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两天,看朋友圈里一个有关《13 Reasons Why》的影评,才知道这部大尺度描写美国高中生酗酒,吸毒,欺凌,强奸,以及自杀的连续剧在中学生里已火了多日。有中学生的家长,如果你的孩子不是独来独往的孤客,应该早已看过或至少听说过这个热播剧了。我不敢说这部剧适合所有中学生看,但父母确是很需要看一看的,特别是我们这些没有在美国上过高中的第一代移民们。
其实,自播出以来,这部剧已在老美父母中引起一片哗然和随之而来的担忧,更有学校发信让父母三思是否让孩子观看这部电视剧并驳斥这部剧并不反应学校的真实生活。制作商Netflix也迫于压力,在片头加上了相关警示。那这部剧真的只是为了博眼球吗? 我并不苟同。 作为一部电视剧, 剧情里加入戏剧色彩, 激化矛盾, 是必然的。就如同我们当年学习的《雷雨》一样, 《十三个原因》将高中生活存在的一些残酷现象都集中发生在了一个孩子身上, 并以雷雨般的激烈形式结束, 这是它的戏剧性。 但它反映的问题,却无不是真实存在的。
那到底这部电视剧揭示了什么,能让父母如此忧心忡忡呢?如果你还没有追剧,我就简短剧透一下:此剧讲述了一个高中女生Hannah如何因为十三个相关人员有意无意的伤害或无视而一步一步走向自杀的结局。发人深思的是,这十三个人除了富家纨绔子弟Bryce是公认的坏家伙外,其它相关人却是本心善良的。他们中有全优生,校队名星,小报编辑,受欢迎的校花,心地善良的啦啦队员,喜欢偷窥的摄影爱好者,敏感而急于溶入群体的新生,以及生怕被别人指指点点在同性恋家庭中成长的小女生。 除了品学兼优又充满正义感的男主角Clay纯属无辜外,其余人, 包括曾经的闺蜜,初恋男朋友,却因为妒忌,随众和炫酷的心理,深深伤害了Hannah。与其说这是一个讲述被欺凌高中生的不幸,不如说是学校和父母在沟通,引导和保护青春期孩子上的无力与无奈。即便是学校辅导员在知道Hannah被强奸后,也没有专业能力给出相应的帮助。这里所说的能力更是指与青春期孩子沟通的技巧, 而正是这种技巧的缺失,让父母在孩子最需要她们的时候无能为力,无计可施,这难道不是一个值得所有父母深思的问题呢?
如果细观这部剧,你会发现一群高中生里心智最成熟的孩子,是家境平凡的修车铺小老板之子Tony,而并非优秀男孩Clay。虽然反映Tony和父亲的对话场景只有一处,但你不难看出他们在一同修车的合作中所培养出的高度信任和紧密关系,而这种紧密关系在其它家庭里你是看不到的。大家都知道,两代之间的沟通本身就不容易,而在一个缺失信任和紧密纽带的家庭里,更会难上加难,特别是与正处于青春反叛期的孩子交流。这时,没有高的情商与技巧,引导对话的流程也只是一厢情愿罢了。比如Clay身为律师的母亲,也算得上高知人士,但无数次尝试让Clay说出心事的努力,都收效甚微。倒是Clay的父亲与儿子一次朋友般的促膝谈心,拉近了两代人之间的距离,这又何尝不是高情商的表现呢?
这么说来,我们要么与孩子在共同的经历中建立起牢不可破的战友关系,要么提高情商和沟通技巧,成为青少年心理学家,否则与孩子虽在同一屋檐下,却形如路人的概率会非常的高。不过,这后者确是个技术活,并非每个人说说就能办到的,倒是前者,更联决于你自己的决心而非能力了。无论是参与到孩子的兴趣爱好里,还是和孩子一起打理家务活动,甚或是出外旅行, 这种共同经历都能帮助你和孩子建立起牢固的纽带。记得和一个朋友聊天时, 她说:“你和孩子一起旅行,共同面对旅途中的不可知,就是相互扶持的战友关系…” 想想此话确也是有几分道理,在《厄瓜多尔出行记》和《走入东非》里我记录下的经历, 不就是反映着这种同舟共济的关系吗?如今已是中学生的女儿仍和我能保持着畅通的交流, 应该也是得益于此了。
有些父母可能会想,如果把孩子所有的时间都压到学业,竞赛,文体活动中,让他/她们没有精力社交,不也就自然免疫了吗?这个论点看似保险,但真能无失吗?我们先不理论这种真空生活在网络时代的可行性,单只让孩子缺失整个高中的社交生活,对他/她以后在社会上的生存能力难道没有影响吗?那时, 我们是否又要感慨为什么华人孩子就是不如白人甚或是印度人能来事呢?
对, 家长的作用还是非常重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