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三道四(113)大学校长脱稿演讲居然成了新闻
最近看到网上有两位大学校长脱稿演讲成了新闻,真是百感交集!
实在不知道,何年何月,校长们给自己学校的师生讲话还要照着稿子念,而且还有著名的北大校长林建华,在北大建校120周年庆典大会上,照着稿子念,居然还把常用成语“鸿鹄之志”的“鹄”念成了“hào”,顿时舆论哗然。
现在,岂止校长们开会照着稿子念,君不见疫情期间那位湖北省委书记蒋超良在答记者问时,两眼不离稿纸,一直念下去,答非所问,贻笑大方!
言归正传,网上新闻标题是《西安交大校长全程脱稿演讲,句句振奋人心!》
王树国全程脱稿讲了什么呢:
“第一,要做一个有灵魂的人。
第二,要做一个走在时代前面的人。
第三,要做一个主动融入社会的人。”
王校长是在该校研究生开学典礼上即席讲话,十几分钟,深邃而慈祥的目光始终望着全场学生,从刚刚发言的教师代表、很年轻的郗平教授的事迹和业绩谈起,导入他要讲的三点,自然流畅,主题鲜明,重点突出。
王校长的“全程演讲”,成为新闻,不止是内容生动、语言流畅,而是有点“物以稀为贵”了。这样说,对王校长绝无不尊之意。因为鲁迅在《藤野先生》一文中,说他从东京到了仙台医学专门学校,就曾自喻是“物依稀为贵”。
何谓王校长是“物以稀为贵”呢?我不知道全国省部级领导有多少?也不知道像西安交大这样的大学校长算不算省部级?姑且算是吧!正如大学副教授和中学高级教师相当于“副处级干部”一样,大学校长至少也该相当于部级吧。中国那么多大学校长,只有两位校长面对全校师生脱稿讲话,那这两位校长就是了不起的“人物”啊!“稀”而“贵”则理所当然了!
如果按国家政策规定,正部级65岁、副部级60岁退休计算的话,当下这批省部级干部都是60后人。继续推算一下,他们读中小学时,正值十年动乱时期。他们赶上了恢复高考后的大学招生,但所受基础教育却乏善可陈,特别是语文基础普遍都差,乃致当时复旦著名数学教授苏步青校长,大声疾呼:“如果允许,我要先考语文,凡是不及格的就不要来学数学了”,后来大学都开了一门《大学语文》课。也许两位脱稿演讲的校长就是当年《大学语文》学得最好的吧!
再说这批领导,如北大林建华校长,在为校庆大会读错“鸿鹄”发音一事,发表的“道歉信”中说:“我很幸运,77级高考语文考试作文占了80分,词句和语法只有20分。否则我可能就考不上北大了”。
从1977年恢复高考至今,高考语文命题及试卷结构,几经重大改革举措,已经形成当今比较稳定的四大模块:语文基础知识及运用,现代文阅读,文言文阅读,作文。不幸的是,语文听、说、读、写,仅仅只考了读和写,不考听和说。高考这根指挥棒,左右了中学语文教学,一般中学语文课堂,随着学生年龄的增长,越到高年级,上课主动发言的越少。加之,也没有一本说话训练的教材,教师即使有心为之,也无本可依,学生的听说能力得不到基本的训练。也许这就是当今省部级干部不会说话、不敢在大庭广众之下脱稿演讲的历史原因吧!
现实原因呢?
还记得早在上世纪六十年代初,中国有一本厅级以上干部才有资格阅读的《内部读物》——前苏联的小说《州委书记》。书中那位已经腐化堕落的州委书记,离开了秘书,就不知道在会议上讲什么了。有一次,秘书已经为他第二天参加全州“生猪工作会议”写好了讲稿,他带回家放在桌上就睡觉了。他的夫人那天晚上去观看服装模特表演,回家后就把服装广告宣传页随手也放在桌上了。早上起来,州委书记急急忙忙抓起桌上的文件去开会。他在会上一直讲生猪问题,讲着讲着,与会听众茫然,书记怎么突然讲起来服装表演了呢?原来,秘书写的讲稿他看都没有看,早上慌忙之际,把夫人带回的广告内容那一页夹进会议文件了。
自从给领导干部配备了秘书,依赖惯了,而且也没有养成老师备课的习惯,拿着讲稿在会上照本宣科,结果连一些常用词语也念错了,就出现了云南省长阮成发居然不识“滇”的天大笑话!
大约在1994年四五月份吧,我去海南儋州市参加一个会议,顺便去洋浦管理局与我的朋友江上舟局长相见。
我去的那天,他比平时更忙一些,我们坐下来不一会,省政府有关部门就来电话,通知他说,国务院副总理陈慕华马上要到洋浦视察工作。
他放下电话,立即让秘书进来,对秘书说:“你马上打电话给省政府领导请示一下,陈副总理来视察,中午是否在洋浦吃饭?吃饭时是否需要我作陪?”
秘书出门后,我们继续聊天。他非常关心海南省的教育现状,尤其关心外地教师来海南后与当地教师的关系处理得怎么样,他准备去内地招聘教师来洋浦办学。
我们聊得正欢的时候,秘书进来看着他,欲言又止。他说:“李老师是我的朋友,你说吧,没有关系的。”那位秘书吞吞吐吐,很不好意思地开口说:“局长,请问你刚刚要我去问什么啊?”
江上舟看了看我,那眼神似乎是在问我,你看这秘书怎么连我这么标准的普通话都听不懂了?!他长叹一口气,一字一句地说:“你去问清楚:第一是陈副总理中午是否在洋浦吃饭;第二,如果在这里吃中饭,是否要我作陪。要快!”
秘书出门后,江上舟笑着问我,你们语文老师现在教不教学生学习说话和听话呀?我告诉他,因为恢复高考以来,语文从来就没有考过听和说的能力,所以语文老师一般不重视这两方面的教学和训练。他莞尔一笑,原来如此,那我就不能批评我的秘书了!
总而言之,主要领导即席讲话,脱稿演讲,是任何人都替代不了的,必须亲力亲为。因此,建议领导们记住鲁迅的话:“急不择言的病源,并不在没有想的工夫,而在有工夫的时候没有想。”(鲁迅的《华盖集·忽然想到》)
这里的“想”,俗称“打腹稿”。
打腹稿一定要简捷明了、条理分明。
为此,首先要明确开什么会,与会人员是干什么的。说白了,就是“到什么山上唱什么歌”、“看菜吃饭、量体裁衣”。
第二,讲话要点要明晰,像王校长那样最多就讲三点。
第三,讲话重点要突出,重点在围绕会议的主题和与会人员最想听的内容。
【附录】教育随笔(5) 即席讲话 条理分明
1983月10月29日上午,中国科学院数学研究所的陈景润教授,在我们的校友罗声雄教授的陪同下,来到华中师大一附中。那天学校正在开秋季运动会。当陈景润和罗声雄两位教授在学校领导陪同下,走上运动场边的主席台时,广播中传出播音员无比激动的声音,告诉同学们一个特大喜讯:“著名数学家陈景润教授到我们学校来啦!请大家到主席台前面集合,听陈教授讲话。”
自从著名作家徐迟1978年发表了报告文学《哥德巴赫猜想》之后,陈景润就是天下莘莘学子的偶像,尤其是像华师一附中这样的省重点中学的学生更是崇拜他。听到广播后,大家立即停下各项活动,迅速跑到了主席台前一睹著名数学家的风采。
陈景润先生那天身著蓝色中山装,就像当时华师一附中所有男老师的穿着一样,只有那副深度近视眼镜最能展现他数学家的风貌了。
在大家的热烈掌声中,他开始即席讲话了。
陈教授讲话条理分明,首先赞扬华师一附中是一所非常好的学校,华师一附中的学生都是非常出色的学生,比如说像同事罗声雄。
接着讲同学们能在这样好的学校学习是非常幸福的,此时他回顾了自己的中学生活,无限感慨。
当他讲到那时生活的艰辛时说,有一次躲敌机空袭跑防空洞时,他把自己的一双“空前绝后”的鞋子跑掉了。当大家正在疑惑是什么“空前绝后”时,他解释说,所谓“空前”,就是鞋子的前面已经露出了脚趾头;而“绝后”呢,就是鞋子的后跟已经磨得没有了。大家在笑声中明白了数学家成长的艰难,更懂得了今天生活的幸福来之不易了。大家还在笑声中领略了数学家的灰色幽默!
最后他鼓励大家好好学习,天天向上!
陈景润教授的即席讲话条理分明,风趣幽默。虽然已经是三十多年前的事了,往事并不如烟!而是历历在目、栩栩如生!
陈景润是大科学家,他的逻辑思维非常了得,当然即席讲话就非常好啊,我们一般人怎么做到即席讲话条理分明呢?
俗话说“天下无难事,只怕有心人”。
首先我们要明确“即席”的“席”,是在哪里,也就是说,讲话的环境怎么样;再看入“席”的是什么人,也就是说讲话的对象是谁。这也是我们通常所说的“语场”和“语境”。
顾名思义,“语场”就是讲话的场合,“语境”就是语言环境。它们的区别在于,前者主要研究讲话的外部环境;后者主要研究讲话的内部结构。通俗一点说,前者就是“到什么山上唱什么歌”,后者是“见什么人说什么话”。这就是即席讲话一定要有针对性。
目标明确,就知道该讲什么,不讲什么;就明白先讲什么,后讲什么;就懂得讲话的重点是要什么,不要讲什么。当这些什么什么都搞清楚了,即席讲话也就自然条理分明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