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卫与歌利亚(五)
反歧视运动
大学招收新生时,是否应该对少数族裔降低录取标准。这个问题每年在美国都会引起无数次争论,这种争论被称为反歧视运动。支持者认为,我们这个社会在历史上对少数族裔的关注太少,现在帮助少数族裔从而是他们能享受同样的教育资源,正是社会进步的结果。而反对者认为,高等教育对每个人都非常重要,所以高等院校在招收新生时,必须保持一个统一的学术标准,而不是其它。中间派则认为,院校招生不应该以人种来区分,政策更不应该偏向某些少数族裔,而是应该对社会上的贫困人口给于更多的倾斜和照顾。
持有以上三种观点的人们虽然意见不同,但是他们有一点是相同的:他们都认为能够进入名牌大学学习是非常重要的。而且正因为最终只有少数人能够得到这个资格,所以值得为之努力。但是,为什么人们会这么认为呢?
反歧视运动在各大学的法学院尤其活跃,所以总体上讲,同样的分数,黑人学生能比白人学生进入到更好的大学。结果怎样呢?根据法学教授理查德·桑德的调查,在美国所有法律专业的黑人学生中,超过一半(51.6%)的学生成绩排名位于最低的10%梯次。75%的学生成绩位于最低的20%梯次。我们前面看过在理工科专业,一个成绩在班里垫底的学生拿到学位有多难,现在应该能明白这些黑人学生的处境是多么糟糕。还记得卡罗琳·萨克斯怎么说吗:“天哪!别的同学都能那么快的学会。就算开始和我一样迷惑的同学也搞明白了,但我还是搞不懂。”她真的、真的非常聪明,但是布朗大学让她感觉自己很笨。
如果卡罗琳·萨克斯的目的是取得一个理工科专业的学位,她应该降一级去马里兰大学。没有人会说如果她上了更好的大学,比如麻省理工,问题就会解决。但是回过头来看反歧视运动,我们是怎么做的?我们把像卡罗琳·萨克斯这样有潜力的学生——这些黑人学生——全部上调了一级。为什么这么做?因为我们觉得这是在帮他们。
这里并不是要说反歧视运动是错的。其实反歧视运动吸引了更多的人关注社会上的歧视现象,而且名牌大学往往能提供很多一般学校没有的资源。但是这并不能改变一个事实,大池塘的效果是多方面的,而且我们对大池塘的一些负面效果往往关注的太少。父母仍然告诉子女争取上最好的学校,而且名校能让子女的梦想成真。我们想当然地认为大池塘一定会创造更多的机会,如同我们认为小班授课效果一定好一样。我们头脑中保存了固有的优势观念,但这个观念是错误的。导致的结果就是我们会犯错误,我们会错误解读弱小者和巨人之间的战斗。这也意味着我们往往低估了一些看起来的劣势能给我们带来的机会。
在申请大学时,卡罗琳·萨克斯并不知道她当时承担的风险是什么。现在她明白了。在我们的采访即将结束时,我问她如果当时她选择的是一个小池塘——马里兰大学,后面的情况会怎样呢?她毫不犹豫地回答道:我现在仍然会在做科研工作。
读后感
这一章在结尾处还有一个小故事,发生在哈佛大学,和卡罗琳•萨克斯的故事类似,我就不叙述了。现在说说我的看法。
首先我个人认为作者的观点——不能一味地迷信大池塘的优势——是有一定道理的。虽然这个观点有点儿像老生常谈,不那么新颖,但是作者通过活生生的实例和数字告诉我们,错误的观念会带来严重的后果,甚至影响一个人的一生。我身边就有真实的案例,孩子在中学时成绩非常优秀,被多伦多大学计算机专业录取(其实多大是很牛逼的学校)。但是一年下来这个孩子就垮了,原因是抗压能力太差。
如果上一个差一点的学校,真的有可能是另一个结果。但是我在想,如果这些孩子的心理素质能提高一点,结果也可能不一样。有时候内在的改变反而更有效。不管做什么,开始上手时可能都不难,但想要做好,做强,中间一定会有一个阶段非常艰难,90%的人都是在这个阶段淘汰掉了。其实回头看看,不就是个B-嘛,又不是F,哪有那么严重。熬过去那个学期和那门课,没准儿下个学期自信心就能从其它地方找回来了呢。
不过书中名校博士生发表论文数量的统计还是让我挺吃惊的。花了那么多的时间和精力,读完了博士,还是名校的博士,很多却最终没有在科研上有所建树,真的是挺可惜的。中国有句俗话:宁为鸡头,不为牛后,可能说的也是这种情况吧。
但我还有个想法,不能迷信大池塘的优势,但也不能太强调小池塘的好处。教条主义在任何情况下都是不对的。如果拿到了清华的录取通知,却偏偏要去上个三本院校,那脑子一定进了水了。去傻逼多的地方固然能让自己鹤立鸡群,但人是有从众性的。在傻逼多的地方呆久了,最后自己反而变成了傻逼,人生可就悲剧了。多一点辩证思维,不迷信大机构,大权威,但也不教条性地排斥,应该是最好的。
Black's low ranking in class may not even be relev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