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三道四(29)屁大一点事
那屁大一点事,几年来。一直让我耿耿于怀。
2013年,我在海南省五指山市教育局当顾问。有一天,该市市委负责管“文教卫”(文化、教育、卫生相关部门)的鈡常委,请我陪他去乡下小学进行调研。
那天上午八点,他亲自开车,我们从五指山市委机关出发,很快就进入弯弯曲曲的山间小道,翻山越岭,跑了大约一个多小时,我们到了一个位于半山腰的乡村中心小学。
小学主要领导听说市领导鈡常委来学校了,非常兴奋,立即出来欢迎,并请我们到办公室去坐坐喝茶。鈡常委说:“你们不必客气,今天我和教育局顾问李老师下乡转转,看几个小学,你们是第一站,马上安排我们两个去听课吧!”
说实话,我非常欣赏领导,不管是大领导,还是小领导,就这样不打招呼到下属单位去,视察也好,调研也好,多多少少可以看到一些比较真实的东西。校长也许参加过教育局校长培训班活动,知道我是退休的语文老师,就安排我们听了一节语文课。
下课后,所有陪我们一起听课的校领导、老师们,执教老师,都到办公室座谈。校长一定要我先发言,却之不恭。我充分肯定执教老师的教态、教法和处理教材能力。认为她上的这节课讲清了教学要点,突出了重点,非常好!特别赞扬她乐于在这山高路远的农村小学认真工作的精神。
会后,我悄悄问校长一件事,就是让我百思不得其解的那屁大一点的事。
“校长,我刚刚在你们学校厕所看到,每一档大便坑旁边都放着几根竹棍棍,那是干什么的呀?”
“学生擦屁股用的。”校长非常淡定的告诉我。
“啊!?”
我当时在厕所看到那些棍棍时,曾有许多猜想,就是没有想到它是孩子们用来搽屁股的!
2013年啊!
在美国,且不说城市,就是那深山老林中的国家森林公园的公厕,也有搽屁股用的纸啊。而我们这离市区只有一个多小时车程的中心小学学生厕所,竟然还在用棍棍搽屁股!
从校长那么淡定为我解惑,可以看出,他是司空见惯,不以为这是什么问题。要说也确实如此,屁大一点事,有什么好说的?
可是,这绝不是小事。
2010年,时任海南省委书记卫留成对采访他的新华社记者说过,“我们为什么要狠抓公共厕所的建设和管理,不要小看厕所问题,谁都离不开它,它关系到老百姓的切身利益,关系到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关系到一个地方的文明程度。”
省委书记站得高,看得远,把屁大一点的事说得那么大,似乎言过其实。但是,你不能否认他这个省委书记在任时,确确实实把海口、三亚的公厕建得像模像样,硬件设施也可以与发达国家的公厕媲美,但是,所有公厕都没有搽屁股用的纸。当年我的一位美籍华人同学曾在海口公厕就遇到这非常尴尬的屁事,她早已习惯了美国生活,在美国哪有上厕所自己带纸的呢?她当然不知道现在国内都市人的出门口诀“伸手要钱纸”:“伸”的谐音是“身”,即身份证;手,即手机;“要”的谐音是“钥匙”的“钥”,开门锁用的;钱就不必说了,你懂的;纸,就是上公厕必用的。所以,男男女女出门必须带一个包包,这既是一种生活需要,更是一种时尚。因此,法国高贵的LV品牌包,是中国一部分先富起来的人的必备。然而,不论是LV包,还是塑料包,这五样是必带的, 特别是最不值钱的纸不能忘,否则,屁事都办不了。
然而,我这个一生从事教育的老师,想得更多的是孩子们的身心健康和“养成”教育问题。
我不是医生,我不懂长期用棍棍搽屁股对儿童的肉体伤害,将会对孩子身体产生多大的危害,但是,直觉告诉我,用那么硬的东西去刺激孩子那么嫰的肉体,真是伤天害理!对那些孩子们来说,将是一生的痛!不知我国贫困地区的儿童何时才能享有起码的生活必需品。
我是教师,就说说养成教育吧。所谓养成教育,就是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语言习惯和思维习惯。
说到培养学生的良好习惯时,就想到下面这则旧闻报道:
1988年1月18日至21日,75位诺贝尔奖金获得者在巴黎聚会,以“21世纪的希望和威胁”为题,就人类面临的重大问题进行研讨。
在会议期间,有人问一位诺贝尔获奖者:
“您在哪所大学、哪个实验室学到了您认为最主要的东西呢?”
这位白发苍苍的获奖者回答:
“是在幼儿园。”
提问者愣住了,又问:
“您在幼儿园学到些什么呢?”
科学家耐心地回答:
“把自己的东西分一半给小伙伴们;不是自己的东西不要拿;东西要放整齐;饭前便后要洗手;做错了事要表示歉意;午饭后要休息;要仔细观察周围的大自然。从根本上说,我学到的全部东西就是这些。”
可见,学前教育要特别重视培养孩子的生活习惯和行为习惯,绝不是当下中国如火如荼进行的,不能输在起跑线上的各种各样的幼儿培训班。
至于文明语言习惯,更要从娃娃开始抓起,否则,素有文明古国之称的后代,将很难与现代文明发达国家实现国际接轨。
说到这里,自觉也把屁大一点事说大了。不知道五指山的那些小学生现在怎么样了,该不会还是在用棍棍搽屁股吧?
屁大一点事,官大说大了,人老说多了。应了古人的一句话:树老根多,人老话多。不多说了,就此打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