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饭的时候,融融跟我说,妈妈我跟Michael商量了,我们俩共开一个Netflix账号,每个人5欧就够了。
——行。妈妈没问题——想一下,要不妈妈出钱吧。
——不用不用,但是要用到妈妈的银行账号。
——马上要开学了,你还有时间看电视吗?
——知道。我们也考虑什么时候开始呢。
小家伙长大了呢,知道把零花钱用在自己真正想的地方了。在这方面,我一直对孩子没有特别的要求,基本不问她的钱都花到哪里去了,也不是每星期给多少多少那样严格。经常的情况是,前一天吃晚饭的时候或是看她们准备第二天的东西,顺便问,还有钱吗?如果说有,就算了。说没有——你自己去妈妈钱包里拿。
孩子会自己跟我说,妈妈我拿了xx。有时候我会说,不行,5块太少了,你出门,身上至少要保证有10块钱。
我自己不是物质丰富的环境里长大的,知道这个年纪自己手里有能支配的“钱”是什么感觉。十几岁的小孩子,敏感又脆弱,如果可以,我愿意尽量避免孩子在外边遇到尴尬的场面。往大了说,花钱,是很重要的一个生存技能。买错了就买错了,买贵了就买贵了。每个人在一生里,主动或被动交学费的地方都太多了,哪里在乎这几块钱。
我在本地最大的网上书店有一个账号,连的是我的银行卡,一直允许孩子们进入我的账号自己挑书买书并且没有预算上限,唯一的要求是,买之前要跟妈妈说一声。其实每次她们买什么,我都会在邮箱收到一个自动确认,但是任然对孩子有这个“事先说”的限制。
老三现在最迷的是一种小玩偶,每次去店里必定直奔那个货架,眼里满是冒星星的喜欢。摸摸这个,看看那个,恨不能全抱回家。于是融融用手比着教她,你看我们有这么问多钱,你可以用这么多,你过生日买礼物用这么多,圣诞节买礼物用这么多,复活节买礼物用这么多。。。你如果现在买了这个,那你生日礼物就剩这么多啦!
经常,是老三满眼不舍地被姐姐拉走,更多的时候,是千挑万选拿自己最想的那个。
我换过不止一次工作,无论在哪里上班,每个孩子都至少去过一次我的办公室——哦,妈妈上班就这样啊,要做这些这些。月底的工资单会寄到家里,有时候跟孩子一起进门,边走边撕开那个信封,也会先给孩子们看看数字——当然工资单有点复杂,加加减减的,经常我自己不仔细看都不知道哪一项是哪一项。不过大一点的融融已经有概念了,哦,妈妈一个月上班,就可以拿到这么多钱——也带着她们买菜买东西在外边吃东西讨论价格,我希望孩子对生活常识一类的东西早一点有概念。至于老三,我打赌她是看了也白看的!
在会挣钱以前学会花钱,我认为比反过来,要好。
每个暑假,公司的工会会跟儿童服务组织联合办夏令营,家长交一点点钱,剩下的吃住工会全包。一般会要求孩子自己带一点零花钱,比如Hiking买个冰激凌,或者去电影院买popcorn——理论上家长随便给,但是不建议你给多。我一般会比那个建议稍微多几块。原来看过一本书讲一个理论,无论安排时间,或者金钱,最好保留一些bandwidth,比如预计可能10天完成的工作,给自己11或12天,一次计划花1000块的旅行,准备好1100或1200.那个作者的理论是,这样能更好地提高效率,并且在整个过程中很舒服,特别是心理上。我们中国人也爱说,穷家富路,我想多少也有点这个因素在里面。个人心理上的松弛,不是别人能随便给或者教的,是要自己感受。我自己是不太迷信理论的人,但是对“给孩子一个宽松的成长环境”这个说法,还是认可的。所谓宽松,说起来大,做起来小,语言的也有,行动的更有。
我们小镇,每年暑假都会有给孩子组织的各种活动,短的俩小时比如做手工,长的1整天比如郊游。那种小册子会寄到家里,原来我会一边翻一边建议,你们去这个这个——得到否定回答的时候多。现在学聪明了,干脆让孩子自己看自己挑,去自己剪下来填好表送到市政——我只负责交钱。
纪伯伦说,你的孩子不是你的孩子,他们是生命为自己所渴望的儿女(Your children are not your children. They are the sons and daughters of life's longing for itsself)。当年我第一次读到这首诗的时候,完全体会不到作者想表达什么感情,只是知道,嗯,这个人很有名,他说的,应该看看。现在看着孩子们一天天长大了,她们有了自己的朋友,自己的想法,自己的喜好和自己的判断,我很欣慰。也很感激。能够在生命里陪孩子一程,对我,已经是最大的回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