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以忘忧

古稀之年,知足常乐,助人为乐,自寻其乐!
个人资料
李培永 (热门博主)
  • 博客访问:
正文

说三道四(37)人生要到六十岁才能懂事

(2020-09-20 06:39:14) 下一个

说三道四(37)人生要到六十岁才能懂事

据说,前铁道部长刘志军在秦城监狱,对指定为他辩护的律师钱列阳说:“二十年前,国家主席李先念对我说:‘人生要到六十岁才能懂事’”。

其实,这就是孔子说的“六十而耳顺”。

这句话源自《论语·为政》,是孔子在60岁时,对自己所达到的人生状态的一个自我评价。原文是"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虽然不是人人都能做孔圣人,但后人往往把孔子的这些自我评语,作为人生不同阶段所应达到的生活理想状态。

关于“耳顺”,东汉末年儒家学者郑玄注曰:“耳闻其言,而知其微旨”。是说听人所言,能懂得隐涵于言辞之内微妙的意旨,言辞之外尚未说出的深意。郑玄注义可说是最早的解释了,具有相当的权威性。

清·焦循《论语补疏》曰:“耳顺即舜之察迩言,所谓善与人同,乐取于人以为善也。顺者,不违也。舍己从人,故言入于耳,隐其恶,扬其善,无所违也。学者自是其学,闻他人之言,多违于耳。圣人之道,一以贯之,故耳顺也。”以舜之察迩言具体事例说孔子此句。舜帝能明了浅近的言辞中所蕴涵的深义。所谓善与人同,说的是能以一己所持的正确意见不排斥他人的正确意见,能以公认为正确的意见为标准,求取他人意见中符合标准的正确意见。顺,就是通达不违碍,入耳即入心。不固持自己的异义,能采纳他人的意见,那么无论什么话听来就不违于心、不逆于耳,能够从他人的意见中分辨出正确的看法予以表扬,又能从他人的意见中分辨出不正确的看法,甚至十分错误的说法不予计较,不斤斤萦怀于心,这样就能顺利通达,入耳入心。

1987年第一次评高级职称,时年42岁,刚过“不惑”之年,我成了学校“有争议”的人。“耳顺”之年的恩师陈治平老师与我的一席谈话,让我终生难忘。他说,一个人活在世上总是要做事的,总是要说话的。那么,该怎么说,该怎么做呢?该怎么处理好说与做的关系呢?他说,世界上的事情是非常复杂的,说与做的关系也是非常复杂的。有的事情要做了再说,有的要说了再做;有的事情做了也不说,有的说了也不做;有的事情要边做边说,有的要边说边做;总而言之,一定要根据具体情况具体分析,采取不同的应对方式,就不至于引起矛盾。

“六十而耳顺”,是孔子对于自己在60岁时,所达到人生状态的自我评价。后人从中省悟到圣人也好,凡人也好,要做到“耳顺”,只有到了六十岁才行。这也就告诉我们,人生经历之重要。

然而,这并不是说所有人,人生经历了六十年就能做到“耳顺”。所以,清焦循在《论语补疏》中补充说明:“耳顺即舜之察迩言,所谓善与人同,乐取于人以为善也。顺者,不违也。”

圣人舜帝能做到“耳顺”,但高中语文课本中有一篇文言文《召公谏厉王弥谤》,那位厉王就做不到“耳顺”。

厉王虐,国人谤王。召公告曰:“民不堪命矣!”王怒,得卫巫,使监谤者。以告,则杀之。国人莫敢言,道路以目。

王喜,告召公曰:“吾能弥谤矣,乃不敢言。”召公曰:“是障之也。防民之口,甚于防川;川壅而溃,伤人必多。民亦如之。是故为川者,决之使导;为民者,宣之使言。故天子听政,使公卿至于列士献诗,瞽献曲,史献书,师箴,瞍赋,朦诵,百工谏,庶人传语,近臣尽规,亲戚补察,瞽、史教诲,耆艾修之,而后王斟酌焉。是以事行而不悖。民之有口,犹土之有山川也,财用于是乎出;犹其有原隰衍沃也,衣食于是乎生。口之宣言也,善败于是乎兴。行善而备败,所以阜财用衣食者也。夫民虑之于心,而宣之于口,成而行之,胡可壅也?若壅其口,其与能几何?”

王弗听,于是国人莫敢出言。三年,乃流王于彘。

这篇文言文是高中《语文》课本中的一篇,凡具有高中以上学历的人,即使忘记是否学过,现在也应该能基本读懂,我就不必再把它译成现代文了。大家只要记住重点是:“防民之口,甚于防川”!在网络如此发达之今日,“防民之口”更是防不胜防呀!

 

 

[ 打印 ]
阅读 ()评论 (2)
评论
梦遥2016 回复 悄悄话 男性‘唯我独尊’的后果,包括孔子,等到自己无法掌控体力的时候,才懂得什么是珍贵。
crazysm 回复 悄悄话 中国古人的哲理很精准和深奥,但是中国历代统治者从中学到的是,逆天理,而民不敢抗,则顺治百年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