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我的博客复制一份至《海外博客》
由于数据量较大,请您耐心等待复制完成
复制
正文
泥人国的孩子
(2018-12-24 21:07:07)
下一个
我和上海市少年宫结缘最早可追溯到四岁。有一天,爷爷带我走过那片春意盎然的芳草地。透过高高的围栏,望见里面洁白的大理石大厦,花树掩映的草地,小朋友们正围成一圈,观看航模表演。那只凌空翱翔的飞机时而穿破云层,时而低飞浅翔,引起一片喝彩声。爷爷告诉我: 这里就是宋庆龄奶奶创办的少年宫,专供小朋友游戏和学本领的地方。"从此,我有了一个新愿望: 将来有一天,我也要进少年宫学本领!
上学后,这个盼望已久的机会终于来了。一天,校园里传出消息: 少年宫要来学校招生了!只有学习好的同学,老师才会推荐他(她)到少年宫。于是,成绩不好的同学都暗自懊悔自己平时没把学习抓紧。我却非常自信,果然图画老师把我找了去,问我:"你喜欢雕塑吗?" 我还是第一次听到"雕塑"这个词,不解地摇摇头。老师又问:"你知道'泥塑收租院'吗?" 这下,我就明白了,原来老师是叫我去捏泥人。我高兴地点了点头。
进少年宫先得通过严格的考试。我记得考题是叫我们每人创作一幅画。我画了一个小孩跳远,技法虽稚嫩,却画得很认真,我被录取了!
一进少年宫的雕塑室,仿佛进入了一个多姿多彩的世界。陈列台上,摆满了形态各异色彩生动的泥塑手工艺品: 有英勇善战的杨子荣,英姿飒爽的李铁梅,还有气势威武的武松打虎 ....... 置身于泥人国的美妙宮殿中,我忘记了自己,忘记了周围的世界。以后每逢欣赏到一幅美妙的图画,一件精美的工艺品,或是观看一场精彩的电影,这种忘乎所以留连忘返的审美情趣一直伴随着我,成为我人生一大乐事。
学雕塑,首先要打好绘画基本功。我先是在虞子骏老师的班上学,后来就正式轉到刘明浪老师的班里。上课时,练习画石膏像; 下课后,自己画写生。我成天背着个画夹,走到那儿,画到那儿。弄堂里洗菜的老太太,玩耍的小弟弟 ....... 都成了我的画中人。每次上课前,都要把习作给老师看,若老师在旁边打个"好"字, 那我几天的心情都是美嗞嗞的。老师还经常组织我们外出参观和写生,重型机器厂,玉石雕刻厂,油画雕刻院,长风公园,动物园,植物园,青浦朱家角等等,都留下了我们的足迹。
在正式雕塑前,先要在头脑里构思,画在纸上,用泥巴打小样,做起来才能胸有成竹,一气呵成。记得我在制作雕塑"孙悟空三打白骨精"之前,阅览了"西游记""孙悟空"等连环画册。在一个有限的空间,既要考虑到泥土本身的特点,又要充分反映出主题思想,做到形神兼备,对一个十几岁的孩子来说,并不是一件易事。在刘老师的帮助下,经过艰苦的劳动,几易其稿,终于完成,参加当年的上海市少儿美展,还荣幸地出席万体馆上海市优秀少年儿童代表大会并发言。
童年时期的一次小小成功,为我今后漫长的道路奠定了基础,在碰到困难时,给我信心,予我勇气。
我在少年宫的学习生涯一直持续到考取重点高中。起先曾有过在美术方面深造的念头,但到初三,偶尔被报上一篇高考状元(后来考取复旦大学)的文章所吸引,而轉考复旦。
感谢老师,为我部分作品拍照留念,可惜大部分作品经不起岁月的流逝或送人或破损。
"少年情怀总是詩", 这情怀永系上海市少年宫,永远牵挂着泥人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