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腐败关系重大:在中国,对于反腐败的支持,实际上有两类性质相反的人,一类是资本的核心人物,一类是劳工阶级即大多数普通老百姓。
资本的核心人物和劳工阶级,两者反腐败的目的并不相同。劳工阶级反腐败是希望将贪官污吏占去的财富还给人民,人民当家做主,即社会主义。资本的核心人物反腐败,则希望免去行贿的费用,自己掌控国计民生,官府只充当资本的服务员,为的是资本主义。
应当承认反腐败以来,腐败反掉了不少。人民为之欢欣鼓舞。不过从中国现状看来,情形也有了变化。对于反腐,人民最初无不拍手称快,好好好地喊。今年以来却日渐提不起兴趣了。反了又如何?时下之微博凡涉及核心人物的,基本上禁止评论了。谁敢动"总设计师"家族的一根毫毛?!不管黑白猫摸个石头就可称总设计师了还上大学干吗?
另一面,在行贿的资本家很少受到处置的情况下,主流媒体已经普遍资本主义化了。南方系媒体继续讴歌资本和欧美,对当局冷嘲热讽着。人日、环球、新华也不甘落后,他们虽不敢明目张胆地说欧美和资本主义好,但也逐渐由生硬模仿小清新,进而对欧美的文化、社会、教育、歌曲、电影、体育、趣味小视频及富豪趋之若鹜了。
抓的一些省部级大官,其受贿金额,多则两亿,少则一千万,这固然极可恶。但这数额相对于资本却是小巫。保险公司的老总08年就年薪6000万了。且,大凡行贿均要三倍以上地捞回。譬如企业的贱卖,3亿的价值,行贿2000万,1.8亿拿下。资本赚1亿,是贪官的5倍。这样的案例比比皆是,既然反腐败。这样的资本不清算吗?
何况,即便这最得人心的轰轰烈烈的反腐仍旧有很多问题:
地方上。高官有更多的人和媒体盯着,示范力也大。倒掉的比例高一些。地方上的中层、下层、基层、底层官员呢?变化不大。很简单,中纪委盯不过来。这时候如果害怕群众运动,反腐败必定捉襟见肘。打老虎靠武松,抓耗子还靠武松?不可行。
背地里。除作秀后晒在新闻上。中国的百姓平时看不到领导。领导坐地铁吗?坐公交吗?骑自行车吗?买菜吗?亲自上厕所吗?不知道。少有例外,中国的各级领导如不是高高在上,就鬼鬼祟祟做贼似的不见人,策划于密室,即使腐败,怎么监督?
合法腐败。高层不是反腐败吗?好办,腐败行为合法化。原本你“造成了国有资产的流失”,犯罪了!现在变为“改制改革”、“发展民营企业”、“引进民资”、“给予优惠政策和补贴”、大不了“以创新之名包装一下上市发展经济”嘛。
但反腐败的问题很大,更隐蔽、变相腐败、合法腐败了。即或问题不大,老百姓没得到多少实惠,逐渐不感兴趣了。
反腐败,归根到底为了国家和人民的利益。但国家和人民的利益却决不止这三条能够涵盖。还有社会、文化、经济。
其中直接、敏感、重要的是经济。那么,中国的经济状况如何呢?
就业有好吗?好个球啊,数据从哪里来的?准吗?很多店铺招聘就给个两三千的月薪,合同都没有,怎么可能形势好呢?好就给五险一金了。
资金。如果经济形势好,收一收货币,保一保汇率啊。说瞎话嘛。香港经济一塌糊涂,股市和楼市却红红火火。不就是资金南下用脚投票否定中国的现状吗?即便这种情况,仍有脑残推出“方便对外投资”的政策。怕民间资本不移民不外逃吧,或者就是在协助民间资本外逃?真出汉奸了?
货币。政府投放货币以刺激经济。问题是怎么投放,放给谁?谁来操作。如果政府象搞三线建设两弹一星一样组织、主导、把关、严控一些大项目大工程,比如科研、铁路、公路、开发区、实体,赞同。可政府投了钱却失了控,贷款给房地产炒家、股市杠杆、校园贷。傻吗?北大清华又如何!
资本家。资本家可是当上大爷了。有人以为资本家的日子好了,工人也就好了。于是号令官府全心全意为资本家服务,对人民却不大过问。于是,资本家得了很多好处。尤其是民营银行、p2p,网购、小微创新企业。傻子们没明白的是:创新骗子、p2p骗子、圈钱ipo的目标并不是发展壮大,而是骗了钱干别的。有些暴发户资本家大喊着"未来的企业家来解决社会问题"?!言下之意只有资本家来管理国家才行?!资本家扔些小钱来安抚一下民众,反过来还要威谢他们!
中国的企业,但凡有点责任感的还真就是国企和垄断部门,私营小公司往往做几年就消失,换个名字和品牌继续出来忽悠。他们是来圈钱发展企业的!多数是圈到钱自己转走自肥的,否则上市公司的质量何以这么烂?在80%的概率上ipo本身就是腐败,合法腐败。拿概念来上市,最后一地鸡毛。
创新。这一点原本毫无疑问要支持,中国需要创新。问题在于是否真的创新?创新是否真有那么大价值?鸡毛掸子也可以做得很漂亮,但能估值一万?
工人。不知道说什么好,政府去照顾资本家了。劳工地位似乎越来越低。阶级固化指的就是他们。他们中的很多人曾经向往资本主义的机会,如今沦为世代的工具。
农民。农民有土地,不至于一无所有。但三权怎么保障?要继续观察。农民进城,做什么工作?买的起房吗?农民分散到城里,更一盘散沙了,三权的权益必将受损。回乡去要,人家怎么骗都一愣一愣的,搞不好挨揍。欧洲农村。山清水秀,田园如画。人口有十几万的镇,也有几千人的乡村。他们没有一味城镇化。中国为什么都将人往鸽子笼里赶呢?
真正的创新固然好,但必然导致两个问题:1,生产率提高,相应领域失业增加。2,财富进一步集中,相对贫困增加。这不是企业的问题,企业无需考虑其后果。但政府必须考虑,问题是政府也没有考虑,比如网购发展了,门店死了。
30年来的大趋势是资本主义化和市场经济化。资本主义市场经济有利于资本,资本不讲祖国。准确地说资本主义市场经济是“工人”的上吊绳。是对资本主义市场经济关系中的“贡献者”。
红利不是没有,鱼钩上总要有点肉。滴滴都钓鱼,何况“承包制”?年轻人或许不知,城市也实行过一段时间的租赁承包制。比如公交公司的车租给个人经营。结果猛造猛用不保养,车很快就坏了。当年的工人何曾想到企业被私有化了自己却不是老板?何曾想到自己是企业主人之一,现在却沦为驯服的工具?
房地产猛涨,尤其是沿海和中心城市。何也?政策、资金、教育、设施、外资、人才都往这地方挤。而当权的和有钱的都住这地方。房价一涨黄金万两。躺在那里就已经是全国人民的20倍到50倍了。当初谁曾想到“沿海大城市即剥削阶级”?
中国经济的不振,根本原因源于崇洋媚外。美其名曰“赚外国人的钱”。错了!完整的表述是“国家牺牲自己环境,工人以低价出卖血汗给资本家,资本家以低价卖给发达国家,赚取相对于工人的差价”,实际上是赚工人和资源的钱。
近几年世界各国抵制这种竞争优势,于是中国的外向型经济必定受挫。在内部一面,因为形成了阶级,形成了贫富分化。企业的商品卖给谁就成了大问题。发达国家抵制,发展中国家竞争,国内的民众自然没有前些年发达国家那么有消费力。
产能于是乎过剩了。产能是否过剩取决于消费!国外的消费缩减,如果国内的消费增加,产能就不会过剩。可现在权威人士分明都说过剩了。为什么?国内市场不是市场?国内民众不是人?国内需要不要满足?实际上是国内人钱不多。贫富分化,钱自然不多了。说穿了,产能过剩是资本主义危机,而不是牛奶真的没人喝了。
权威人士,其实是很让人瞧不起的。基本问题没搞清楚就乱开方子。方子有,但权威人士必不肯用。权贵阶级,宁可倒牛奶,也要保持相对的权贵地位。中国将继续在市场经济的大道上奔,此乃高层共识。至于能否奔得动,会否摔的头破血流?
反腐败积累了人民的信任,之于政府这是一笔巨大的红利。问题是路子不对,经济局面没改观,信任会不会逐渐消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