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国见闻 – 和网约车司机聊天
我有个毛病,坐上出租车(现在多是网约车了)后,喜欢和司机聊天。北京的出租车师傅一般都健谈,和他们聊天,有时胜过读万卷书,行万里路。
2015年前,北京的出行市场只有普通出租车。那时的司机多半是地道的老北京 – 皇城根脚下的天之骄子。再不济,也是北京郊县的。北京市民侃大山的本事被这些本地司机发挥得淋漓尽致,乃至“北京的哥”全国都小有名气,其政治敏感度甚至超过外地一个地委书记。难怪有人调侃:那时的他们个个都好像是刚开完政治局会议出来的,上至国际形势,下至国家大小事,无不知晓,分析的也头头是道。
这次回国,独自一人,有机会搭乘网约车/出租车。咱旧习不改,一上车就主动与司机们聊天。下面是三个司机聊的他们自己的一些情况,不敢杜撰,希望没有涉及他们(其姓甚名谁我都没问)的隐私:
八、九十年代的出租车司机是高收入群体,一个月能挣三、四千元,是普通工人工资的5倍。如今时过境迁,北京现有约6万辆巡游出租车,而兼职不兼职的网约车则至少有20万辆以上。由于市场供大于求,网约车司机经常每天工作12个小时,也就维持个温饱,生活的压力可想而知。通常,他们还要被网约车的平台抽成收入的25%至30%。没有休息日,每天如此,我问那几位外地师傅,为什么不干脆回老家去开车?他们说老家不行,更接不到单,也挣不到钱,这就是为什么辛苦,还有这么多人(90%)宁肯北漂。在这种大环境下,现在的网约车司机累得半死,哪还有太多的闲情热衷于聊天?少了北京本地的侃爷,自然也不再像他们的前辈那样奢谈国家乃至国际大事了。
据说,网约车普及之后的今天,在北京很少再能遇到那种对中南海政治风云侃侃而谈如数家珍的司机了,司机们对澳大利亚总理这两天来华访问(上图)这类本该自豪的新闻,也已失去了感觉。和司机们聊天,了解到了他们行业的生态。在同情司机A的同时,也让我知道了中国目前就业的状况。原本小学生都能干的工作,竟然有这么大比例(20% - 虽有些怀疑)的大学生“卷”入其中。真的是他们相应号召,愿意“脱下孔乙己的长衫”了吗?有如N年前“知青”的我,觉悟爆棚,那可真是自愿相应号召,“到农村去,到边疆去,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 (1)的呀。。。。。。
(1). 当年全民皆知的口号:全世界人民团结起来,打倒美帝!打倒苏修!打倒各国反动派I
(2). 当年我满怀激情,就是唱着这首革命歌曲上山下乡的,歌词到现在我还能记得:
到农村去,到边疆去,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
到农村去,到边疆去,到革命最辛苦的地方去!!
祖国呀祖国,养育了我们的祖国,
要用我们的双手把你建设的更富强。
革命的青年有远大的理想,
革命的青年志在四方!
到农村去,到边疆去!
让生命发出更大的热和光,更大的热和光!
二零二三年七月十三日
您是对的,感谢纠正。
我们应是同龄人?太多的似曾相识。。
“学制要缩短,教育要革命”。 - 似曾耳熟呀!
我到现在还没有太明白何为二本,还有您说的三本。传说,深圳开网约车和跑外卖的大专生有40%?
是的,但前提是有国内的电话(号码)和支付(微信,支付宝)。
历史常惊人的相似?
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
网约车还算刚需吧?
天朝首都最大直径绝不会超过500里?不会是散布虚假信息,唱衰天朝吧。
好像??
俺太感叹北京出租车司机的神奇了!把北京地图摊开,量出北京的最大直径。坐上他们的车,即便开过北京的最大直径,也绝不会超过500里吧,何来一万里路?上了他们的车,和他们聊一路天。到下车的时候,就胜读万卷书?北京的出租车比天朝的院士不知神奇多少倍!
您“胜读万卷书”以后写出的文章,和一般的文章肯定不一样。那么,俺们读了您的这篇文章,算是读了多少卷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