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数据记录

故事是历史的演义,逻辑是历史的抽象,故事与逻辑的统一,是历史故事的解的最大可能
正文

重读华夏经典:论语4

(2021-05-31 04:35:12) 下一个

 论语中孔夫子弟子多次地问孝于孔夫子,以及问仁、君子,德等。按西学的模式,孔夫子或先验或归纳,总之要给孝下一个定义,要不然论来论去就变成柏拉图所说的意见而不是真理了。德国古典哲学集大成者黑格尔也曾评论孔夫子太简单,其和弟子的谈话仅是道德常识。其实黑格尔的评论尖刻点说就是孔子之论语哪谈得上哲学素养?

在孔夫子一以贯之的孔子哲学中,道,学,孝,仁,君子,德等等都是活的恰不能是定义的概念的。比如孝,在现实中每个人尽孝时的境地是不同的(因时因地因人因事),父母对孝的需求也是各不相同的,但定义的内容是死的有限的,其定义的内容哪能包含此无限的现象?在孔夫子看来,孝是普遍存在的孝的社会气象,如何尽孝又是个体的具体的,每个人都要根据自己的情况去权衡,而每个人尽孝的具体现象同时又会更新孝的存在:每个人尽孝的现象又会凝聚成孝的社会气象且会更新此气象。如此的孝才是活的,可传承地活在每个华夏人身上。比如,30年前孝的社会气象跟现在相比会有很大变化。

用大白话来说,就是社会上流传着各种关于孝的说法,李家的大儿子给父母买了电轮椅,老李腿脚不方便;刘家的二小子经常回来看父母,老刘婶别看一个人,吃穿用都不用操心;张大麻子的三儿如何如何。。。。。。哪用得着去翻书看什么孝的定义准则,然后再去做?虽然尽孝的现象各式各样,但孝又是真实普遍存在的社会气象。

孝,是普遍的社会气象和个体的尽孝的现象的阴阳和合,是活的,这是孔子一以贯之的模式。参见下述论语关于孝的子曰,每条都不一样。孔子言行合一地实践着其一以贯之之道,对其弟子而言,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如果弟子悟性差的话,大概是悟不通其一以贯之之道的。

对仁,义,德,君子也是同孝一样的阴阳和合的一以贯之,道的人能弘道非道弘人,在重读华夏经典:论语1中已解过何为孔子的道,也是一以贯之。对于学,以时学而成的学之生生不息,同样是一以贯之。在此一以贯之之道上,孔子和老子是相通的,阴阳和合而成此大千世界。

不知孔子以如此之一以贯之之道,能否入得西学法眼?

子曰:“父在,观其志。父没,观其行;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

孟懿子问孝,子曰:“无违。”樊迟御,子告之曰:“孟孙问孝于我,我对曰‘无违’。”樊迟曰:“何谓也?”子曰:“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

孟武伯问孝。子曰:“父母唯其疾之忧。”

子游问孝,子曰:“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

子夏问孝。子曰:“色难。有事,弟子服其劳;有酒食,先生馔,曾是以为孝乎?”

子曰:“孝哉闵子骞!人不间于其父母昆弟之言。”

本文原创版权归本博和历史数据记录所有,欢迎转载,严禁抄袭!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