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以忘忧

古稀之年,知足常乐,助人为乐,自寻其乐!
个人资料
李培永 (热门博主)
  • 博客访问:
正文

闲话人生(148)铁笔·钢板·油印机

(2021-07-11 19:53:35) 下一个

闲话人生(148)铁笔·钢板·油印机

这几天,关注校友朱一龙在《叛逆者》中的演技,感觉确实演得不错。看他在32集中帮老纪用油印机印制“归乡证”,那一招一式还真是那回事!细节的真实,是表演艺术的生命啊!朱一龙这一代年轻人,在他们的人生中,如果不是出演《叛逆者》中的林楠笙,恐怕不会知道现代史上还有这样比较原始的手工印刷器吧!

我们这代40后生人,应该说非常幸运,我们曾经在学校用过这种油印机!

1966年,第一次接触油印机,在湖北省实验师范学校文化革命委员会。我被“选”为革委会的委员,当宣传委员。工作需要,学会了用油印机印制“革命传单”。

与油印机配套的必备工具是铁笔、蜡纸和钢板。

第一步是把文章内容刻写在蜡纸上;蜡纸放在钢板上,用铁笔在钢板上刻写。

第二步,把刻写好的蜡纸贴在油印机的纱网下面,调好油墨后,将规定数额的白纸放在油印机纱网的下面,手持油墨滚筒,推印一张、揭下一张,几秒钟就印好一张,比手写快了许多倍!

为此,感叹机器,哪怕是手动的,也比纯手工提高工作效率许多倍!

1980年调回母校后,袁校长让我跟着刘友三老师好好学习,我上一个班的课,每上一课,课前与刘老师一起备课,讲课前都要先听刘老师怎么讲,我上完课后, 刘老师及时点评。刘老师当时执教的是中央教科所编的实验教材,要给学生编许多资料和练习,刘老师编写,我负责刻写,交教导处油印。

后来,我执教人民教育出版社的实验教材后,学刘老师的办法,经常给学生印发学习资料,作为班主任,我给学生家长印发《致家长的第一封公开信》后,坚持每学期刻写一封致家长的信。

还有第一学年结束后刻写的《试教初步》,以后每学年的试教总结,都是我一笔一划刻写好了之后,送教导处油印。

用铁笔在钢板上刻写蜡纸,实在是一个需要耐心和细心的活。反复核对原稿内容,逐字逐句看准之后,再动笔,绝对不能出错,一旦刻错一个字,就前功尽弃。

蜡纸是卷成筒状包装在圆筒合里,小心取出一张来。铺在钢板上,不能弄折,刻写时,手握铁笔必须用力均衡,力度太大,容易戳破蜡纸,其后果也是前功尽弃;力度太小,油印效果模糊。当然,这个活与做任何事情一样,必须适度才行!

何为适度?刻写蜡纸,重不得,轻不行,不轻不重为适度。而这种要求的手工活全凭手感。别无他法,只有“熟能生巧”。

初中《语文》课本中有一篇殴阳修的《卖油翁》:

陈康肃公善射,当世无双 ,公亦以此自矜。尝射于家圃,有卖油翁释担而立,睨之,久而不去。见其发矢十中八九,但微颔之。

康肃问曰:“汝亦知射乎?吾射不亦精乎?”翁曰:“无他, 但手熟尔。”康肃忿然曰:“尔安敢轻吾射!”翁曰:“以我酌油知之。”乃取一葫芦置于地,以钱覆其口,徐以杓酌油沥之,自钱孔入,而钱不湿。因曰:“我亦无他,惟手熟尔。”康肃笑而遣之。

这篇文章没有高谈阔论,只是记叙卖油翁与陈尧咨对答和卖油翁酌油的经过,来说明射箭和酌油都可以由于手熟达到高超的技艺的道理。其实,何止是射箭和酌油,做任何事情都是如此。在钢板上刻写蜡纸尤其是如此。“我亦无他,惟手熟尔。”

那几年,经常手握铁笔,在钢板上刻写蜡纸,以至于右手中指握笔的那里起了厚厚的茧,随着科技进步,后来有了打印机、复印机、速印机等等,大大减轻了体力劳动的强度,但是中指留下的那个茧却一直在那里,似乎是怕我忘了曾经的辛苦经历。这不,一看到朱一龙主演的电视剧《叛逆者》中出现的油印机,立即就想起来那些年、那些事!

想起了《铁笔·钢板·油印机》!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