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子九十年代跟我们海归时只有三岁半,进幼儿园上中二班。
我们两个做父母的小时候没有机会学过什么才艺,所以对孩子的教育没有太多的执念。叵耐幼儿园轰炸一样送来各种才艺班宣传单,周围的家长们纷纷中招,每个孩子都有三五个兴趣班,每天接孩子送孩子时候站在门外的家长堆里,耳朵边听见的都是一样的话题。这个压力太大,弄得我心里都有了负罪感,觉得孩子“输在起跑线”可怎么得了?赶紧给孩子报了个电子琴,又报了一个绘画班。
当爹的力气大,负责扛电子琴,我就陪儿子去学画画。
音乐班的老师很会哄孩子,几次课下来,连我都会哼个什么“蚂蚁到处有,成群结队走” 之类的练习曲子,偏偏是我以为容易的画画班让儿子遭受了人生第一个”滑铁卢“。
第一天上课,家长可以坐在后排观摩。十几个三四岁的小豆丁老实地坐在前面,满怀好奇仰望着老师。
那位女老师气势很足,一开始随手就在黑板上画了一朵花,五个花瓣均匀地洒在周围,很是神奇。然后就命令小朋友们照着在纸上画一朵。
我家宝宝单腿跪坐在椅子上,摸出自己带来的一盒彩色铅笔,歪着脑袋画得很认真。我觉得宝宝态度不错,虽然很想冲到前面去看看他画得怎么样,见旁边的家长们没有动作,也就按捺住自己的好奇稳住没动。
大约十分钟之后,老师把小朋友面前的画纸收起来,很快的一张张翻看了一遍,嘴里说着“小朋友们画得不错!很好“,忽然从里面抽出一张来在手里上下抖了抖,不知怎么我心里也抖了一下,老师问:”这是哪位小盆友画得呀?底下有个字, ‘旦’ 是谁呀?“ 就见我家宝宝举起手说” 是我呀,我会写我的名字!“ 我在后面只能看见他的后脑勺,但是猜也知道他说完必定是一脸求表扬的神情。
可惜老师没有在意他的乖巧,反而问他”那你会数数吗?“
”会!“
”你看老师画的花几个花瓣?“
”五个!“
”你的呢?“
”嗯,四个。可是我家楼下的花有四瓣的呀!“
”老师让你照着黑板上的画,你怎么不听老师的话呢?“
后面有小姑娘嘀咕 ”不听话不是好孩子。“
儿子词穷,不再吭声,老师让他回家后重画一张就下了课。
我立刻冲到前边看儿子,他垂着头,我看见桌上的画纸晕开一滴水迹,儿子竟然哭了?!我赶紧帮儿子收拾文具,拉着他离开。
路上我试着安慰儿子: “妈妈觉得你画得还可以呀!就是跟老师画得不一样而已嘛!没关系,回去再画一张一定行的!”
宝宝不接受,“可是我看见过四瓣的花呀!为什么不能画四瓣呢?”
为了证明他的话,儿子拉着我去了小区一楼居民扩开自家窗户做的小卖部跟前,指着窗台上一盆盛开的 “虞美人”:“我数过的!”
这回轮到老妈词穷,是呀,为什么呢?一定得跟老师一模一样吗?
我们这一代人大多数都没有机会接受系统的艺术训练,作为这多数的一员,我实在没有底气去跟老师讨论如何教孩子绘画。但是要求学生亦步亦趋、完全“听老师的话”,做个“乖孩子”,我也无法接受。
真不是宝妈吹牛,我家宝宝一岁半在德国上幼稚班,两岁半在美国上“preschool” , 也算得上”游学欧美“,”学历傲人“了吧?说他有自己的思想有些夸张,有一些奇特的想法不时蹦出来倒是真的。以”听话的孩子“为名,把他硬压进一个叫做”约定俗成“的”模子里,是正确的吗?
宝妈的心充满纠结。我弄不清儿子是懒得画第五个圈还是真的坚持“四瓣也是花”的”真理“,也弄不懂自己想要宝宝怎样做,不过有一点很清楚,这个绘画班肯定不合适。
我蹲下跟儿子商量:“我们不去这个班了,你以后在家画?”
宝宝终于放松了,点点头。
退了班,虽然只上过一天课,学费也没有退回来。
没关系,宝宝高兴就好。
等儿子长大一点,我们还是又试着给他找过画画班,单独上课的画画老师,那些过程都很煎熬宝妈的神经。几番努力,儿子没有再显露过对这门艺术的兴趣。做父母的只好自我解嘲:“也许这就是基因的力量?”
画画课只是个开始,托儿所后面的两年,宝妈要面临的纠结更多啊!
写得真好,深深地感动了。
祝感恩节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