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子舟的随笔

如果人生是来到世间的一次旅行, 那么人生中的旅行又何尝不是跨越时空的一次短暂的人生错位。路上的一些事...
正文

和孩子去旅行

(2017-05-02 08:52:17) 下一个

聊天时, 经常听到一种说法:带孩子旅游不就是找游乐园, 海边之类的, 玩玩乐乐?看历史遗迹或是民风文化就算了,孩子哪看得懂? 也没兴趣。 不过, 持此观点的父母在对待孩子学业上, 态度是180度大逆转,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的大道理可以随手拈来,更整日为孩子的不务正业揪心不已。这时候孩子懂不懂有没有兴趣完全不是考虑的范畴了。

这么千差万别的态度, 究其因, 还是旅行目的的不同使然吧。 很多时候我们出外旅游, 是为了解压放松,所以海边躺躺, 吃吃喝喝, 玩玩乐乐,最相适宜, 这就是常说的度假。也有很多时候我们出外旅行 ,是为了经历和见识,所以行走历史古迹, 名山大川,欣赏 文化艺术, 自然风光,体验民风民俗或是追寻喜好之事,成了旅途的核心与乐趣。这也就是古话所说:行万里路, 读万卷书吧。 如果你制定时度假计划, 那自然是怎末放松怎末来, 但, 你如果选择的是后者, 那又何须将孩子的视野停留在吃喝玩乐乐的层面上呢 。 其实, 懂与不懂, 有没有兴趣, 取决于你是否愿意去引导,去给孩子这个探索的机会。 就如同我们鼓励孩子尝试各种课外活动一样,让他们从实际参与中找到兴趣点。打一个不恰当的比喻:穷人家的孩子早当家。虽然,那是迫于无奈,但也一定程度地说明, 孩子的能力经常会超出我们的想像。

记得我老大八岁的时候,我带她去玉门关。 那本是个很荒凉的地方, 残缺的关口, 在夕阳下透出分外的孤寂。于是, 我和她讲起王之涣的:”春风不度玉门关“, 以及王维的“西出阳关无故人”的千古绝句来, 更聊起了中国盛唐时的繁华和塞外的荒凉。按我们的想象, 一个在国外长大的八岁孩子又如何体会得了这种文化底蕴和塞外之情呢。 可让我意外的是, 那日夕阳下的玉门关竟深深印入她的脑海, 成为她最喜欢的地方之一,更成为她心目中中国古老历史的象征之一。那次旅行,路途是比较艰苦的,可这些并没有影响她对中国文化的欣赏。如此看来, 我们又如何能小觑孩子的认知能力呢?

自然风光, 现代文明,和源远流长的历史都让这个世界充满了魅力, 但是, 世界并不是完美的。 可能是从小穷怕了, 我们很多人只喜欢带孩子看美好的富丽堂皇的东西,这其实也是个误区。 现在的孩子,很多物质生活优越, 缺的恰恰是对不完美的认识。孩子小的时候, 我们可以让他们生活在童话世界里, 但等他们长大成人, 又有谁能为他们遮风挡雨, 继续完美的虚幻呢?我们不妨去看看发展中国家,看看战争历史遗迹,一方面,孩子学到了历史增长了见识, 另一方面,孩子又可以切身感恩自己当前生活状态的可贵。 更可喜的是,发展中国家往往有美景和淳朴的民风,比如我游记里写的厄瓜多尔, 性价比极高。

当然, 和孩子一起旅行也是件互动的趣事。无论是开始的计划还是旅途中的相互协调, 无不是以家庭为单位的团队活动。孩子年幼时,父母可以主导计划, 引导他们开拓眼界;孩子长大些后, 他们可以主导计划, 父母给建议进行配合。 这又何尝不是个很好的成长机会呢?

[ 打印 ]
阅读 ()评论 (4)
评论
叶子舟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安泥' 的评论 : 谢谢!
叶子舟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hhtt' 的评论 : 谢谢
安泥 回复 悄悄话 看了你的西藏行,好感动啊。
hhtt 回复 悄悄话 Agree. Well said.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