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6年一、二级教授的评定
1956年的教授级别评定过程很少有介绍。我在上海档案馆看到的资料大概是这样过程:中央主管部门(高教部、文化部、教育部等)提出各校一、二级教授的初步名单,发各地主管的文教部门(如上海高教局)审核提出修改意见,然后送学校,学校提增减意见,再经各地主管部门报高教部等批准。最初名单是由中央主管部门拟定,地方审核修改(考虑学校间的平衡等),学校再按学校的情况提个别增减级别的意见。一般只要有一方坚持(其理由),其他两方会采用,其中地方的主管部门意见为主。
如复旦大学生物系的忻介六(1935年获德国罗斯托克大学博士学位)和新闻系的曹亨闻(新闻史教研室主任,1937年获英国伦敦大学新闻学硕士学位)原在二级教授的名单中,但高教局意见是评3级,就评了3级。
交大报朱麟五,上海音乐学院报丁善德为一级教授,高教部和文化部批为二级;文化部把上海音乐学院吴乐懿列为二级教授,但学校把她评为3级,吴乐懿为此给文化部写了申诉信,转到上海后没改。这样的情况还有几例。
当时一、二级教授要由地方审核,中央主管部门批准,而3级教授由学校可定。
以前在查教授资料时常看到“在全国评定高校工科一级教授61人、二级教授201人,其中仅交大就有一、二级教授8人、25人,分别占13.1%和12.4%。当我只找到交大一级教授7人:程孝刚、陈大燮、朱公瑾、周 铭、周志宏、钟兆琳、陈石英,这次看到了名单,说8人是交大评(报)了8人,但高教部只批了7人一级,朱麟五改为二级。二级教授25人也是评(报)的名单:吴之凤、 沈三多、郑兆益、林海明、楼鸿棣、严晙、单基乾、许应期、张钟俊、程福秀、陈季丹、张煦、周玉坤、沈尚贤、陈湖、金慤、赵富鑫、张鸿、贝季瑶、薛绍清、李永庆、杨仁杰、殷大钧、孙成瑶、周惠久。
其中孙成瑶改为3级。不知为何黄席椿不在2级名单中,2级教授王公衡和杨槱是算上海造船学院并到交大的。还有两位2级教授孙增光(南京大学数学系教授。1958年调任上海交通大学教授,应用数学系主任),毕仲翰(1958年调任上海交通大学副校长) 都是后来调到交大的。 交大还报了副校长苏庄从行政10级提到行政9级。
看到了,谢谢。
许应期我是在上海档案馆查到的,后来贴的是以教育部发的那份“工资排队名单”为底,那名单没有他就漏掉了。
在这篇中,许应期是交大二级教授。后来许好像是去了西安,又一说调到上海铁道学院了。在2019年更新的交大教授名单中,怎么不见他的名字了?
请你帮忙看一下,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