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老妞

土生土长北京老妞,深爱北京,熟悉北京。
正文

消逝的老北京牛街(六)生活习俗1

(2016-12-16 21:11:28) 下一个

老北京牛街人的生活习俗是牛街民俗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受伊斯兰教义的规定与影响,牛街人的生活习俗有相当一部分,是从宗教戒律转化而来的。长期处于汉族群体包围之中的老牛街人,尽管穿汉服、说汉语、取汉名、读汉书,甚至有人与汉族人通婚。但在生活习俗上,如殡葬方式、饮食禁忌方面,都会坚持并高度重视自己的民族属性,绝不会轻易放弃。例如忌食猪肉不仅是伊斯兰教义的严格规定,而且也是回族人最为重要的饮食禁忌习俗。所有的牛街娃娃,可以说从出生的那一刻起,就通过不断的耳濡目染,在浅移默化之中接受了“回民不吃猪肉”,这一最基本的知识启蒙。了解了猪是世界上最肮脏、最懒惰、最丑陋的动物,往往和粪便、臭泥、厕所、愚蠢、乱伦这些污秽的名词连在一起。《古兰经》中说:“安拉禁戒你们吃自死物、血液、猪肉、以及诵非真主之名而宰杀的、勒死的、撞死的、跌死的、抵死的、野兽吃剩的食物。”所以我们在很小的时候,见了猪或猪肉,就知道赶紧转过脸去或绕道而行。闻到猪肉的气味就恶心的想呕吐,汉民饭馆绝对不进,汉民家里的饭菜也不吃,甚至连水都不会喝。家里来了汉族朋友,就使专门备用的器皿供客人吃饭喝水。总之,牛街回族人对猪的禁忌是极为严格的。尽管有些牛街人出于各种原因,对宗教信仰不甚虔诚甚至淡然,不念经、不礼拜、不朝觐、不进礼拜寺,或许连自己民族的知识也馈乏的可怜,但“不食猪肉”这个回族人必须坚守的底线,他是绝对不会跨越的。回族人对猪及一切肮脏的东西,几乎天生就充满了极度的厌恶。五十年代中期,就曾经发生过这样一件事。那时牛街南口外还很荒凉,几乎都是菜园子和庄稼地。一天早晨,一个二十来岁的汉族小伙子,赶着一群猪自南向北、想穿越牛街而过。小伙子肯定不了解当地的情况,径直把猪群赶进了牛街,这下可捅了大漏子。不一会儿,街里就聚集了几百号人,愤怒的嚷着喊着,石头棍棒一起上,仅有片刻的工夫,三十多头猪,非死即伤,所剩无几。现在看起来,对这件事的处理确有不妥和过分的地方,但也充分说明牛街人对这种动物的由衷厌恶。另外不了解、不尊重当地的少数民族风俗习惯,也会产生不可予知的后果。对这种动物的厌恶,已经成了每一个回民深入骨膸的民族习俗。所以在和牛街的回族人交往之中,忽视、误释、曲解、或有玩笑成分的戏言,都不应触及“猪”这个最为敏感的话题。

其实禁食猪肉不仅是伊斯兰教,人类厌猪、禁猪的历史可追朔到五千年前的文明古国埃及。在一幅古代壁画上,可看到凡是作恶之人的灵魂全送给猪吃。距今有三千年的犹太教经典被基督教视为《圣经》的《旧约》利未篇十一章七至八节中说:“……猪因为蹄分两瓣却不反刍,就与你们不洁净。这些兽的肉你们不可吃,死的你们不可摸,都与你们不洁净。所以全世界的犹太人不吃猪肉,信奉《旧约》的基督教徒也不吃猪肉.

   和全国的回族同胞一样,牛街人也严格忌食骡马驴猫狗等肉食。按照传统,反刍和分蹄、并以草料为食的畜类经过阿訇念“太斯迷”“下刀”屠宰后才可食用。

   牛街人的饮食禁忌还有很多,已经超越了宗教信仰的范畴,变成了这一回族聚集区的饮食习俗。在牛街里的各个淸真饭店里,一般都在醒目的位置张贴着“外菜莫入”的文字提示,甚至不卖烟酒。由于认识不同,不同地区有不同的文化背景,所以对食品的忌讳,牛街人和其它地区的回族略有差异。过去的牛街人不吃形状怪异和不洁净的水产品,如螃蟹、鲨鱼、乌贼、田鸡、龟鳖。不带鳞和鳃的鱼类也不吃。像泥鳅、蟒蛇、鳝鱼、各种贝类、水螺丝等等。甚至连带鱼、比目鱼、琵琶虾也曾列入过老牛街人的忌食之物。这种禁忌并非全部来源于宗教信仰,而是历史上形成的生活习俗。如同样信仰伊斯兰教的哈萨克族人,至今仍保持着游牧民族吃马肉的习惯,但回族人不吃。还有同样信仰伊斯兰教的新疆人,他们所售卖烤制的羊鞭、羊蛋,也是牛街的回族人所严格忌食的。所以老牛街人在饮食方面的良好卫生习俗,使这一地区的回族人身体素质普遍良好,身体康健、鹤发童颜的耄耋老人不胜枚举。另外老牛街的回族人还有禁烟禁酒的传统习俗,一些心脑血管病和因饮食不洁引起的传染病(如非典),发病率绝对低于其它地区的平均水平,只是没有专家对这方面的情况进行过统计。比如患有半身不遂的老人,在牛街就几乎很少看到。所以由于饮食习惯和生活习俗的明显差异,回族人的体质、寿命和健康水平都要比汉族人略胜一筹。

  “取经名”是老牛街人另一个重要的民族习俗。家里添了婴儿的三天之内,都要请淸真寺的阿訇为孩子“取经名”,也称教名,实际上是一种“成人礼”。孩子的父母或其它长者,抱着新生儿站在屋门内,阿訇站在门外,中间隔着一块布帘。阿訇要按男左女右的顺序,对着婴儿的两耳念“邦克”(波斯语,汉意:唤礼)和“淸真言”,赋于这个婴儿天生的穆斯林身份。然后阿訇在伊斯兰教的圣贤中选一个名字(男孩如阿里、尔撒、达乌德,女孩如法图麦、阿依舍、苏菲亚),用中阿两种文字写在红纸上,郑重的交给家长,家长则回赠给阿訇“海底叶”(教民给的报酬),仪式才算结束。所以一个穆斯林家庭出生的牛街娃娃,一般都拥有汉名和阿文两个名字。有的男孩生于星期五,取的经名就叫“主麻”。

   老牛街的回族男孩长到七八岁至十一二岁时,还要实行“割礼”(阿语:逊耐特)手术,去除阴茎上的包皮。有些牛街人把这种外科手术形象的称为“做笋”。由此可以看出,伊斯兰教不仅具有先进的科学性、而且具有良好的卫生习俗。回族儿童长大成人以后,患有阴茎炎或癌的几率很小。过去社会上的人们还没有这方面的意识,所以当时的各大医院,普遍没有开展这项手术。牛街人的“割礼”手术一般在老师傅(阿訇)的个人家里进行,条件相当简陋。好在过程很短、往往在你刚有一丝痛感的时候,手术已经宣告结束。手术后的孩子一般在家休息三四天,就可基本痊愈。那时在老牛街或小学校里,常见一些由于害怕磨擦下体,提着裤子蹒跚走路的小男孩儿。看着他们小心翼翼的样子,便可知是刚刚施行完“割礼”手术的孩子。这在当年回族占有绝对多数的牛街也是一道独特的风景,不会有任何人感到好奇。

   牛街人每逢红白喜事,或给归真的老人办“年头儿”、家里都要炸油饟分送给亲朋好友,牛街人叫“香香锅”。据《古兰经》记载,油饟的名字是伊斯兰教创始人穆罕默德给命名的。公元622年,他与岳父艾卜.伯克尔去麦地那传教,当地的阿尤布老汉用刚出锅的一种油炸食品,热情的款待他们。穆罕默德食用后非常满意,即为这种香喷喷的食物命名为“油香”。每年的开斋节到来的时候,老牛街人都非常重视这个一年一度的穆斯林传统节日。往往淸晨两三点钟全家老小就要起床,先到淸真寺里去沐浴冲洗,回到家后开始炸油香。炸好以后,要赶早分送给街坊四邻、亲朋好友。这不仅是一种历史悠久的传统习俗,而且也是一种邻里之间互相传达美好祝福与兄弟情谊的交流方式。在当年的老牛街,每到开斋节的淸晨,你都能看到许多穿戴整齐、头带礼拜帽的大人小孩,端着放有油香的铜盘子,喜气洋洋的穿行在牛街的大街小巷,给自家的亲人们送去节日的美好祝福。令人遗憾的是,如今这种颇具伊斯兰教风情的情景在牛街已荡然无存。有时牛街人也把油香分送给自己最要好的汉族朋友,让他们也来分享节日的快乐。按照牛街人的习俗,油香不应拿嘴咬,只能撕着吃,所以送给汉族朋友时,往往都予先把油香撕开一个小口,做为善意的提示。牛街人还把“炸油香”这种习俗赋于了很多丰富的内容,寄托他们美好的心愿。老人大病初愈、孩子考上大学、家里添丁进口,类似于这些喜庆的日子,都会“香香锅”以示庆贺。

   牛街人和全国各地的回族同胞一样,喜欢蓝绿这两种颜色。各家各户和淸真饭店还都要在门楣上悬挂“肚哇衣”。上面的内容都是向真主祈祷平安、吉祥,求主降福的话语。过去在牛街的小吃摊上都挂有“汤瓶牌”,上面镌刻有一把汤瓶、书写着“西域回回”和烫金的“肚哇衣”。汤瓶是回族人冲洗礼拜时用的一种长嘴扁把水壶,牛街人在向外售卖食品以及自己进食时,都要用汤瓶里的水仔细冲洗双手。这种良好的卫生习俗,为“淸真”两字做了最好的诠释。

   在历史的长河中,老牛街人长期处于汉族人汪洋大海的包围之中,所以受汉族主流文化的侵蚀与影响,一些汉民族的传统节日也逐渐被老牛街的回族人所接受。像“春节”就是如此,但具体形式又有很多不同。街里人过春节不贴对联、不祭灶、不熬夜,不踩岁、也不放鞭炮。大年三十晚上不吃饺子、初二吃,不过并没有庆祝春节的成分。缘由是伊斯兰先知黑祖勒,有一次率队出征打仗失利,敌人为庆祝胜利吃了一种带馅的食物,不料次日战败,而黑祖勒则反败为胜。这次战斗发生的时间,在伊斯兰教历上恰好与中国的春节相巧合。所以回族人为了记念先知黑祖勒,阴历三十忌讳吃饺子,而改为初二吃。老牛街人一般在初一时吃打卤面。         

   过去老牛街人的婚姻以本民族内的男女通婚为绝对多数,而且几乎都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所决定的。老式传统的穆斯林家庭因为习俗与饮食禁忌等原因,一般不会同意家里的子女和外教人通婚,尤其是穆斯林女子一般不外嫁,但总有例外。现在的牛街回汉族男女通婚的现象比较普遍,但绝大多数都能尊重回族的风俗习惯和饮食禁忌,他们的子女也绝大多数登记为回族。

   老牛街人的婚礼形式也有自己独特的习俗,首先要经男方的“古娃席”(波斯语、汉意:媒人)上门提亲,牛街人又称保亲。牛街人有彼此都很熟识的特点,所以保亲人事先都会考虑双方家庭是否门当户对。男方选定的保亲人,都是牛街里德高望重的人,他们对双方的情况了如指掌,所以成功率很高。保亲人提亲成功以后,男方家长要带着茶叶、糕点和纳聘的礼物来到女方家,女方家长只要收下聘礼,就等于同意了这门亲事。牛街的回族人定婚要按穆斯林的习俗“拿手”,双方请出数量相当的长者(仅限男性),右手握住对方右手的外侧,口念赞美真主的规定用语(阿拉伯语)。女方家长还要将闺女的经名写在红纸上交给男方,等于郑重向大家宣布儿女们的婚事已定。也有的富裕家庭在淸真饭庄摆席设宴,款待双方亲友。老牛街的回族人不讲迷信,举行婚礼不像汉族人,讲什么属相、还要选什么六、八等所谓的黄道吉日。而一般都选定在星期五、即伊斯兰教的主麻日举行。结婚仪式上要由阿訇写“伊扎布”、念“尼卡哈”(证婚词),以表示对他们结合的祝贺。阿訇要分别询问男女双方,是否同意结婚,男方先说:“盖比洛图”(阿语:证明),女方回答:“达单”(波斯语:同意或接受),场面非常隆重、庄严又极具宗教色彩。当年老牛街人的婚礼不贴喜字、不放鞭炮、不备烟酒、更不闹洞房,但依然显的高尚、纯洁、和神圣。如今这种颇具伊斯兰色彩的婚礼习俗,在牛街已不多见了。

   《古兰经》中反复申明离婚是真主最讨厌的事情。所以在过去的老牛街里,离婚现象极为罕见,同一民族产生的凝聚力,对婚姻的稳定起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老牛街里的民风民俗还有很多,并且与回回民族的宗教信仰密切相关。比如回族人不占卜算卦、不崇拜偶像、不相信风水、不驱神治病、不求仙问药、不悬挂护身符、不佩带避邪物、不吸烟、不喝酒、不赌博、妇女不缠足、不穿薄露透的服装等等,都曾经是信仰伊斯兰教的老牛街人终身信守的,他们留下的这些宝贵的民族文化遗产,近年来正在逐渐遭受破坏,难道不值得我们这一代人深思吗?

                                            ——未完待续

[ 打印 ]
阅读 ()评论 (2)
评论
精神饱满 回复 悄悄话 是的,回民有补贴每月工资比汉民多五元钱。当时五元是挺大的数字。牛街清真点心很好吃!
blanchill 回复 悄悄话 我在和平门上学,同学里住牛街的回民不少,私下吃猪肉的不少。但是公开场合都不吃尤其下乡劳动的时候因为回民餐是小灶吃的好。
登录后才可评论.