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写过的多个欧洲王后和女王中,茜茜公主大概是大家最熟悉的人物了,因为在八九十年代我们基本都看过译制片《茜茜公主》。我小时候对这部影片很是着迷,前前后后看过不下十遍。那时国内物质和文化还比较贫乏,从这部影片中我第一次接触到欧洲宫廷的绚丽生活、建筑和服饰,对我以后的兴趣影响很大。
(以下图片都来自网络)
茜茜公主宫廷画像:
《茜茜公主》里纯真甜美的茜茜就是由罗密·施耐德饰演的。这部德奥影片于1955年上映,轰动欧洲,据说提振了战后德国低落的民心。在影片中罗密与她所扮演的角色完美契合,充满活力、迷人的微笑倾倒众生,她的表演让茜茜公主这个历史人物年青时的形象栩栩如生。《茜茜公主》三部曲不仅在当时取得了惊人的票房成功,还成为了战后欧洲最具影响力的电影之一。罗密凭借这部电影成为当时德国和奥地利家喻户晓的巨星,也是世界影坛上至今难以超越的茜茜公主。
罗密·施耐德出演的《茜茜公主》:
罗密虽然在德国奥地利取得了巨大的成功,但她渴望自己能决定拍摄自己喜欢的影片,而不再继续生活在茜茜公主的形象里。这时罗密去法国拍电影时遇到了她一生的情劫--阿兰·德龙,罗密和他落入爱河,爱得难舍难分。罗密为了和阿兰·德龙在一起,决定离开德国前往法国定居,这一决定被当时喜爱她的德国影迷们视同为背叛,她受到德国影坛的冷落。
罗密·施耐德与阿兰·德龙:
罗密在德国是巨星,但她在法国却需要重新开始自己的电影事业。虽然刚去法国时连法语都不太会说,但凭借着努力和天分,罗密在法国影坛慢慢崭露头角,出演了多部备受赞誉的电影。在法国,她不仅摆脱了“茜茜公主”的固有形象,还展现了更加复杂和成熟的演技。
罗密与阿兰·德龙的爱情在五年后因为阿兰的移情别恋而结束,罗密为此深受打击。不过两人后来仍然是好朋友,更合作主演了《游泳池》,这部电影不仅在法国取得了巨大的成功,还让罗密在国际影坛上再次声名鹊起。她的表演充满了激情和力量,展现了她对角色的深刻理解和把握。
罗密·施耐德出演多部电影:
八九十年代在国内还放映了一部讲述二战的法国电影《老枪》,里面被纳粹伤害并烧死的妻子就是由罗密饰演的。时光过去几十年,我还记得影片中罗密眼神里的忧郁、平静面孔后的恐惧和麻木。罗密后期多次饰演二战题材电影中的角色,都有摆脱不掉的死亡阴影,据说是她对她的德国家族与纳粹相关联的反思。
法国电影《老枪》中的罗密:
罗密在法国的电影生涯中获得过很多奖项,她曾五次获得法国电影最高奖凯撒奖的最佳女演员奖提名,并两次获奖。罗密的演技特点在于对角色内心世界的深入刻画,再加上她那独特的感性和优雅,让她成为了当时法国影坛最出色的女演员之一。
罗密·施耐德获得法国电影凯撒奖的最佳女演员奖:
但是,罗密的命运似乎在冥冥中与她曾饰演的茜茜公主紧密相连。茜茜公主在皇后的光鲜背后,一生却充满了不幸和悲剧,她从德国嫁到奥地利宫廷后格格不入,精神上受到折磨,常常需要离开宫廷。茜茜公主中年时,她唯一儿子的自杀身亡给她以沉重打击,让她的生活从此陷入了无尽的悲痛中,最后被刺杀去世才得以解脱。
丧子后的茜茜公主:
罗密在生活中的遭遇,仿佛是茜茜公主命运的现代重演。在演员事业的成功背后,罗密的个人生活充满了悲剧色彩。她因为爱上阿兰·德龙从德国搬到人生地不熟的法国重新开始,但阿兰的变心却让两人有缘无份,这段消散的恋情对她的打击很大。之后罗密的两段婚姻都以失败告终,这让她饱受情感上的折磨。
然而,罗密这一切爱情上的痛苦远不及她在中年时经历的最大悲剧--她唯一的儿子在一次意外中不幸身亡。罗密与两任丈夫离婚后,一直与儿子相依为命,但儿子还没有成年却突然逝去,这一致命打击让罗密几乎崩溃。几个月后,罗密因心脏病发作在巴黎去世,年仅43岁,人们相信她是因心碎而死。
罗密·施耐德与儿子:
罗密·施耐德短暂的一生,宛如一部充满戏剧性和情感冲突的电影。从她因《茜茜公主》一举成名,到她在法国影坛上取得的辉煌成就,再到她复杂的感情生活和个人的不幸,她的命运与茜茜公主无形中交织。罗密的生命充满了光辉与阴影,也正是这种深刻的悲剧色彩,使得她成为了法国影坛上无法被取代的传奇人物。罗密·施耐德去世后获得法国电影凯撒奖的终身成就奖,由她一生挚爱的阿兰·德龙代替她登台领奖。
-----------------------
题外话:
一开始看到演员这个题目,罗密·施耐德其实并不是我的第一选择。但是因为几天前阿兰·德龙的去世,罗密这几天一直在我的脑海里打转。阿兰·德龙的《佐罗》是我小时候很喜欢看的影片,他奠定了我对男性英俊的审美标准。
我少年时,读到阿兰·德龙为罗密·施耐德去世所写的悼文《别了,我的布蓓蕾》,这篇悼文情感极为真挚,给我当年的懵懂之心以一击,多少年都没有忘记。两年前看到阿兰·德龙发表声明说他准备在生命尽头安乐死,我脑海里唯一的反应就是《别了,我的布蓓蕾》,他和罗密这两个曾经深爱又分开再牵扯一生的人终于要在地下相会了。那时一直想写篇文讲述两人之间的故事,却一直因为各种情况没有动笔。
今天借着这篇文,说一句:
《别了,我的布蓓蕾》,别了,阿兰·德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