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echnocracy 技术官僚制
https://en.wikipedia.org/wiki/Technocracy#:~:text=
技术官僚制是一种政府形式,决策者是根据他们在特定责任领域的专业知识选出的,特别是在科学或技术知识方面。技术官僚制在很大程度上遵循了其他精英统治理论的传统,并承担了国家对政治和经济问题的全面控制。[1]
这种制度与代议制民主形成了鲜明对比,代议制民主认为民选代表应该是政府的主要决策者,[2]尽管这并不一定意味着取消民选代表。决策者是根据专业知识和表现选出的,而不是政治派别、议会技能或受欢迎程度。[3]
技术官僚一词最初用于表示将科学方法应用于解决社会问题。在最极端的形式中,技术官僚制是整个政府以技术或工程问题的形式运行,而且大多是假设性的。在更实际的用法中,技术官僚制是指由技术人员管理的官僚机构的任何部分。民选官员任命专家和专业人士来管理各个政府职能并提出立法建议的政府可以被视为技术官僚政府。[4][5]这个词的一些用法指的是一种精英统治形式,即最有能力的人掌权,表面上不受特殊利益集团的影响。[6]批评者认为,“技术官僚鸿沟”挑战了更具参与性的民主模式,将这些鸿沟描述为“采用技术官僚原则的管理机构与旨在为政府决策做出贡献的普通公众之间存在的效力差距”。[7]
术语的历史
技术官僚一词源于希腊语τ?χνη,tekhne 意为技能,κρ?τος,kratos 意为权力,如治理或统治。加州工程师威廉·亨利·史密斯通常被认为是在 1919 年发明了技术官僚这个词的人,用来描述“通过他们的仆人、科学家和工程师的代理而实现的人民统治”,尽管这个词之前曾多次被使用过。[6][8][9]斯密斯在 1919 年发表于《工业管理》杂志 (57) 的文章《‘技术统治’——实现工业民主的途径和手段》中使用了“技术统治”一词。[10] 斯密斯的用法指的是工业民主:一场通过现有公司或革命将工人纳入决策的运动。[10]
20 世纪 30 年代,受霍华德·斯科特及其创立的技术统治运动的影响,技术统治一词开始意味着“通过技术决策进行治理”,使用能量价值度量。斯科特提议用以尔格或焦耳等单位计价的能源证书取代货币,总金额相当于适当的国家净能源预算,然后根据资源可用性在北美人口中平均分配。[11][2]
在常见用法中发现了派生词“技术统治者”。技术官僚这个词可以指凭借自己的知识行使政府权力的人[12],“强大的技术精英”或“主张技术专家至上的人”。[13][4][5] 麦克唐纳和瓦尔布鲁齐将总理或部长定义为技术官僚,条件是“在被任命为政府官员时,他们:从未担任过任何政党的公职;不是任何政党的正式成员;并且据称拥有公认的非党派政治专业知识,这些专业知识与政府中担任的职务直接相关”。[14] 在俄罗斯,俄罗斯总统经常根据政治圈外的技术专长提名部长,这些人被称为“技术官僚”。[15][16]
先驱
在技术统治一词被创造出来之前,各种个人,尤其是早期社会主义理论家,都提倡技术专家治理的技术统治或准技术统治思想。这种思想表现为相信国家对经济的所有权,国家职能从纯粹的哲学统治转变为对事物的科学管理和在科学管理下指导生产过程。[17] 根据丹尼尔·贝尔的说法:
“圣西蒙对工业社会的愿景,一种纯粹的技术统治愿景,是一种规划和理性秩序的系统,社会将在其中指定其需求并组织生产要素来实现这些需求。”[18]
贝尔引用圣西蒙的思想,得出结论,通过理性判断“管理事物”是技术统治的标志。[18]
俄罗斯科学家和社会理论家亚历山大·波格丹诺夫也预见了技术统治过程的概念。波格丹诺夫的小说和政治著作都具有极强的影响力,表明他担心即将到来的反资本主义革命可能导致
广告到技术官僚社会。[19][20]: 114
从 1913 年到 1922 年,博格丹诺夫全身心投入到撰写一篇冗长的哲学论文《组织学:通用组织科学》中。组织学预见了许多系统分析的基本思想,后来被控制论所探索。在《组织学》中,博格丹诺夫提出将所有社会、生物和物理科学视为关系系统并寻求构成所有系统基础的组织原则,从而将它们统一起来。
可以说,柏拉图的哲学王理念代表了一种技术官僚主义,在这种技术官僚主义中,国家由拥有专业知识的人管理,在这种情况下,是善的知识而不是科学知识。[需要引证]柏拉图的主张是,那些最了解善的人应该被赋予领导国家的权力,因为他们会带领国家走向幸福之路。虽然对善的认识不同于对科学的认识,但统治者的任命是基于对技术技能的掌握,而不是民主授权。
特征
技术官僚是受过技术培训和从事职业的个人,他们认为许多重要的社会问题可以通过应用技术和相关应用来解决。行政科学家 Gunnar K. A. Njalsson 认为,技术官僚主要受其认知“问题解决思维”的驱动,部分受特定职业群体利益的驱动。他们的活动和他们思想的日益成功被认为是现代技术传播和“信息社会”这一意识形态概念背后的关键因素。技术官僚可能与“经济官僚”和“官僚”区分开来,后者的问题解决思维与技术官僚不同。[21]
例子
前苏联政府被称为技术官僚。[22] 列昂尼德·勃列日涅夫等苏联领导人往往具有技术背景。 1986 年,89% 的政治局委员都是工程师。[22]
中国共产党领导人过去大多是专业工程师。根据对中国人口超过 100 万的城市政府的调查,发现 80% 以上的政府人员受过技术教育。[23][24]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五年计划,国家干线公路系统、中国高速铁路系统和三峡大坝等项目已经完工。[25][需要页面] 在中国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期间,一批金融和经济领域的技术官僚被高科技技术官僚所取代。[26][27]
2013 年,欧盟图书馆在介绍其立法结构时,将欧盟委员会称为“技术官僚机构”,对欧盟立法过程拥有“立法垄断权”。[28]简报指出,这种将欧洲议会提升为否决和修订机构的制度“最初源于战后欧洲对政治进程的不信任”。这种制度不同寻常,因为委员会唯一的立法倡议权通常与议会有关。
欧洲议会民主制中的几个政府被贴上了“技术官僚”的标签,因为未经选举的专家(“技术官僚”)担任重要职位。[4]自 1990 年代以来,意大利在经济或政治危机时期有过几届这样的政府(意大利语为 governoro tecnico),[29][30]其中包括经济学家马里奥·蒙蒂主持的由未经选举的专业人士组成的内阁。[31][32] “技术官僚”一词适用于由民选专业政治家组成的内阁,由非民选总理领导的政府,例如 2011-2012 年希腊政府由经济学家卢卡斯·帕帕季莫斯 (Lucas Papademos) 领导,以及捷克共和国 2009-2010 年看守政府由国家首席统计师扬·菲舍尔 (Jan Fischer) 主持。[5][33] 2013 年 12 月,在突尼斯全国对话四方会谈推动的全国对话框架下,突尼斯各政党同意成立由迈赫迪·朱马 (Mehdi Jomaa) 领导的技术官僚政府。[34]
文章“技术官僚:像机器一样的思维”[5] 指出,新加坡可能是技术官僚的最佳代言人:那里的治理体系中的政治和专家成分似乎已经完全融合。桑迪·桑德福特(Sandy Sandfort)在 1993 年发表于《连线》杂志的一篇文章[35]中强调了这一点,他在文章中描述了该岛早期的信息技术系统,使其有效地实现了智能化。
工程
唐纳德·斯塔比尔(Donald Stabile)效仿塞缪尔·哈伯(Samuel Haber)[36] 认为,在 19 世纪末美国的新企业资本主义企业中,工程师面临着物理效率与成本效率之间的冲突。由于他们对市场需求的看法,工程师所在公司的注重利润、非技术性的经理经常对产品施加限制
工程师希望承担的项目。
所有投入的价格都随着市场力量的变化而变化,从而打乱了工程师的精心计算。结果,工程师失去了对项目的控制权,必须不断修改计划。为了保持对项目的控制,工程师必须尝试控制这些外部变量并将其转化为恒定因素。[37]
技术统治运动
主要文章:技术统治运动
美国经济学家和社会学家托斯丹·凡勃伦是技术统治的早期倡导者,并参与了技术联盟,霍华德·斯科特和 M. 金·哈伯特也是如此(后者后来提出了石油峰值理论)。凡勃伦认为技术发展最终会导致经济事务的社会主义重组。凡勃伦将社会主义视为社会持续进化过程的一个中间阶段,这一过程将由企业系统的自然衰落和工程师的崛起带来。[38] 丹尼尔·贝尔认为凡勃伦与技术统治运动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关系。[39]
1932 年,霍华德·斯科特和马里恩·金·哈伯特成立了技术统治公司,并提议用能源证书取代货币。该组织认为,应该赋予不关心政治、理性的工程师权力,引导经济实现生产和消费的热力学平衡,从而消除失业和债务。[2]
技术统治运动在 20 世纪 30 年代初大萧条期间在美国短暂流行。到 20 世纪 30 年代中期,人们对该运动的兴趣逐渐下降。一些历史学家将衰落归因于罗斯福新政的兴起。[40][41]
历史学家威廉·E·阿金拒绝接受这一结论。相反,阿金认为,该运动在 20 世纪 30 年代中期衰落的原因是技术官僚未能设计出“可行的政治理论来实现变革”。[42]阿金假设许多技术官僚仍然直言不讳、不满,并且常常同情反对新政的第三方努力。[43]
批评
批评者认为,在不同程度上由技术官僚控制的管理机构与普通民众之间存在“技术官僚鸿沟”。[7] 技术官僚鸿沟是“采用技术官僚原则的管理机构与旨在为政府决策做出贡献的普通民众之间存在的效力差距”。[7] 技术官僚特权化技术专家的意见和观点,将他们提升为一种贵族,同时边缘化普通民众的意见和观点。[44][45]
随着大型跨国科技公司(例如 FAANG)的市值和客户数量不断膨胀,对 21 世纪技术官僚政府的批评认为,它在美国政治中的表现不是“压迫和暴力的专制噩梦”,而是一个幕后操纵者:一个由马克·扎克伯格和整个“科技巨头”高管群体指挥的民主阴谋集团。[46][47] 约翰·G·冈内尔 (John G. Gunnell) 在 1982 年发表于《技术与文化》杂志的文章《技术官僚形象和技术官僚理论》中写道:“……政治越来越受到技术变革的影响”,特别提到了 1973-1975 年经济衰退后长期繁荣的到来和互联网的诞生。[48][49] 冈内尔接着补充了三个层次的分析来描述技术的政治影响:
“政治权力倾向于技术精英”。
“技术已经变得自主”,因此政治结构无法渗透。
“技术(和科学)构成了一种新的合法化意识形态”,并战胜了“部落主义、民族主义、宗教中的十字军精神、偏执、审查制度、种族主义、迫害、移民和移民限制、关税和沙文主义”。[48][50]
在三个分析层面上,冈内尔都预言了技术对政治进程的渗透,并指出两者(即技术和政治)的纠缠将不可避免地导致权力集中在那些接受过高级技术培训的人,即技术官僚身上。[48]在冈内尔著作发表四十年后,无论好坏,技术和政府都变得越来越紧密地交织在一起。[51][52][53] Facebook 可以被视为一个技术官僚的缩影,一个“技术官僚民族国家”,其网络空间人口超过任何陆地国家。[54] 从更广泛的意义上讲,批评人士担心,社交媒体网络(例如 Twitter、YouTube、Instagram、Pinterest)的兴起,加上“主流参与度的下降”,会使“联网的年轻公民”受到算法机制的隐蔽胁迫和灌输,而不那么阴险的是,他们主要基于“社交媒体参与度”说服特定候选人。[55][56][57]
政治学家马修·科尔 (Matthew Cole) 在 2022 年发表在《波士顿评论》上的一篇文章中强调指出了技术官僚体制的两个问题:它造成了“不公正的权力集中”和依赖“有缺陷的知识理论”。[58] 关于第一点,科尔认为技术官僚体制将公民排除在政策制定过程之外,同时使精英受益。 关于第二点,他认为在技术官僚体制中,专业知识的价值被高估了,并指出了另一种概念“智能民主”,即利用普通公民的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