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可能的话

游走在中英文化之间的思考
正文

弗朗西丝‘一板一眼’的生活(七)

(2017-01-31 07:01:14) 下一个

按常理儿,94岁的老人,大多是呆坐在沙发上,或轮椅上冥思打盹,百无聊赖地打发着人生最后不多的时光,如果常常有人来陪伴,说说话,喝喝茶,便是给这苍白无力的日子加了点色彩和质量。

于是我常常去看弗朗西丝。圣诞假期从美国回来后,因为有将近一个月没见到她,再加上一月的英国阴冷潮湿,许多人都生病了,(我对这样高龄的老人,一个月没见到,心里就不是太有底了。)很是惦记。于是不顾旅途劳顿,时差困扰,第一时间驱车去她那里。按门铃,心中依然隐隐忐忑,直到听到狗叫,她随后开门,伸开双臂迎接我,我这心才落到了肚子里。

进屋还没有落座,她看似很不经意的问我:‘我是不是忘记了我们今天的约会?’

我立刻有些尴尬:‘不是你忘记了,我们没有约我就过来了。Sorry!

不是我多心敏感,如果了解像弗朗西丝这样老派英国人的都知道,预约到别人家是多么重要的需要记住的礼仪,哪怕是对94岁的人,这种生活态度是长在骨子里的,不论时间长短。我公公婆婆和我们见面也都要提前几个星期约好,而且约好的事情轻易不改,这就是规矩。约好的时间,如果没准时,以后也难在圈子里混。

和弗朗西丝处久了,便熟悉了她的规律,早上930遛狗,11点喝咖啡(一定是咖啡,不是茶,)下午230 遛狗,330喝茶(一定是茶,不是咖啡,)每星期我去帮她遛一次狗,有时候我忙到3点过才过去帮她遛狗,到四点过回到她那里,我会自觉说不喝茶了,因为如果我要喝,她就要陪我喝,但她已经喝了,对于她来说打破习惯是很不舒服的。这些都是很典型的英国人的习惯。

每次去拜访,告辞之前,她都会拿出小本本,和我约好下次见面的日子和时间,如果定好,我也不会轻易改变,她当然也就会准时地,准备好地等我来。老太太的这种生活方式源于即使在这个年纪,她规律的生活里,每日都有固定的内容,如果别人不期而至,便会打破她的计划,这于英国人来说,是对别人生活的打扰,没有教养的表现。

那老太太除了那些固定遛狗喝咖啡茶的时间,其他时候都怎样打发的呢?有一天我去时,看见她满桌子摆满了简报,字条和写满密密麻麻铅笔字的纸,原来每年一月,老太太会做个头一年的年报,把发生过的大事,她圈子里的人事等都写下来。94岁的人,每次见我都会问我狗狗多大年纪了,以及我们是如何认识的之类的问题,我很奇怪过去一年的事情,她哪里能记得清楚呢?她拿出一个小本说:‘我每天写日记。’ha, here you go!

不知道我们那一代人是否是最后一批普遍还有习惯写日记的人,从上世纪出成长起来的弗兰西丝可谓是纯粹地保留这样习惯的人,她到现在为止没有用过电脑,手机,以前每年写的东西都用一个小打字机打印出来,一辈子当图书管理员的她,1986年退休以后,开始写家族的故事,从她的祖父辈开始写起,到现在依然笔耕不辍,她的日子岂能用打发来形容?她近百年的人生,点点滴滴,亲历亲为地记录,是当代人在纷繁浮躁的日子中渐渐丧失的一项很有意义的行为。

弗朗西丝写下的东西按内容和年代分册,关于家族的那一册,她装订了三本,给她两个弟弟一人一本,说以后后人可以看看前辈的生活故事,于我看来这是相当有意义的事情。可惜小弟弟去年去世,享年83岁,其后人对这册子不是很在意,说家里书太多,就还给了姑姑。‘挺遗憾的!’弗朗西丝说了一句,却没有多评价,宽容,随性,淡泊之态感染了我。我试着问:‘我能看看吗?’她很高兴地借给我,但特别关照:‘只有这么一本富裕的。’我非常认真地告诉她:‘下星期来遛狗时一定还给你。’她放心地笑了。

回家已过下午茶时间,冬日的英国天黑得格外早,再加上阴雨连绵,空无一人的家里显得格外冷清。打开暖气,拧亮台灯,蜷在沙发上小心翼翼地翻开这有20个章节,描写一个典型中产阶级的,追溯到维多利亚时代的英国家庭故事,做为一个对英国过去的生活旧事有强烈兴趣的中国人,(唐顿庄园粉丝)做为一个经常码字,以前是记者的我,看弗兰西丝,一个普通图书管理员的文笔和故事,让人无比倾佩。晚上先生回家,我非常激动地让他读读。夜深,他读完说:写得不错,你知道吗?我外婆也有一本这样的自传书,就在我家书架上,有时间你读读,这在英国很普遍。

难怪这个国家出那么多大作家。以前出,现在还出。源于这个民族普遍的读书写作,勤于思考的习惯。这也许和天气有关,和遛狗也有关。

[ 打印 ]
阅读 ()评论 (1)
评论
acme 回复 悄悄话 唐顿粉丝 握手!
写东西需要很大毅力呢。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