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之声"报导,
"中国究竟会否提供俄罗斯武器,引起西方各国揣测。德国总理肖尔茨5日表示,中国已表明不会提供武器给俄罗斯,似乎暗示北京私下已就此事向柏林做出保证"。
1
中国与俄国的盟友关系,在战争前就形成了。开战一年多以来,中国向俄国提供的各类道义以及有限的物资支持,尽管引起美欧的不快/甚至产生警惕和敌意,但这些对抗性的情绪都在可控的范围内。在这种环境下,如中国向俄国提供军援,无论是协助俄国将战火推进到波兰边境(俄国人语), 还是协助俄国将战争维持在胶着状态,都会是 a bridge too far,导致美欧与中国彻底翻脸。
在美国全力对抗中国的国际环境下,失去欧盟给中国带来的损失,会大于与美国翻脸给中国带来的额外损失。在美国拜登总统"激烈竞争"的新对华战略下,欧盟与中国的苟合是横在美中之间的唯一屏障,妥善加以运用会大大减弱美国对中国的压力,这让失去欧盟成为中国政府无法承受的后果。
面对美国主导/美欧共同对中国"切勿向俄国提供军援"的强力警告,中国政府向德国政府的私下表示, 让德国站出来堵美国的嘴,就是中国利用欧洲替自己挡美国子弹的一个最鲜活的例子。
2
向德国承若自己不会援助俄国武器,既有讨好欧洲之意,也说明中国政府已经看到
1)俄国的战争努力已是强弩之末;
2)俄国的实力/国际影响力一定会被极大地削弱。
作为俄国的盟友,中国无力扭转战后俄国影响力大幅下降的趋势。但中国能做的,是努力管控俄国影响力的"削弱程度/以秩序"。为了达到尽可能保证俄国有序/有节制的削弱的目的,中国必须在日后有关结束战争的谈判桌上占有一个重要的席位。通过对俄国张狂的控制(反对使用核武器), 中国反而有了替俄国说话的资本。
外交上有一句话,外交谈判时,如果你不坐在谈判桌前,那你就会在菜谱上 (If you are not sitting by the table, you'll be on the menu)。为俄国争取战后的利益,中国也在维护自己的利益,同时以俄国的保护人身份出现在世界面前,为战后的中俄盟友关系打造一个新的主次格局。
这是中国在努力争取的目的,能否成功或成功多少,还取决于美欧的态度。在争取美国信任已经不可能的情况下,中国目前把注意力投放到"讨好欧洲"的方向上。
3
抛出中国和平12点/承诺中国不会援助俄国武器后,中国就可以"和平使者"的名义下,在战争之外对对普京的战争进行一定程度的管控,且不必担心战争期间俄国与自己翻脸, 就如美国通过管控武器级别的输出,对乌克兰的战争行为进行管控,而不必担心乌克兰语自己翻脸。对俄国战争行为实现管控后,中国就为自己日后坐在谈判桌前创造了条件(必要时,习近平必须抛弃普京)。
4
中国与俄国的翻脸危险,不会在战争中,但可能在战争后。中国文化中缺少"节制"的元素,导致中国人 在日后主导中俄同盟的操作中用力过猛,突破俄国的忍耐极限, 新仇旧恨战后一起爆发(如果俄国没有在战争后期瓦解的话)。
****
且不说是否有这个实力,普京怕是没有机会了。
战后的俄国,分崩离析(内战)还是勉强维持一体,都不大会有普京的位置了。
***
你重复这些话,没有任何意义。这次不删你,下不为例。
你这些废话让你在此不受欢迎。不要腆着脸再回来了,好不好?
不要把他人的客气当作自己的福气。中共现在的困境,就因为违背了这个戒训。
这说明尽管发达国家占世界经济比重仍旧很高,但也就是能养活自己,对其他人的发展的贡献远比中国小。
这就不是仅仅是国力的区别,也是“朋友”这个概念的区别,这就不难解释为什么尽管世界上很多国家也谴责俄国进攻乌克兰,但有140多个国家不参加对俄国制裁的原因,就是打嘴炮,或者说是跟着中国走。
中俄经济高度互补,第一资源进口国与第三出口国的概念,中国是这场战争最大获利者。
第一,中国绝对会军援俄国,但前提是俄国在战争中处于劣势,需要军援。目前俄国在战场上占有优势,巴赫姆特被俄军占领已经是事实,市中心已经升起俄国国旗。乌军不得不在城市西部郊外建立防线,等于顿巴斯地区完全被俄国控制,俄国已经实现控制乌东四州的战略目标,不需要继续往前打。而且因为获得交通枢纽巴赫姆特,俄军进可攻退可守,乌军处于绝对劣势地位。
而且美国必须在今年结束战争,否则拜登无法连任,因此俄国只需要再拖半年,乌克兰就会被西方抛弃,目前欧盟已经出现了停战方案,逼乌克兰接受。
因此目前中国没有军援俄国的需求。但中国已经说过与俄国的关系上不封顶,如果对中共有了解,就应该知道这种话不是随便说的,而是与俄国达成默契,获得俄国的信任。而如果俄国不认为中国会在关键时刻尽一切帮助俄国,是不会同意这种说法的。普京提议把远东700万平方公里交给中国经营管理,就是回报,等于解决中国粮食问题。
第二,中国很清楚这场战争只能是政治解决,不可能是战争解决,因为强势的一方俄国从一开始就没有打算占领整个乌克兰,否则不会只动用二十万军队。乌克兰已经动员了大致150万军队,CNN最近报道的乌军死伤在60万,因此乌克兰不可能在短时期内赢得战争。
那么就需要一个可以作为协调人身份的大国存在,很显然不可能是西方国家,因为都是参战国,只剩下中国和印度有可能扮演这种角色。
这就是为什么战争一周年后中印都提出了自己的和平方案,只不过印度影响太小,世界只关注中国的方案。
因此中国不会轻易公开军援俄国,否则无法保持这种身份,但谁都不会怀疑中国不军援俄国,但哪怕有证据也不会说,因为与中国撕破脸的代价太高。不仅是失去谈判协调人,更要命的是迫使中国公开站在俄国一边,一旦中国公开军援,西方处于绝对劣势。没看到泽伦斯基连拜登都敢骂,却不敢骂习近平和中国?因为害怕失去中国作为协调人。
第三,中国的底线是俄国不能输掉战争,因为这场战争是北约东扩导致的,如果俄国失败,美国必然复制这种事情在亚洲,QUAD就会成为亚洲北约(目前印度和澳大利亚不积极),亚洲就会出现代理人战争,中国的发展进程就被打乱。如果亚洲有十年和平时间,RCEP会让中国和亚洲成为世界中心。也就意味美国必须在十年内发起对中国的战争,而且只能是代理人战争,因为美国军力去年开始落后中国。并不在乎这个亚洲的战争谁输谁赢,都能遏制中国发展。
这场战争今年就会有结果,乌克兰会成为西方的牺牲品。
****
1
俄乌战争中的各方(俄国,乌克兰,美国,欧盟,中国),尽管有盟友之分,对手之别,但都是在为自己争取最大的利益:
1) 乌克兰想收回失地;
2) 俄国想扩张领土;
3) 美国想用最小的代价尽可能消耗俄国的实力;
4) 欧盟想尽快结束战争;
5) 中国想利用这场战争的结果,尽可能削弱美国对自己的压迫。
2
看清楚这些后,用 "附录: 美国(美英)/欧盟/中国/俄国各方关系的背景 "为标尺,大形势就一目了然。
1) 过去一年间,各方的任务是战争的输赢,因此敌友分明;
2) 开战一年后,"战后格局"成为各方必须开始考虑的事务。各自心中小九九,会让以后的日子里,敌友的界限开始变得模糊。在大的原则不变的情况下,对手之间除了相互叫板,还会有互助;盟友之间除了相互扶植,还会有竞争。
各方都在为自己争取最佳的【战后国际格局】。谁为刀俎? 谁为鱼肉?
3
问题不是我怎么能看出来。问题是你怎么会看不出来?
你真的以為西方特別是德國像你說是蠢貨?
中俄關係, 你是如何得出普廷依賴中國的結論? 純粹是瞎編
中俄联盟
2022年2月上旬,俄国总统普京赴京参加北京冬奥会,中俄两国签署合作协议,中俄成为盟友,欲改变美欧主导的世界秩序。在俄乌战争尚未爆发时,面对拜登总统咄咄逼人的抗中架势,当时的习近平更需要普京, 中方甚至将声称中俄两国合作"无上限"。2022年2月24日俄乌战争爆发后,习普关系出现了转变,普京变得越来越依赖习近平。
美欧联盟
美国领导下的北约,确保了欧洲大陆的安全。在安全得到保障的前提下,欧洲大国(德国/法国)不甘心成为美国的附庸,总是寻机表示自己的独立性。俄乌战争的爆发后,美欧联合抗击俄国,团结紧密的程度令人意外。
美中关系
美国视中国为头等威胁,对待中国的战略方针是"激烈竞争,保持沟通/管控危机";
美俄关系
新的国际战略下,美国将俄国的威胁视为中国之外的次等威胁。 俄乌战争爆发后,美国不得不首先处理这一次等威胁;
中欧关系
欧洲需要中国来向美国展示自己外交独立性,中国需要拉拢欧洲已达到"联欧抗美"的目的。这一相关利用的关系,在俄乌战中爆发后被搁置。俄国是欧洲和平的威胁着,而中国是俄国的盟友,中欧关系变得日益紧张.
尽管身为俄国盟友,如果中国在俄乌战争中不过度倾向俄国(如提供武器援助/反对俄国核武器威胁),欧洲将视中国为解决俄乌战争的帮手,让自己对战争的进展有些摆脱美国的控制空间;利用欧洲的这一需求,中国因此争取到欧洲的帮助,来化解一些来自美国的"激烈竞争"压力。这是当前中欧在经济之外的另一个苟合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