艺术学院大楼,她们出资最多,$300万。所以就以她的名字命名大楼。她还是大学董事会董事,每年参加会议听取校方工作报告。老太太在丈夫去世的那一年自我估计能活到一百岁,结果她是对的,2012年过世,享年一百零一岁。
PAY保姆年薪是对的,有位上海老朋友说将来请保姆住家伺候送房,感觉有点悬,月付较好。。。
我多年前曾经读过一篇报道,谈美国年轻人如何处置父母或亲人的遗产。有相当数量的美国年轻人转手将遗产全部或部分捐献,认为不是自己挣来的金钱自己不会动。俺记得读后感到相当震撼,这与中国人的观念相差太远了,不知是真是假。
哇,80几岁还折腾得这么来劲儿,心态真年轻。有她做榜样,咱就不怕老咯,谢谢梧桐平实又激励的好故事!
俺感觉从发音方面Syracuse是最难翻译的大学,还是“雪城”比较好记:)
只是享受的东西不同.
老太太真棒!:)
th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