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更有梦书当枕

从上海到西雅图,从新闻采访到中文教育,唯一不变的是对文学的热爱。爱读中英文好书,爱听古典音乐,爱看惊心动魄的影视剧,爱美食,爱烹饪,这一切都融入笔端,和同人切磋。
正文

蛋糕的滋味

(2022-09-14 11:53:27) 下一个

传说中法国废后玛丽•安东奈特对饥饿的暴民说:“没有面包,就吃蛋糕吧!”可见以前法棍(baguette)是能夹在腋下带回的日常主食,而蛋糕则是贵族的奢侈品。

在我记忆中的童年,故乡小城的生活还是很贫瘠,物质极不丰富。生日能吃上一碗加个荷包蛋的阳春面就很满足了,对生日蛋糕并没有太大的执念。市面上有售的是一种叫做“鸡蛋糕”的食物,简简单单鸡蛋和面粉混合,加入植物油和牛奶,刚烤出来金灿灿、香喷喷的,很诱人。冷却下来以后,油渗入了包装袋,颜色变成深棕色,质地也厚重起来,略微有些腻。

离家乡不远的上海,则是以西点闻名的。据说我母亲曾经带着牙牙学语的我去拜访住在陕西南路、淮海中路交界处的亲戚。他们家不远就是著名哈尔滨食品商店。热情的亲戚给我买了一块奶油蛋糕,在当时价格不算亲民,偏偏我不识货,拒吃,这是于是我与奶油蛋糕缘铿一面。

在不知不觉间,奶油蛋糕在市民中流行起来。一到节假日,副食品公司就会提供大尺寸的裱花奶油蛋糕。这奶油有天然奶油和人造奶油的区别。天然奶油是用奶油(cream)和色拉油打出来的,比较厚重,但是很容易在室温下保存。春节时,可能一个奶油蛋糕这家送到那家,兜兜转转又回到了最初送礼人的家里,还是完好如初。而人造奶油就是上海人所谓麦淇淋(margarin),从植物种子中提取的油经过氢化,降低不饱和度,成为固态的脂肪,看来几乎可以乱真。仿造的好的,在美国获得了这条广告语--I cannot believe it’s not butter 我不相信这不是黄油! 我先生告诉我在他记忆中的上世纪八十年代,上海还有一种奶白蛋糕。主要成分中不含有油脂,由生鸡蛋蛋白在酸性环境下,加白糖打泡而成。我想象一下,大概类似于法语中的meringue。这些蛋糕在口感上都远远不如现在最流行的鲜奶油蛋糕,挑食而任性的我常常只掰下蓬松的蛋糕底托吃。

九十年代则是鲜奶油蛋糕的江湖。因为原料和人工都比较高昂,整买以六寸蛋糕占据主流,一小角的零售也大受欢迎。那时上海的时髦男女,谁没有吃过红宝石的鲜奶小方呢?虽然从制作原理上来讲,就是一小方块蛋糕上加了掼奶油(whipped cream),但是当年吃来,甜而不腻,软而不塌,蓬蓬松松的鲜奶油,口感和质地都算上乘。那时候开始有面包房兼蛋糕店的兴起,从老牌的德大、凯司令的复兴,到后起的克莉丝汀、宜芝多,蛋糕扮演的角色也不再以送礼为本,而是大家喜爱品尝的糕点。

来美国前,我想象美国应该有很好吃的西点。没想到,如张爱玲所说,她即使在纽约吃的美国甜点都完败于上海的佳品。印象中好吃的两家蛋糕店都是中国人开的。一家在纽约的法拉盛,他们的拿破仑酥松香脆,显然是改良后的产物;一家在西雅图的唐人街,叫做A Piece of Cake,用上海话来说“价钱镪,米道嗲”(价廉物美),可惜如今已经关门大吉了。

到了新冠期间,我和先生居家办公,闭门不出。在繁忙的工作之余,每天的下午茶成了我们休息放松的时间。闲不住的我就开始自己琢磨做蛋糕了。开始做的时候,屡战屡败。戚风蛋糕总是塌陷,蛋糕抹面惨不忍睹。耐心的先生愿意吃所有的残次品,并且鼓励我:“味道还是很不错的。”一位我崇拜的美厨娘有一次提起:“有问题,问谷歌;学技巧,看油管。”我点入了YouTube的烘焙频道,哇!这一下眼界大开。有各种各样的蛋糕制作视频和贴士,而我最爱的是上海人萨姐的频道。我亦步亦趋跟着东施效颦,居然也偶尔能有几个像样的作品。

先生是一位摄影爱好者,为了拍好我做的糕点,他专门采购了背景纸、反光板、摄影灯、摄影伞等设备,每次都精心调好光线,采好角度,过后又用软件仔细加工。

在圣诞节,我做了一个树根蛋糕,不小心树根歪了,而抹面也不理想。先生鼓励我:“没关系,自然界树根很多就是歪的呀!哪棵树的树干是光溜溜的呢?”我们在店里花两三个美金买了一个圣诞老人的胡椒瓶,放在蛋糕旁边做装饰,顿时画面灵动起来。

瑞士卷本来是我的弱项,不是底火太过,烧焦了蛋糕的底层;就是蛋糕太湿,没有办法卷成型。最后解决的方法是买了一个方形的金色烤盘,大小正好,垫上烘焙用的油布(不是烘焙纸),挂上一个烤箱温度计。烤出来的蛋糕,有相当漂亮的毛巾面。加上用合适的裱花嘴裱上奶油缎带,就是一个美美的草莓瑞士卷。

最近,西雅图的天气开始炎热,家里的大烤箱不得不闲置下来。这时,免烤蛋糕就大受欢迎了。一层一层用吉利丁粉凝固鲜果泥和奶油奶酪(cream cheese)冻起来的草莓慕斯蛋糕和芒果慕斯蛋糕,加以简简单单的水果装饰,在先生的照相机下,就成了大片。口感呢?先生说好像夏天吃冷饮,但是没有冰淇淋那么厚重。记得在夏威夷大岛吃到过一款当地的冰淇淋,牌子叫做“岛屿微风”。我觉得形容慕斯蛋糕庶几近之。

远隔重洋的父母兄嫂惦记我辛劳,自然心疼;但是看到成品,又称赞不已。我妈妈说:“真材实料,没有添加剂和防腐剂,健康又美味!”但是我告诉她,我记忆中最深刻的蛋糕是在我大学的一个暑假品尝的。暑假的日子一天天如流水过去,大家都忘了日期,到晚上,才发现是我的生日。父母不顾酷暑,不怕夜深,去对面的面包房买蛋糕。那家面包房已经快要打烊了,但是听说是过生日,赶快去库房拿了一个蛋糕胚出来,裱上花,加上“生日快乐”的字样。蛋糕的滋味嘛,我不记得了,但是父母和亲人的祝福永远在我的心上。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