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以忘忧

古稀之年,知足常乐,助人为乐,自寻其乐!
个人资料
李培永 (热门博主)
  • 博客访问:
正文

闲话人生(169)千家街上的华师一附中

(2021-08-20 18:20:22) 下一个

闲话人生(169)千家街上的华师一附中

千家街上的华师一附中是当下中国百强高中华中师大一附中的老校区。他的前身是中南实验工农速成中学,由潘梓年、赵君陶等著名革命教育家于1950年9月创办,1958年更名为华中师范学院第一附属中学,1962年被定为湖北省首批重点中学。

先说千家街吧。

史载,千家街始建于武昌古城内侧,1906年,张之洞为便于粤汉铁路武昌通湘门火车站的交通,在现在的张之洞路与中山路交汇的路口,增辟一门,名为“通湘门”城门,同时在城内开辟一条街,计划在这条街道安置千户人家,故名“千家街”。

现在的千家街,与中山路大东门到武昌火车站那一段路平行,全长约1000米左右,南出口在张之洞路上,出口对面后来建了一栋四层楼栋商厦、旅馆,中山路小学。出口左边是武汉市药检专科学校,右边是湖北省公安厅的招待所。  

沿着千家街往北走,左边依序是一个手帕厂、武汉市化工研究所、原中南工农速成中学、原湖北大学教工生活区,它的北门正对着蛇山脚下的武珞路。

右边离公安厅招待所不远有一个千家街小学,然后直到北面大东门旁边出口基本上都是民居。当时千家街地处闹市,人口稠密,早已不是千户人家了。改革开放之初,千家街是武汉最早的小商品市场,每天从早到晚人流如织、摩肩接踵,人声鼎沸。

再来说说千家街上的我的母校华师一附中。

著名的湖北省首批重点中学华中师大一附中,闹中取静,校门就在这条久负盛名的千家街中间,朝南开。1958年,首义路小学毕业,我被保送到与华师一附中一墙之隔的湖北大学附中。一年之后,58年招的两个班初一学生,转并到华师一附中初中部。从此,我在那里生活学习了六年。

从学校南大门出来,大门对面是原工农速成中学,后来也是华师一附中的教学楼和教职工宿舍。

当时母校大多数学生走读,每天从南门走进学校,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栋两层的行政楼。一楼左边是团委和教导处,右边是总务处。二楼左边是外宾接待室和书记办公室,右边是校长室和档案室。穿过一楼正中往里走,就是学校的可容纳七八百人的大礼堂。1961年26届世乒赛为国家夺得团体冠军的著名运动员张燮林,曾在这里为我们表演他的削球绝技,过后,在全校迅速掀起了乒乓求热潮。

1988年9月开学典礼,我执教的高中语文实验班学生汪深,获得88年在芬兰举行的化学国际奥赛金牌第一名,在这里向全校师生生动地汇报了他夺冠的历程。这是铭记于华中师大一附中校史的大事件,也是学校教育改革征程中,在学科奥赛中第一次夺得金牌,更是中国中学生,自参加国际各学科奥赛以来第一次夺取金牌第一名。正如时任湖北省副省长韩宁夫在接见汪深和他的老师、校长时说的,“汪深同学的这块金牌,可以与洛杉矶奥运会许海峰的第一块金牌媲美!”

行政楼左边是一栋两层教学楼,一楼是初中六个班的教室;二楼是图书馆,教工和学生的阅览室;还有两间生物标本室。再往左边是一栋比较小的两层楼,是学校的卫生室。继续往左边走就是高中教学楼,也是两层,也叫“工字楼”,就是平面图为“工”字形。从校道右拐正门就是“工”字那一竖,一楼两边是化学实验室,二楼两边是物理实验室。从实验室之间的走道往里走,全部是高中学生的教室。

与高中教学楼隔着三个篮球场相望的是一栋两层的高中学生宿舍楼,我们学生称之为“红楼”,它在第三个篮球场边、田径运动场四百米标准跑道的终点处。

紧挨着高中宿舍楼、100米跑道边的是一栋两层的女生宿舍楼,女生楼后面是初中男生的两层宿舍楼。100米跑道起点边上是一栋两层的教师宿舍楼。教师宿舍后面是学生大食堂。

标准的田径运动场呈东西向,西面尽头是篮球场,东面跑道边,从北到南排依次是理发室、澡堂锅炉房、女生大澡堂、男生大澡堂,生物园地。沿着校道走,就到了学校南大门。

记得当年高中教学楼物理实验室对面,校道边还有一个校办工厂。

1980年,我历经艰难曲折调回母校时,校园布局基本还是读书时那样,就这个校办工厂改成了六间临时教室。也就是这几间摇摇欲坠的“危房”,因缘彻底改变了母校的面貌,让我们曾在那里就读的众多莘莘学子后来回母校找不到北了,只好在千家街上的华师一附中老校区找感觉了!

大约是1986年开学后不久吧,教育部一位副部长在湖北省教育厅负责人的陪同下,到华师一附中视察。那位副部长听完汇报后要去听课,李水生校长就陪同副部长一行来到一排平房简易教室。

那几间平房简易教室,是学校在1958年大炼钢铁时校办工厂的基础上改建的。

副部长从走进教室,环视“教室”后坐下听课,到听完那节课,一直都非常紧张。老师讲了什么,他全然不知。因为他的注意力始终盯着那天花板,特别是当学生高声朗读时,他看到那天花板,随着朗读声的高低在震颤时,晚春气候虽不热,副部长额头上却沁出了汗珠。

一下课,他就问李校长,你们还有几间这样的教室。李校长告诉他,就这六间,给一个年级使用。

他说:“听课时,你没看到那天花板都快掉下来了啊?万一砸到师生,你该负多大的责任啊?”

李校长:“领导啊,我们都知道,让师生在这样的危房中上课是非常危险的呀!但是,你刚才也看了整个学校的条件和环境,与日益增长的社会需求差距太大了。这也是没有办法的办法啊!”

副部长:“你马上请有关部门对这几间教室实地勘察一下,看看在确保师生人身安全的情况下,还能用多长时间。这是第一重要的。

第二,立即请建筑设计部门来设计规划未来华师一附中的教学用房。尽快报送到部里。”

我在当年9月21日,乘坐武昌到北京的38次特快列车,去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参加教材修订工作,在卧铺车厢,遇到了我们学校负责总务工作的钱副校长和总务处的李汉英老师,他们两人当时还带了一个很大的包装严密的木箱,我好奇地问钱校长:

“你们这是带的什么?到北京干什么呀?”

“学校准备改造的模型。送到教育部审查,然后申请拨款。”

钱副校长原来是我们语文组的高中老师,袁校长退休后,学校领导换届后上任的。记得那38次车是晚上七点多发车,我们俩在车上聊到十一二点才睡觉。他告诉我,自从那位副部长回北京后,李校长就要求他们抓紧时间,制定规划,讨论并确定方案,一定要充分发挥学校的优势,争取拨款。为了更形象具体说明我们的方案,特地请一位学生家长帮忙做了这个模型。

我和钱副校长都以为他们这次去教育部送审方案,不等个十天半月,至少也要个把星期。或许要等到一个月后跟我一起返汉也说不定。

真没有想到,第二天下午就接到钱副校长的电话。他说晚上就回武汉,学校的方案被否决了,要回去重新做。后来才知道,他们报送的方案及那个模型,教育部领导看了之后,一致认为太小家子气了,现在不是彻底改造的问题,而是要脱胎换骨,从整体上设计一个全新的华师一附中。

副部长来听一次课,就让华师一附中旧貌换新颜。

母校脱胎换骨之后,最大的变化是校门朝向对着车水马龙的中山路,树了一座古色古香的牌坊,上面是国家主席李先念题写的“华中师大一附中”校名。

原来东西向的运动场改成了南北向,场边的主席台和看台是现代新式样。标准的塑胶跑道和绿草茵茵的足球场。我们这些老学生走进运动场,不由得想起了当年那个运动场承载的许多难忘的记忆。

1983月10月29日上午,中国科学院数学研究所的陈景润教授,在他的同事和一生最好的朋友、我们的校友罗声雄教授的陪同下,来到华中师大一附中。那天学生正在开秋季运动会,当陈景润和罗声雄两位教授,在学校领导陪同下走上运动场边的主席台时,广播中传出播音员无比激动的声音,告诉同学们一个特大喜讯,著名数学家陈景润教授到我们学校来啦!请大家到主席台前面集合,听陈教授讲话。

自从著名作家徐迟1978年发表了报告文学《哥德巴赫猜想》之后,陈景润就是天下莘莘学子的偶像,尤其是像华师一附中这样的省重点中学的学生更是崇拜他。听到广播后,大家立即停下各项运动,迅速跑到了主席台前一睹著名数学家的风采。

陈景润教授那天身著蓝色中山装,就像当时华师一附中所有男老师的穿着一样,只有那副深度眼镜最能展现他数学家的风貌了。在大家的热烈掌声中,他开始即席讲话了。

陈教授讲话条理分明,首先赞扬华师一附中是一所非常好的学校,华师一附中的学生都是非常出色的学生,比如说像我的同事罗声雄。接着讲同学们能在这样好的学校学习是非常幸福的,此时他回顾了自己的中学生活,无限感慨,当他讲到那时生活的艰辛时说,有一次躲敌机空袭跑防空洞时,他把自己的一双“空前绝后”的鞋子跑掉了。当大家正在疑惑是什么“空前绝后”时,他幽默地说,所谓“空前”,就是鞋子的前面已经露出了脚趾头;而“绝后”呢,就是鞋子的后跟已经磨得没有了。大家在笑声中明白了数学家成长的艰难,更懂得了今天生活的幸福来之不易了。大家还在笑声中领略了数学家的灰色幽默!最后他鼓励大家好好学习天天向上!

难忘千家街上的母校华师一附中,我在那里读书六年,教书十年,一生最好的年华在那里受教于恩师,亲聆謦欬,如沐春风,卓尔不同。感恩母校!感恩恩师!感恩同学和学生!

[ 打印 ]
阅读 ()评论 (18)
评论
dreamstory 回复 悄悄话 根据你在华师一附中的时期,一定知道住在学校里的日本教师的故事,日本姓“浅见”氏,他的两个双胞胎女儿,中日混血姓“王”,是我中山路小学的同桌。双胞胎姐姐像中国人,妹妹更像日本人。 小学毕业后,1988年他们搬去了日本。
李培永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梅华书香' 的评论 : 你好!汉口饭店还在航空路。武汉小吃,蔡林记热干面、老通城的豆皮最著名也最好吃!
寒墨 回复 悄悄话 对不起培永兄,第一次写的微信号把135写成136了,老眼昏花,字太小看不清楚了。而后我又给你发了一个,你再试试。
梅华书香 回复 悄悄话 对的,应该是汉口饭店,他是结构设计师,还在吗?二哥在那边工作的时候去我去过两次,第一次吃小龙虾和武昌鱼就是在武汉实现的,哈哈,谢谢分享了!
李培永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安大略faraway' 的评论 : 如果你有微信,联系就非常方便,我可以把他的微信名片推荐给你。
安大略faraway 回复 悄悄话 没有:( 潘老师只教过我一年
李培永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寒墨' 的评论 : 你好!我按你的微信号码加了。回复我的是国内山西的一位“快乐”的人,他说他不认识寒墨!不知怎么回事。
李培永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安大略faraway' 的评论 : 哦!潘老师也是我的朋友啊!你与他有联系吗?
安大略faraway 回复 悄悄话 蒋老师名气大,因为教学改革,没教过我。我高一的语文老师是潘泽生,后来去了15中,他有一个文科班的学生考上了北大。
寒墨 回复 悄悄话 我把微信号给你发到悄悄话里面了。
李培永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安大略faraway' 的评论 : 谢谢分享!武汉中学当年也有我的同学在那里执教,教语文的杨先治,还有将自立,他后来被评为全国优秀班主任,还被提拔为副校长吧。感恩网络!
安大略faraway 回复 悄悄话 谢谢李老师的回忆。我八十年代中期在武汉中学求学,对华师一也不陌生
李培永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威伯' 的评论 : 谢谢你的夸奖!
李培永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寒墨' 的评论 : 谢谢你持续的关注!不知怎么联系你,我们才可以常联系。我有国内的微信,你呢?
威伯 回复 悄悄话 华师一的语文老师文笔了得!学习了。
寒墨 回复 悄悄话 培永兄小学就是好学生,保送重点中学。
李培永 回复 悄悄话 谢谢你总是第一个关注我!省建工局和我的母校都在武昌,我们那时知道有名的饭店就是湖北饭店,在水果湖;汉口饭店,在汉口航空路;晴川饭店,在汉阳。武汉饭店还真不知道在哪个区,哪个地段。
梅华书香 回复 悄悄话 我二哥在武汉工作了好些年,在省建工局工作,他设计了一个武汉饭店在哪里的闹市区?不知道孩在不在了。好文分享了,祝快乐健康!!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