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看电影:“无依之地”
2021年3月5号,礼拜五傍晚健身洗完澡后,感觉有点不舒服,头疼发冷,什么也不想做,只想早点上床睡觉(注:这是我感染新冠的初始症状),可是才晚上六点多钟啊!为了消磨时间,网上闲逛,找出金球奖得奖电影“无依之地(Nomadland)”。不为别的,只因电影编剧导演剪辑是华裔赵婷。
故事讲的是2011年1月31日,费恩生活在美国的内华达州“帝国(Empire)”小镇,随着支撑小镇经济的石膏公司关闭,以及丈夫的去世。费恩失去了一切,包括工作、朋友、和家园,于是收拾行李,以一个深吻告别丈夫的衣物后,她把自己的车叫先锋(vanguard),以车为家上路了。
镜头跟随费恩从北向西南的一路漂泊,费恩本人的成长过程和内心世界也慢慢得到展示和丰满。费恩之前做过全职人事部门的工作,当过收银员,代课老师,和很多兼职。一路上,做Amazon包装工人,石头厂和快餐店帮工。因为费恩的个性是诚实而勇敢的吧,所以不管条件环境多艰苦,她始终能忠于自己的内心,做自己。路上遇到Dave,邀请她一块生活和定居,她最终还是离开了,真实原因也许费恩自己也不清楚。一直到故事的结尾,等她回到原来生活的小镇时,才真正了解到费恩实际上是以这种方式在想念自己的丈夫。因为失去了相爱的人,才让她的心变成了无依之地。
在路上,费恩与现实生活中真正的游牧民Linda May, Swankie, 以及Bob Wells 相遇相识。
琳达•梅(Linda May )经历过2008年经济危机,在那个最艰难的时期,没有工作就无路可走,她想过自杀。她从12岁就开始工作,工作了一辈子,到快退休年龄62岁时社安金只有550刀,靠这点退休金根本活不了,只能以房车为家到处打工流浪。这还不是最惨的,最惨的是人到了快退休年龄,想工作却到处找不到工作。美国社会就是这么残酷和现实!社会底层人,辛苦工作一辈子,仍然老无所依。
斯万基(Swankie )给我的印象最深。她饰演的是一个七十五岁的老人,得了肺癌已经扩散到脑,只剩七八个月的生命。她不愿意死在家里或医院里,曾经一生富足,见过了世事的荣华和自然的美妙,临死前一定要上路,去阿拉斯加追寻曾经的美好记忆…… 人真的可以选择任何自己想要的方式走向生命的终点么?
斯万基之所以能做自己想做的,不仅她有条件和能力,还因为她看了科沃基安医生写的一本书“最后的出口(Final Exit,by Dr. Kevorkian)”,书里介绍了终结生命的很多方式。
鲍勃•威尔斯(Bob Wells)就因为看到了美国社会的这些问题,才在亚利桑那州的昆特塞特(Quartzsite, Arizona)沙漠里设了这个轮胎流浪宿营地(Rubber Tramp Rendezvous )。这是为那些房车游牧民和流浪者而设的,一种自己抱团取暖的生活方式。
费恩走进这个宿营地听到的鲍勃首次演说(18:00-18:43):
“The odd thing is that we not only accept the tyranny of the dollar, the tyranny of marketplace, we embrace it. We gladly throw the yoke of the tyranny of the dollar on and live by it our whole lives. I think of an analogy as a workhorse. The workhorse that is willing to work itself to death and then be put out to pasture. And that’s what happens to so many of us. If society was throwing us away and sending us, the workhorse, out to the pasture, we workhorses had to gather together and take care of each other. And that’s what this is all about. The way I see it is that the Titanic is sinking and economic times are changing. And so my goal is to get the lifeboats out and get as many people into the lifeboats as I can.
我们不仅接受了美元和市场的暴政,我们还心甘情愿,欣然套上它们的枷锁,度过一生。这让我想到了干重活的驮马,心甘情愿工作到死,最终被放逐到草原。如果社会要放弃我们,把我们这些驮马放逐到荒原上,我们不得不抱团取暖,相互扶持。这就是这个宿营地的目的。在我看来 泰坦尼克号正在下沉,经济形势也在改变。所以 我的目标就是放出救生船,尽可能救更多的人上船。”
电影给我印象最深刻的几个地方:
1: 它暴露的是美国特有的经济和社会福利问题。任何经济震荡都会影响到个人,家庭,甚至一个城市的兴衰。任何人都不能独善其身。我经历了08年的经济危机。那年我因母亲去世回国,回美后不久就被裁员,虽然很快找到另一份工作,但只能是半职。
2: 美国没有欧洲国家的那些福利,每个人不管你愿不愿意都必须工作。美国法定退休年龄是67岁。社会底层人别无选择,只能工作到死。中高产阶层有些在退休之前一旦丢了工作,会一下子跌到最底层。有些没有熬到退休年龄就死了,沒享受過一天退休福利,也没享受过真正的生活。电影里说到,有人工作到退休前一周,结果得了肝衰竭,为退休准备的帆船只能停在自家车道上一次都没用上。美国亚裔的普遍境况要比费恩好很多吧?不尽然!
3: 两次穿插莎士比亚的作品,碰巧都是我最喜欢的。但电影里的两次穿插比较生硬不自然。十四行诗有两处明显背错,更不应该,只说明导演和整个摄制组文化底蕴欠缺一些。后来还能拿奥斯卡几项大奖,真的不能说是实至名归。相比较电影“The Father"里,情、景、人、物相互交融得都要高明很多。
第一次穿插,费恩在店里碰到以前兼职代课教过的学生,时间地点都让人摸不着头脑,谈论的话题也给人不真实感,期间谈到莎士比亚的麦克白第五幕第五场(9:12)
第二次穿插,费恩遇上曾经借过火的年轻人戴里克(Derek),谈到可以借鉴诗歌给女朋友写信表达时。费恩自己的婚礼誓言用的是莎士比亚的十四行诗18(?)
"Shall I compare thee to a summer's day?" (Sonnet 18)
对照我自己几个月前的学习笔记,费恩2处读错:第八行的“untrimmed" 错读成 “dimmed"。第11行“wander'st”(v.), 错读成 “walker'st"(n.)。
4: 电影中的歌曲穿插得也牵强,喜欢的一首只记得一句歌词:helping me smile away the tears.
第一首:Petricor by Ludovico Einaudi
第二首(41:09):Answer Me, My Love”
第三首新歌(43:12):Next to the Track Blues by Paul Winer
第四首Song(?): Helping me smile away the tears...
题外话:看完电影,晚上九点多就上床睡觉了,大腿酸痛,睡不安稳,立马就知道中招了。到十点二十醒了。辗转难眠,后来都没有力气看手机了。想到要抽空立个遗嘱。凌晨四点半,就把家里现有的零食,罐头,药品以及一个烧水壶都搬到了自己房间,准备第二天隔离……
竟然快2个月过去了。今晚看完奥斯卡颁奖典礼,把上次没写完的日记改改,蹭个热度。
电影本来就不是,也不复制真实生活。。。。。。如果要说明美国人没文化,何必要把莎士比亚的作品穿插到电影里,sighing!
你说的这种情况我没有意见。只是好奇不知道以后会不会有人采访赵婷,问她是否知道有你说的两处错误,如果她确实是事先不知道有错,才是博主说的情况。
设身处地的想想,我们多少年后还能背诵的中文诗歌是绝对不会背错关键单词的。据说赵婷从小是在英国留学的,又是搞导演这行,不会不涉猎莎剧莎诗。剧组那么多文化人,花那么多金钱时间在这种精心打造的电影经典诗歌台词里,不该犯这种背错关键单词的低级错误。要么整个剧组没人发现错误,要么是将错就错。不管哪种情况都不能被原谅 lol
当然,我的文学修养不够,既没有听过那两首,更发现不了错的地方,哈哈!
能够“曲有误,周郎顾”的人比一般人相关方面的修养都高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