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发现很多人的修行,专注于创造一个安静的环境,然后静坐达到定心。这样也没错,如果你足够努力确实可以在安静的环境里打坐,逐渐进入无思想,然后进入所谓的《定态》,很多年前我就可以这样做了,不知道为什么,也许是“上辈子”常做这个东西,我的进展很快,差不多半年不到就可以轻易达到无思想然后进入定态。定态不是睡着,是有知觉的的,好像是进入某种TRANCE,完全无思想,空白,长时间漆黑,一旦进入定态一二小时后,偶然飘来要出定的冲动,才突然感觉到很难退出定态,有点像沉睡中突然意识到在睡觉,意识上努力要醒来,就是醒不来一样。一般在两小时后到三小时间,可能出现所谓的三昧态,很难说清,逐渐被某种能量或圣光整体覆盖贯穿,与圣光般的能量完全融合,不再有任何个体定位,是一切的一切了。那时差不多天天静坐,中午一小时,晚上两到三小时不等,像上瘾了一般。那时感觉到悟道了,以为达到三昧,体验短暂的整体无二经验便是悟道了。但是每次出了三昧,回到生活中,烦恼,情绪,分辨照常出现。那个定态好像必须进入刻意营造的环境才能达到,出了这个特殊的环境就没有了。
后来我发现,真正的悟道不可能是建立在某一种经验形式上,应该和经验形式毫无无关。在静坐中体验到三昧很不错,但和开悟无关。静坐可以静心,可以获得三昧经验,这只是经验变化。虽然在表象上有清心健身的益处,但还是在梦里。晚上在梦里也可以打坐然后进入三昧态,但醒来后发现都是假的,完全没有发生。假如第一个晚上梦见梦中的三昧态,然后你醒来了。假如第二个晚上梦见在某极权国家的集中营里当可怜的奴隶,然后你也醒来了。虽然这两个梦境内容不同,一个看似高尚愉快,另一个看似卑贱痛苦,但醒来后发现它们都是假的,没有任何区别。这就说明,经验内容的不同根本没有差别。任何建立在美好经验的基础上体验出来的“悟”不是真悟。真悟是超越任何经验形式,在不排斥经验形式的好或坏的同时,发现一切经验形式是完全无差别的。无论你的“生活”是极权国家集中营里的奴隶,还是幸运地出生在某亿万富豪的家庭,这两种经验都是纯经验能量流,对无我的本质是没有差别的。无论你从一个噩梦中醒来,还是从好梦中醒来,梦都是假的,空性的,看似发生其实没有发生,因而经验内容的差别完全没有影响。对SELF不增加什么也不减少什么。
原来以为必须到静坐的定态中实现三昧,好像获得了原来没有的高级层次。而鄙视当下的平凡乏味的每分每秒的日常经验。其实不然,美好的三昧经验和看似不美好的乏味的日常生活是完完全全无差别的,它们都是纯经验能量的伪装,都是《空》即时即刻装出来的形式。表象上的差别不改变本质上同一无二。如果静坐中的三昧非常美好,那么眼前的时光是一样的,无差别的。品味眼前看似乏味的时光就是高级的三昧体验。神圣的《道》(或空)伪装成眼前的乏味时光,你就看不出来了,要鄙视它。就好像上帝伪装成一个乞丐,你看不出来,要鄙视她。假如你认为眼前的生活很痛苦,没有意义,没有指望,没有前途,你完全看错了。思想把没有故事情节的经验编织成一个让你悲哀的故事情节来,好像被一个梦卷入把梦当真了,这看似负面的经验完全不是思想述说的故事那样,它是神圣的经验流,故事并没有真的发生。不要相信思想述说的故事,一切思想述说的都是错的。思想述说有一个可怜的“你”在过一个痛苦的“生活”。这是假的!根本没有“你”,也没有痛苦,也没有“生活”,只有纯粹的整体经验能量即时即刻的呈现(流)。
那种刻意地去营造的安静不是真正的安静,因为“你”习惯地去偏爱某一个理想的经验环境,而排斥另一个不理想的经验环境。物理上的安静不等于心的安静。什么是真正的心的安静? 那就是通过品味表面上千差万别的经验形式,品味到它们实际上是无差别的。随着品味的加深,吵闹的市场和静坐中的定态都是同一无二的,是无差别的。当你行走在吵闹的市场中时,就像你在静坐中的定态一样,是纯粹的经验能量(流),怎么可能有差别呢?
同样道理,思想总是习惯地把“运动”和“停止”区分开来,其实现实没有“运动”和“停止”这两个对立的概念。它们是连续一体无二的经验能量的表现形式,表面上的PATTERN不同,不等于真的不同。在《非传统静思提纲第五集》我建议你们做这个实验:观察慢慢地从静止渐入运动,然后慢慢地从运动返回静止,然后再重复,奇妙的是,多次来回后,你会发现运动和静止的差别开始模糊不清了,无法确定哪里是静止的结束和哪里是运动的开始。你会吃惊地发现原来这种差别是思想把纯粹的经验连续流概念化然后切割开来,无中生有地幻觉出这些概念来。
同样道理,让我们更深入一层去观察,我们一直听到大师们说,思想是痛苦的根源,我们好像被洗脑一样地认地“思想”是一个坏东西,必须通过打坐去清除这个坏东西。你认为一旦思想停止,进入了定态,就是通向觉悟的坦途了。其实大部分人都误解了。虽然思想再不停地述说编织出来的幻想故事,但思想作为一个整体经验能量(流)不是问题,思想能量呈现本身并不邪恶,只要你不相信或忽视思想述说的故事情节就可以了。思想能量的来来去去根本不是问题。当你认识到这一层次,你就把思想当成是一个没有故事的整体经验能量的呈现,而不随之进入它想述说的故事情节里去。思想不再是一个坏东西,它就像窗外吹过的微风那样无关紧要。你不再去刻意追求“无思想”的特殊环境。“无思想”和“有思想”对你来说已经没有差别。有时候你可以对自己说:“想吧,想一千个思想吧”,奇怪的是,一旦你放松了,无所谓思想的来去之后,思想反而会逐渐减少。
回到本文的主题,真正的定态是什么?真正的心静是什么?绝不是刻意营造的一种状态,也不是物理意义上安静或停止,也不是静坐中才能获得的三昧。真正的定态和安静是超越经验形式的,它是深刻的体会到任何经验形式的《无差别》性。
思想和无思想,无差别。
运动和停止,无差别。
高兴和烦恼,无差别。
痛和不痛,无差别。
舒服和不舒服,无差别。
“为”和“无为”,无差别的。因此道家强调《为无为》概念。
三昧和日常平淡,无差别。
“我”和“世界宇宙”,无差别。“我”的出现就是“世界宇宙”的出现,“我”消散就是“世界宇宙”的消散,根本就不存在“我”和“世界宇宙”这两个分离的个体。
“悟”和“不悟”,无差别。
以前以为“我”这个“人”可以获得“醒悟”。后来发现完全不是这么回事。只要认为有“我”(EGO)在有“人”在,已经不自觉地陷入了基本幻觉,幻觉怎么可能“悟”呢?佛在LANKAVATARA SUTRA里说的再清楚不过了,“人”是永远进不了涅槃的。
当有人问我:“你到底开悟了吗?”,我回答他,“我没有开悟,因为无法找到《我》”。所谓的《开悟》是整体能量的本性,是不需要获得的某种“状态”。只要那个个体“我”(EGO)的幻觉消散了,《开悟》不再属于任何个体,是自然而然的。
建议你慢慢品味一切经验形式的《无差别》,品味《无差别》和品味《无我》是等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