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屈子行吟》, 铸铜,60厘米 × 15厘米 × 30厘米,1984年,树人雕塑,入选第六届全国美展)
立在我们面前的这尊屈原雕像面容枯槁,形销骨立。汨罗江边,詩人边吟边唱,怀忧苦毒,愁思沸郁,面对波涛汹涌的江水,詩人仿佛在做投江一跃前的最后沉思。艺术家用罗丹印象派手法大刀阔斧刻划中国古代人物,有一种对冲穿越感,屈原忧郁深沉的眼神透露着悲壮的殛致。
屈原,约公元前340 - 约前278年,战国末期楚国人。名平,字原,又字灵均,楚武王熊通之子屈瑕的后代,丹阳人,是我国历史上一位伟大的爱国詩人,也是一个学识渊博,目光深远的政治家。屈原在担任大夫和左徒期间,心系苍生社稷,力主改革朝政,联齐抗秦。
由于在内政外交上与楚国腐朽贵族势力发生了尖锐的矛盾,遭到上官大夫笃人的妒忌,诬陷,最终导致与楚怀王的疏远,两次遭到流放,被逐出郢都。但他始终念念不忘自己的国家,希望楚怀王和后来执政的顷襄王召回自己,为国尽力,最后在楚国郢都被秦国将领白起攻破之后,他不忍心看着祖国灭亡,投汨罗江自尽。
端午节前,我拜访了雕像的创作者程树人先生。
去过温哥华唐人街的人,一定会对先侨纪念碑和壁画"历史瞬间"留下深刻印记,正是这位给唐人街留下浓墨重彩历史纪念的艺术家在上世纪80年代创作了这尊屈原雕像。
眼前的艺术家,儒雅健谈,常年累月的雕像制作生涯造就了他结实的体魄,使他看上去比同龄人年轻。
談起屈原这位令人尊崇的历史人物,程树人感时伤怀,口吟一诀: 每逢佳节倍思卿,天问九歌卿豪情,忠君爱国痛至死,汨罗江水悲不停。
《屈子行吟》是目前为止程树人自认为最满意的作品。回顾创作过程,艺术家大叹身逢其时。
上世纪70年代末,为毛主席纪念堂雕塑设计,刘开渠先生借机将全国雕塑工作者调离学非所用的悲惨境地,重新组织全国雕塑界。程树人也被从上海工艺品公司借调出来,有机会重拾雕塑。《屈子行吟》 就是此时作品。
为屈原塑像,是艺术家梦寐以求的心愿。程树人爱詩,“楚辞""九歌"对他古典文学中国文化的滋养,屈原忧国忧民爱国情怀带给他的心灵震撼,都是他创作的动力。又正值壮年盛时,内心创作激情如火山般爆发,创作进入井喷期,好像要把前十年的损失补回来,艺术家充分发挥中央美术学院6年练就的扎实功底,詩歌给他的雕塑创作带来灵感,詩与雕塑的结合使他如虎添翼,屈原雕像就这样"应运而生"。
作品是艺术家的生命,艺术品是创作者对社会的贡献,而激情和活力又是作品后面的动力,相对而言,技巧技法只是铺垫而已。
我们的交谈时不时被一阵阵喧闹喝彩声打断,窗外,湖上龙舟竞渡,百舸争流,一年一度端午纪念活动正如火如荼。划龙舟,包粽子,饮雄黄酒,书画写詩 ...... 中国文化传统的传承就这样生生不息,代代相传。
(写于2018年端午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