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梦》 第三十五回的下半回,“黄金莺巧结梅花络”,说的是宝钗的贴身丫鬟莺儿被袭人请来帮宝玉打梅花络。而这回絮絮叨叨的似乎全是些平常不过的日常琐事,但若细细体会,却暗含机巧,耐人寻味。前半回“白玉钏亲尝莲叶羹”,因宝玉挨打在家静养,从老祖宗、王夫人、凤姐,到众姐妹们,再到丫鬟、婆子皆来探望,怡红院一时你来我往,络绎不绝,好不热闹,宝钗主仆自然也在这往来频繁的人群之列。期间有凤姐插科打诨,讨贾母欢心,怡红院更是笑声不断,宝钗为讨好凑趣,说了一句凤姐再怎么巧也巧不过老太太,引得贾母回过头把宝钗着实夸赞了一番。而袭人趁老太太、王夫人及薛姨妈等人尚在,便提醒宝玉,要请宝钗的丫鬟莺儿来帮忙打络子,宝玉忙不迭地答应,开口跟宝姐姐相求,宝钗自是满口应承,这番话自然巧也不巧地被老太太、王夫人等全听见了。不得不说,这袭人提醒宝玉的时机可是不着痕迹的巧妙,是否有意让贾母、王夫人等都觉得宝钗跟宝玉两院子的人往来频繁,亲热和美?
这莺儿顾名思义,嗓音婉转动听,如黄莺儿一般,而且特别心灵手巧。第五十九回“柳叶渚边嗔莺咤燕” ,莺儿用柳枝和鲜花编织的小巧花篮,新鲜别致,深得黛玉的赞赏。不仅如此,莺儿还懂事贴心,听话乖巧,故深得宝钗倚重。在第八回“比通灵金莺微露意”,宝玉去梨香院探望生病的宝钗,宝钗说要细细鉴赏一下宝玉那块“衔玉而生”的玉,有意无意地反复念了两遍那玉上的字,“莫失莫忘,仙寿恒昌,”这时站在一旁的莺儿被宝钗提醒去给客人倒茶,谁知莺儿笑道,“我听这两句话,倒像和姑娘项圈的两句话是一对儿!”。宝玉此时方知原来宝姐姐有一贴身戴的金项圈,上面也嵌着字,“不离不弃,芳龄永继”。莺儿貌似不经意的些微提示恰逢其时,不可谓不巧,原来府里流传的“金玉良缘”出处在此,有心人在有意提示宝玉,这玉、钗二人的姻缘似乎已是天命里注定。而有的《红楼梦》版本这回的题目正是“贾宝玉奇缘识金锁,薛宝钗巧合认通灵”。好一个“巧”字,是人心还是天意?端的是蕴意丰富,须知一部红楼,几无冗笔闲字。
却说莺儿来了,宝玉却又把她撂在一边,先去百般讨好玉钏,因对她姐姐金钏之死心怀愧疚,宝玉恨不得使出浑身解数,低声下气哄得玉钏亲自尝了这磨牙费工的莲叶羹才罢。待一行人走后,宝玉才转头认真跟莺儿说闲话,聊家常。接着莺儿问打什么样的络子,宝玉随口道,每样打几个吧。莺儿说,这还了得,如此这般怕十年也打不完。袭人便说,只拣要紧的汗巾子先打。又聊起配色,莺儿更是行家里手,如大红需黑络子或石青色才压得住,而松花要配桃红,淡雅中带些娇艳,可见莺儿的审美品位相当高雅不俗。还有各色花样,莺儿也是驾轻就熟,随口就来,有一炷香、朝天凳、象眼块、方胜、连环、梅花、柳叶等,宝玉最后选定了攒心梅花样式。要说这位怡红公子对女孩们那可不是一般的细致耐心,宝玉从年岁,姓名问起,由此我们才得知莺儿本姓黄名金莺,后被宝钗嫌拗口去掉“金”字,就叫莺儿。耐人寻味的是,宝钗为何要去掉“金”字,难不成这“金”字重了她的“金玉良缘”?。宝玉又说,“宝姐姐也算很疼你了,明儿宝姐姐出嫁,少不得是你跟去了” 。接着又道,“我常常和袭人说,明儿不知那一个有福的消受你们主儿两个呢。”以我之见,宝玉这话至少表露了两层意思,一是宝钗对莺儿的信任和倚重,二是自己肯定不是有福消受你们主仆二人的那一个。莺儿笑道,“你还不知我们姑娘有几样世上人没有的好处呢,模样儿还在其次。”见莺儿娇腔婉转,语笑如痴,宝玉痴呆病又发作了,忙一叠声地问宝钗好处在那里,莺儿正欲告知,不料却被人打断,而宝钗到底好在哪里,后文亦不再提起,成了一永久的谜团,任由读者自己去猜想。正所谓“说曹操曹操到”,此时出现的这人不是别人,正是宝钗。说起来宝钗刚离开怡红院没多大一会儿,这时又出现,而且时机恰到好处,自然是有意为之的,只可惜似乎到早了一点点,或者雪芹本欲卖个关子,后来没完成,遂成无头公案。看着莺儿打梅花络子,宝钗貌似不经意地道,“这有什么趣儿,倒不如打个络子把玉络上呢。”又说,“若用杂色断然使不得,大红又犯了色,黄的又不起眼,黑的又太暗。等我想个法儿:把那金线拿来,配着黑珠儿线,一根一根的拈上,打成络子,这才好看。”原来重点在此,为点出“金玉良缘”,并用自己的“金”套住宝玉的“玉”,宝钗真是用心良苦。天真的宝玉却丝毫未以为意,还喜之不尽,忙叫取金线来。
俗语说,“无巧不成书”,巧合太多便令人生疑。再细想,袭人为何要特地烦请宝钗的丫鬟莺儿来怡红院给宝玉打络子?她自己或是怡红院的其他丫鬟们难道都不会打络子?非也,都知道怡红院的晴雯女红就不是一般的出挑,第五十二回还专写了“勇晴雯病补雀毛裘”,其出色的手艺强过多少专业的工匠。而袭人自己当然也会,宝玉身上的配饰基本上都出自袭人,在第二十四回就有一处闲笔提到过袭人被宝钗烦去打络子。第六十四回也曾提到袭人“手里拿着一根灰色绦子,正在那里打结呢”,是准备为宝玉做一个新扇套。若非能干手巧,袭人和晴雯怎会被老太太特地挑去伺候她的“心尖儿肉”似的宝贝孙子呢?而袭人对宝姑娘的宽怀大度可是五体投地地敬服。第三十二回,湘云来怡红院做客,快人快语的她劝宝玉应留意仕途经济,结交如贾雨村这类为官作宰之人。不料平日里对姐妹们温柔体贴的宝玉,竟毫不客气地出言讥讽,袭人见状赶忙打圆场,并说宝姑娘也曾规劝过类似的话,同样遭宝玉无礼对待,可宝姑娘不以为意,还照常来往,为此袭人直夸宝姑娘大度,“若是换了林姑娘,还不知会怎生吵闹”。这偏向已表露无疑了。袭人一心想成为宝玉的妾室,为自身将来打算,她认定只有宽宏大度的宝钗能容下自己。再加上袭人又是王夫人的心腹,她在宝钗、黛玉之间选宝钗再自然不过。
为谋划这“金玉良缘”,把情投意合有“木石前盟”的宝黛二人分开,从王夫人和薛姨妈到宫里的元妃,到莺儿袭人,再到当事人宝钗,状似无意却有心地划了好大一个圈,欲牢牢罩住宝玉,只可惜终究是镜花水月一场空。宝黛悲剧已令人感慨忧伤,这番处心积虑却落得另一个悲剧,宁不使人也生出万般唏嘘来?曹公这本红楼梦,暗含无数机巧,布局又多么精细巧妙,人物和情节更是机关重重,所谓“草绳灰线,伏绵千里”,若不细心品味,极易忽略地一带而过,完全不解其中滋味和奥妙。而这也正是红楼梦之永恒魅力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