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从1986年离休后,为了使自己的晚年生活能够更丰富多彩一些,便想到了“玩”糖纸剪贴,用糖纸上现存的各式图案来组合贴画,剪贴了十几幅,在“南京军区空军首届老干部书画展”上,以别出心裁的“玩法”获得了“优秀奖”,《江苏教育》记者还以“创造美的生活”为题,在杂志上作了采访介绍。后来我去参观了一个“糖纸剪贴画展”非常精彩,不过同时也感觉到,如果我再跟在人家后面搞,一是难以突破,二是难有创意,决定放弃,再寻新招。当时正流行易拉罐饮料,那金属罐上的色彩非常鲜艳,试了一下,也容易剪贴,于是便萌发了用废旧的易拉罐来剪贴作画的念头,先试着剪贴了两幅给人看看,都说不错,是一种创新!从此,我便决定把剪贴易拉罐画作为自己晚年休闲的活动内容之一。后来,只要有空,我便会剪贴几幅,自我欣赏,乐在其中。为庆祝建国五十周年,我花了一年多时间,剪贴了一幅大型彩画“好山好水好地方”,挂在客厅墙上,作装饰之用,尽管这幅画,从专业角度看,景色的远近透视,有不少问题,但作为自娱自乐之作,自己就原谅自己了。
剪贴中,老伴给予了大力支持:废旧易拉罐堆放杂乱,她收拾,剪贴时满桌碎片,她容忍,色彩搭配不当,她参谋……总之是,只要我快乐,她也高兴。
有位在省电视台工作的同志,得知我在搞这种新颖别致的手工制作,便派了两位记者到我家来拍摄了我剪贴的花絮,我和老伴都出了镜,片子在省电视台的《百姓生活》栏目中播出过。这大概也算是对我多彩的老年生活的鼓励和肯定吧!
南京市军队离退休干部活动中心举办才艺展时,也展出过我的多幅易拉罐剪贴作品,有几幅还被收入《火红的晚霞——南京军休文化选萃》大型刊物中,也算是一种永久的纪念。
7月6日,随小营小学组织的旅游团赴庐山旅游,这是我第一次作为家属和勇华一起跟随她学校的老师出去旅游,由于学校有许多南京军区干部的孩子就读,所以校长就通过这层关系,经由南京军区与九江军分区联系,解决了交通和住宿问题,我们一下轮船,九江军分区的同志已派车在码头迎候,大家乘车直驶庐山上的部队招待所住下,倒也一切顺利。怕我们不熟悉景点,军分区领导还专门派了两位参谋相陪兼作导游,凡近处景点,大家步行前往,比如上牯岭、去庐林大桥等,其他景点,则由大巴接送,方便了许多。但总的来说,还是自己爬山居多,特别是翻越“五老峰”,全靠双脚一步步艰难向前,可惜的是,只有第二峰比较险峻,其它诸峰都太一般,没有一峰比一峰精彩的感觉。翻越“五老峰”后,又探“三叠泉”,这一天真是够累的,但是经受住了考验,证明我们俩口子的体力还是可以的。去“三叠泉”还有段小插曲,叫人难以忘怀:当我们来到山顶凉亭时,许多轿夫前来兜生意:“两位老人家,坐轿下去吧,当心累坏了身子骨”,那语气还真感人。我们刻意要锻炼一下腿脚,便好言谢绝,一步步迈下山去。下山的台阶真陡,怕有七十度光景,同路人说,这一段有三千五百个台阶,抬轿子下去要三十五元钱,我们往下走,迈一步,腿肚就抖一下,真够锻炼的。终于到了谷底,抬眼望,三叠瀑布,从天而降,滚珠溅玉,气势磅礴,在激动人心的“哗哗”声中,忙不迭照相留影。等到往回走时,头顶上那艰难的三千五百个台阶,叫人确实犯了难。两轿夫凑到身边:“老人家坐轿吧,你们肯定上不去,”一看,仍是刚才那二位。讲妥价钱,50元到凉亭,往上抬困难些,加十几元也应该。谁料抬到山腰转弯处就停下了,我问怎么回事?对方大声说:“到了,快给钱!”“不是说好到凉亭吗?这才一半!”“快给钱!不给老子抽你的筋,剥你的皮!”两轿夫横眉竖眼,恶狠狠说,全没了刚才感人的脸面,老伴忙说:“给钱给钱!”我也自知决非他俩对手,何况又在深山悬崖处,乖乖掏钱消灾,余下的台阶,老俩口搀扶着慢慢爬吧,反正再不坐轿了,免得再被剥皮。
第二天去“秀峰”游览,大巴还没停稳,一大帮抬轿子的便蜂拥而至,我和老伴因上过当,再没了雅兴,两轿夫紧随不放,并说抬到“观瀑亭”只要5元,我俩自然不信,可耐不住他们再三磨蹭,老伴有点心动,再看这轿子,比山上的讲究多了,山上的只两根竹竿加把椅子,眼下这轿子,顶上盖着红、绿花绸,四周围着黄穗子,挺美的,于是再三强调一定要到目的地,轿夫笑曰:“放心,决不叫你们上当”老伴笑咪咪又坐上了轿,我忙跟着连连拍照。过“漱玉亭”越“卧龙桥”,轿夫一路小跑而去,我却怎么也追不上,到了“观瀑亭”,却不见老伴人影,心想,不知他们又耍什么鬼名堂!正疑惑间,老伴已在前面树荫下向我招呼道:“亭子里人多,亭子外又晒得慌,轿夫多抬了几步,让我歇到这荫凉处。”“没多要钱?”“还是五元,这回真值!”“他们人呢?”“上山顶揽生意去了”。我仰望山顶小道,红顶黄穗的轿子,在阳光照耀下,宛如一朵飘动的山花,美极!天底下还是老实人多!的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