闲话人生(196)我的初恋
2018年1月20日
常言道:“哪个少女不怀春,哪个少男不钟情。”当人生的青春不期而至的时候,每个男孩女孩都会有自己喜欢的人出现,只是大多数男孩和女孩,都会将这份令自己脸红的爱恋隐藏在自己的心底。
然而,当两个少男少女在同一个班级共同学习的时候,那种相互之间的好感,渐渐就会自然流露,而处在同一年龄段的少男少女们相互之间对此尤其敏感,在大庭广众之中,仅凭一个他人难以察觉的眼神、一个微不足道的肢体语言,立刻就会发现谁谁谁相好了,于是,在班级里迅速传开。其中,有真正是那回事的,传开也无所谓;有的开始并不是那回事,传着传着就弄假成真了。
真的也好,假的也好,弄假成真的也好。总之,在中学高中阶段出现这样的情况,从人的生理发育和心理需要的角度来看,非常正常。但是,不论是前三十年,还是后四十年,我们的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一直都不重视青少年的生理科学教育和心理个别辅导,让正在成长中的青少年自己在黑暗中摸索。因此,总是听到什么早恋的议论,在如何应对和处置方面,却没有什么可行方案出台。亲身经历告诉了我,早恋,其实绝大多数中学生都是初恋。
我的初恋是非常甜蜜幸福的,结果也是非常苦涩的。正如歌德在《少年维特之烦恼》中所说:“凡是让人幸福的东西,往往又会成为他不幸的源泉。”休学期间读歌德时,走马观花,亲身经历后才体会到歌德的伟大。
先说我们初识吧。高二下学期,我重读高二差不多快一年了。一天晚自习,我看到那位女同学正在看一本前苏联的小说《州委书记》,就去她旁边要求翻一翻。她不仅给我看了一下这本书,而且说,还有一本叫《叶尔绍夫兄弟》,都是她爸爸刚看完的。她还告诉我,这两本书都是“内部读物”,只有厅级以上的干部才能看。我喜欢看小说,但还不知道有这样两本书,而且必须是厅级以上的干部才有资格看。于是,引起我强烈的好奇心,非常想看这两本书,就请她看完后借给我看看,她笑着答应了。
也许是这两本书应了中国一句古话:“千里姻缘一线牵”。两本书看完后,我们就在一起谈读后感。我看了这两本书,才知道当时前苏联的相当一部分高级干部已经腐化。因此,更加感觉到毛主席的英明伟大,让我党的高级干部阅读这两本书,认识到腐败问题的严重性。更加觉得中国就是要大力“反修防修”。
而且,从那以后,我们俩经常在课余时间“谈话”。一个是团支部书记,一个是团员,谈话也属正常。后来,“谈话”越来越频繁,有时晚自习时间还在一起复习功课,经常帮她解答难题。再后来同学们就开始纷纷议论,班主任也找我谈话了,要我注意影响。原来班上的老朋友们听说后,也善意劝告我,“不要跑在时间前面去了”。我们后来也确实非常注意影响,很少在学校公开接触,但两颗少男少女的心却越靠越近,在学校、在教室等公开场合,为了“注意影响”,只有把“爱恋隐藏在自己的心底”。
到了周末,我们就回我家,那时,新武昌站已经基本完工,我家附近虽然盖了许多铁路职工的宿舍,但我们李家花园那一块还没有什么大的变化。当然,花园是徒有虚名了,早在公私合营时期,父亲和他的花木就已经“合营”了。
在开始修新武昌站时,花园就整体搬迁到青山区,成为“青山公园”的一部分。我们李家花园里已经没有花了,但是,我们家所处的自然环境,正如经常到我家去玩的那些老朋友们所说,真是一个“世外桃源”。我们家三面环“山”,东北方向那一面“水”,是一片藕塘,从那一片藕塘边走上东面的小山,山上种了一大片桃树,每当桃花盛开时,远远看去,真是美极了。
六十年代初,祖父去世了,二叔一家与三叔一家搬到“青山公园”,那么一栋大房子就只住我们一家了。我虽然住在学校,但周末回到家里,我也有一个独立的空间。因此,每到周末,有时是在周日下午,我们在家里可以自由自在地谈情说爱。遇到风和日丽之时,我们就到那桃树林里去享受大自然的美景,体味爱情的滋润。初恋是甜蜜的,初吻是难忘的,非常浪漫的,也是非常理性的。尽管我们俩经常同处一室,也绝不越雷池一步!因为我们都有远大的理想,她要学医,我要学工,憧憬读大学的美好未来!
初恋是甜蜜的,幸福却是短暂的,很快就到高中毕业了。参加1965年高考,自信高考成绩是不低的,但是,那个年代不公布高考成绩,结果是她被军医大录取,我却未被大学录取,而被武汉市教育局直接录用为中学教师。
那一年,武汉市教育局从高考落榜生中,录用了一二千人为中学教师。据说都是考试成绩很好,但或自己或家庭有这样或那样的“政治问题”。我是什么问题呢?在我退休之后的一个非常偶然的机会里,我终于看到了那份“政审”材料:
高考委员会人事组:
我校考生李培永的家庭成分问题,本人填的是中农,有时又填工人,外调材料又说是小土地出租。汉口考区对此提出过疑问。我们又到中南路派出所去进行过了解,据派出所同志谈,他家“至少是小土地出租,也可能是漏划的地主”但因没搞社教,成分无法肯定。究竟属什么成分,请你们根据档案中的材料予以确定,不过,根据这一情况,我们认为录取绝密专业是不适宜的。
另外,他本人在高三下后半学期表现不够好,要求自己不严格,接受同学意见不虚心,和一个女同学接近较多,影响不好,形成班上80%的同学对他有意见。这些缺点是原来评语中所没有的,特另作补充。
此致
敬礼
中共华师一附中总支
1965年7月23日
上述“补充”材料落款还盖有“中共华师一附中总支”的公章。看笔迹,是我的班主任吴传忠老师写的。在当年,我的档案中有这样一份共产党基层组织提供的材料,后果是可想而知的,没有被大学录取也是理所当然的。
当然“不宜录取”的主要原因,还是“家庭成分”问题。而第二段补充的那些“缺点”,促使“不宜录取”也是必然的了。
也许是我这个团支部书记在班上带了个头,我们那个班后来有四个男同学与四个女同学结了婚,他们是不是读高中时就“早恋”了,我不知道,因为我当时只管自己去了,没有关心我的同班同学。他们四对伉俪从高中算起已经是55年的老同学了,现在他们家庭和睦,儿孙绕膝,一生幸福美满!当然,我和那位女同学也各自都有了自己的幸福家庭!有意思的是,如果要计算我们班的“青梅竹马”成功率,那是高达80%啊!
我们这一代,人生经历大同小异,人生轨迹却与时俱进,古稀之年的人,还一起走进了微信时代,在微信群(39人)里如同回到当年的班上,互通信息,互相帮助,五年一大聚,年年有小聚,团结如初。母校60周年大庆时,我们班到了39人,那四对伉俪恩爱如初,与老同学谈笑风生。在学校食堂聚餐时,大家举杯共祝母校更加兴旺发达!祝愿班主任吴老师健康长寿!祝福大家身体健康!幸福长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