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风猎

冷眼观世界,静心坐井中
个人资料
齐风猎 (热门博主)
  • 博客访问:
正文

为防止偷窥,青海湖建360公里围栏,强行驱赶游客入收费景点

(2023-07-26 12:11:58) 下一个

为了防止中国老百姓偷窥祖国大好河山,今年以来,青海湖、黄河壶口瀑布、梅里雪山等景区,纷纷在景区周边修建起高大的围墙。

尤其是青海湖,周边建起了长达360多公里的围栏,可谓是下了大血本。
在汹涌的民意面前,壶口瀑布和梅里雪山,拆除了围墙。
围墙拆除的背后是民众的呼声和支持。
但广袤的青海湖却是围栏依旧。青海湖自五月份架设围栏以来,迟迟未有行动,引发了众多质疑声。
央媒发问:青海湖为何被围起来?
国内热门旅游目的地青海湖的铁丝网围栏引发了广泛的舆论关注。许多游客纷纷质疑,为何青海湖要将美景“关起来”,严禁人们偷窥祖国的壮丽景色,而变成了一个收费的围栏景点。
游客们纷纷发出感叹:“自驾千里,结果只能从远处看看青海湖。”
他们感到失望和无奈,曾经的自由畅游之地如今却被限制在远处观望。
过去,人们常说“跑马圈地”,而如今则感叹“围景收钱”。
整个青海湖都被围栏所环绕,有人戏称它为“铁丝网湖”。
这种围栏的存在引发了游客们的不满和疑问,他们质疑为什么美景需要用铁丝网来隔离和收费。

青海湖,这片中国内陆最大的咸水湖,是维系青藏高原东北部生态安全的重要水体。大家都渴望亲近这片祖国的美丽湖泊,却没想到景区却用铁丝网将其围住,限制了游客的自由。

而且这个工程范围竟然高达360多公里,规模之大着实让人震惊。
对于围墙的存在,青海文旅公司曾回应称其目的是为了保护生态环境,因为人们的踩踏对湖泊生态造成不可逆转的伤害。
然而,这种解释难以令人信服,公众普遍认为这只是推脱责任的借口。
5月16日,新华社每日电讯记者实地走访青海湖及其周边围栏地区。并于7月19日在新华每日电讯报文刊登出三个问题,而这三个问题也成了广大游客关心的焦点。
首先,为何要围起青海湖?
青海文旅公司有责任向公众解释围墙建设的真实目的,是真正为了维护生态环境,还是别有所图?
其次,游客如何亲近青海湖?
围墙将青海湖与游客隔绝,而青海湖是国家的宝贵资源,而不仅仅是青海省乃至当地的。景区方无权侵占这一宝藏,应该让游客更加亲近自然、领略美景。
最后,如何提升旅游品质?
铁丝网成为景区与游客之间的隔阂,使游客与景区的距离拉大。这将对青海湖的口碑和声誉产生负面影响。如果游客无法畅享美景,那么谁还会选择前往?
在各路媒体平台的评论区,青海文旅公司也成为众人口诛笔伐的对象。愤怒的网友纷纷呼吁拆除围栏并抨击青海省其他收费项目。
面对舆论压力,青海文旅公司似乎做出了某种回应,声称将坦诚面对公众的质疑。
这是否意味着他们将拆除围栏呢?依眼下形势来看未必。
无论如何,这一事件再次引发了社会对景区围墙问题的关注和反思。
我们的祖国山川应该成为人们欣赏和探索的美丽之地,而不是被当做圈钱工具。
地方当局应该谋求发展,但私自围墙却是违背合理性和公平性的。
这种行为背离了我们当代社会共同追求的价值观,应当受到谴责。
关于青海湖围栏引发的争议,青海省的有关部门给出了两个理由:
首先,围栏是为了划定草场区界,以防止牲畜和车辆对草场的破坏。
其次,部分围栏是为了保护生态。
青海湖作为我国珍贵的自然遗产,应该得到适当的保护,同时也应该为人们提供欣赏和体验其美丽的机会。
政府和相关部门应该积极倾听公众声音,透明公开地解释围栏设置的目的和范围,并尽可能提供其他方式让公众近距离接触和了解青海湖的生态和文化价值。
希望青海湖围栏之争能够促使相关当局更加审慎地权衡各方利益,并寻找到符合国家和公众利益的解决方案。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